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TJYY08-1-072)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3
相关作者:郭素芳黄松龄尹晓琨黄松玲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环渤海
  • 2篇环渤海区域
  • 2篇渤海区域
  • 1篇汽车
  • 1篇汽车产业
  • 1篇区域产业集群
  • 1篇区域经济
  • 1篇协调发展
  • 1篇经济差异
  • 1篇经济协调
  • 1篇集成化
  • 1篇集群
  • 1篇集群效应
  • 1篇产学研
  • 1篇产学研合作
  • 1篇产业集群
  • 1篇产业集群效应

机构

  • 4篇天津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黄松龄
  • 1篇黄松玲
  • 1篇尹晓琨
  • 1篇郭素芳

传媒

  • 2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特区经济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环渤海地区汽车产业产学研集成化合作模式探讨
2010年
汽车产业是环渤海地区的支柱产业,自主创新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实现自主创新的有效途径是集成各方面的资源优势,构建集成化产学研合作模式。环渤海区域已具备产学研集成化合作的条件,实现的途径是建立健全整体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
尹晓琨黄松玲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集成化
天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及路径选择被引量:4
2010年
一般而言,一定程度和范围的区域经济差异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是有着积极作用的,但是过大的区域经济差异会影响区域经济的总体速度和质量。改革开放后,天津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特别是滨海新区经济发展迅猛,并带动了全市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天津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明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天津整体效率的提高。本文以天津各区县作为研究区域单元,针对天津区域经济差异现状,按照效率优先、整体协调的原则,努力探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天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郭素芳
关键词:区域经济经济差异
环渤海区域理性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被引量:3
2010年
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理性协调具有时空上的丰富内涵。环渤海区域理性协调发展战略的重点主要包括非均衡发展与均衡发展的协调、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协调、城市关系协调、城乡关系协调、产业布局协调、竞争与合作协调、市场机制与调控政策协调、内源型经济与外源型经济协调八个方面。理性协调是环渤海经济区理顺关系、加快发展的关键。落实理性协调发展战略应从区域一体化角度分析合作中存在的问题,选择切实有效的途径。
黄松龄
关键词:环渤海区域
环渤海区域产业集群效应与重构路径被引量:2
2011年
产业集群对区域产业发展具有集聚资源加快经济增长、知识溢出增强创新能力、加强产业协同提高竞争优势、衍生孵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效应。环渤海区域产业集群发展较快,但在规模、结构、布局等方面不适应区域产业合作的要求。推进区域产业合作进程,关键在于利用滨海新区产业升级的机遇,重构区域产业集群,夯实区域产业合作的基石,提高区竞争优势,为此,应从政府、行业、企业中寻求有效途径。
黄松龄
关键词:环渤海区域区域产业集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