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9140C6701010701)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贺红亮祁美兰崔新林祝文军李英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主题

  • 1篇位错
  • 1篇孔洞
  • 1篇
  • 1篇层裂
  • 1篇冲击波
  • 1篇冲击加载

机构

  • 2篇中国工程物理...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2篇贺红亮
  • 1篇王海燕
  • 1篇刘建军
  • 1篇李英骏
  • 1篇祝文军
  • 1篇崔新林
  • 1篇祁美兰

传媒

  • 2篇高压物理学报

年份

  • 2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关于自由面速度剖面解读层裂问题的几点商榷被引量:3
2009年
基于对层裂问题的理解和相关文献,就自由面速度剖面解读层裂问题的局限性提出了一些看法。指出:自由面速度剖面测量给出的层裂破坏过程是间接信息,而不是直接信息,用它确定的理论模型和数值模拟参数,也许并没有真实地反映层裂过程的物理本质;层裂强度常被人们用来表征材料在高应变率下的抗拉伸能力,但是在目前的层裂强度计算公式中没有考虑损伤介质对波剖面传播的影响,使得计算结果明显偏低;传统的单点测量得到的结果有很大的局限性,对于层裂问题,采用概率评估或者置信度评估,也许更符合真实情况。建议:为了全面真实地评价层裂问题中的物理、力学过程,应该加快发展更多的实验探测和诊断技术,尤其是对内部损伤状态的观测。
贺红亮
关键词:层裂
冲击加载下铝中孔洞长大的微观机理分析被引量:9
2009年
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测了冲击加载后高纯铝损伤状态孔洞的分布,发现在冲击波加载后,高纯铝中出现了大量的孔洞,孔洞大小多集中在百纳米尺度,分布不均匀,且呈现出带状形貌,局部区域的孔洞在冲击波作用下优先发展,孔洞长大,形成微米级的大孔洞。进一步的观测发现,在孔洞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位错发射,发射方向位于{111}晶面上,是面心立方金属的密排面。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进行了对比研究,验证了位错发射方向与观测结果是一致的。
崔新林李英骏祝文军祁美兰王海燕贺红亮刘建军
关键词:冲击波孔洞位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