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1053)

作品数:7 被引量:197H指数:6
相关作者:王明田张玉芳陈东东李金建王锐婷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省农业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湖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干旱
  • 3篇生育
  • 3篇生育期
  • 3篇时空分布特征
  • 2篇玉米
  • 2篇季节性干旱
  • 1篇地统计
  • 1篇地统计学
  • 1篇遥感监测
  • 1篇雨量
  • 1篇玉米生育
  • 1篇玉米生育期
  • 1篇日雨量
  • 1篇时空变化特征
  • 1篇数据分析
  • 1篇水稻
  • 1篇水稻生育
  • 1篇水稻生育期
  • 1篇水分
  • 1篇水分盈亏

机构

  • 7篇四川省农业气...
  • 6篇中国气象局成...
  • 2篇成都信息工程...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湖南省气象科...
  • 2篇四川省水利科...
  • 2篇绵阳市气象局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重庆第二师范...
  • 1篇泸州市气象局

作者

  • 5篇张玉芳
  • 5篇王明田
  • 3篇王锐婷
  • 3篇李金建
  • 3篇陈东东
  • 2篇黄晚华
  • 2篇刘琰琰
  • 2篇马均
  • 2篇蔡元刚
  • 1篇董孝斌
  • 1篇王鑫
  • 1篇麻泽龙
  • 1篇冯建东
  • 1篇李晓玲
  • 1篇周芸

传媒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四川省土壤湿度自动站和人工观测数据对比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选取6个代表站点,采用人工观测数据和自动站监测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箱式图分析、对比差值计算以及对比差值的标准差、相对误差计算,结果表明:各站点误差较大的层次多出现在表层,代表站点中只有浦江一个站点的相对误差≤10%。目前,土壤湿度自动站只能反映土壤水分趋势变化情况。接着,进一步分析土壤湿度自动站数据不准确的原因,并对相关性较好的层次提出订正方法。
陈东东王明田张玉芳麻泽龙李金建蔡元刚王锐婷
关键词:土壤湿度数据分析
基于相对湿润度指数的西南地区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116
2012年
西南地区是中国重要农业生产区,季节性干旱是该区域最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研究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对西南地区防旱减灾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收集西南地区4个省(市)共97个代表气象站50a(1959年-2008年)的逐日降水量、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风速、水汽压等气象资料,选用国家标准中相对湿润度指数(M)作为干旱指标,以年、季为时间尺度,研究西南地区干旱频率和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近50a干旱强度和发生范围的年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年尺度干旱频率呈西部高,东部低的带状分布,高发区位于川西高原、川西南山地、云南西北部和中北部的山地、高原及河谷地带,发生频率在3年2遇以上;年干旱强度以中旱以上为主。不同季节干旱频率差异大:冬旱发生频率最高,春旱次之,秋旱较低,夏旱最低;干旱强度方面,冬旱强度最大,春旱次之,秋旱较小,夏旱最小;总体而言,干旱发生频率高的地方干旱强度也大。从年际变化看,西南地区总体上略有变湿的趋势,年干旱强度明显减弱,其中春旱、秋旱有减轻趋势,夏旱和冬旱有所增强;但近10a,年干旱强度增大明显,夏旱、秋旱、冬旱也明显上升,这与西南地区近几年干旱频繁发生相吻合。
王明田王翔黄晚华张玉芳马均
关键词:干旱气象水份时空分布特征
基于SPOT-NDVI的川西平原水稻生育期监测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更好的监测川西平原农区水稻长势情况,深入了解水稻各生育期生长状态差别,利用2001—2010年SPOTNDVI的旬合成资料序列,分析了川西平原水稻生育期长势与NDVI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各生育期与NDVI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水稻返青期植被指数在0.5~0.6之间;分蘖一拔节期水稻NDVI指数达到峰值,在0.7~0.8之间;抽穗扬花期水稻NDVI指数有所下降,在0.6左右;进入乳熟成熟期后,水稻植被指数迅速降低到0.4以下。由此得出,SPOTNDVI资料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川西平原稻区的水稻生育期和不同生育期水稻的长势情况,该资料可以用来作为监测川西平原农区水稻长势情况的重要数据之一。
王鑫冯建东王锐婷周正斌李晓玲
关键词:川西平原水稻生育期遥感监测
基于水分盈亏指数的四川省玉米生育期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30
2013年
四川省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常年多旱灾,玉米是该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干旱一直是制约四川省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重要因素,常年春、夏、伏旱频发重发,造成玉米年际间产量不稳定。评估四川省玉米生育期干旱状况,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可为相关部门制定农业生产计划、防灾减灾措施以及保险部门确定保费率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利用四川省144个玉米种植区气象台站1970—2010年逐日气象数据,以水分盈亏指数作为干旱指标,分析四川省6大玉米种植区域(盆南丘陵区、盆中浅丘区、盆西平丘区、盆周边缘山地区、盆东平行岭谷区和川西南山地区)玉米生育期内干旱频率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干旱发生风险度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从时间变化看,各区域干旱频率变化趋势不同,但大部区域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明显增加,其中拔节—乳熟期干旱站均次数变化趋势除盆东平行岭谷区随年代呈下降趋势,其余各区都呈上升趋势,乳熟—成熟期干旱站均次数变化趋势盆南丘陵区、盆西平丘区及盆周边缘山地区呈明显上升趋势;从空间分布看,盆南丘陵区轻旱发生次数最高,盆中浅丘区中旱发生次数最高,盆西平丘区及盆东平行岭谷区发生干旱次数相对较低;干旱发生风险度空间分布为:全生育期干旱风险重度区主要集中在盆中浅丘区、盆东平行岭谷区大部及盆南丘陵区部分区域,拔节—乳熟期重度风险区主要集中在盆地北部及盆中浅丘区大部,乳熟—成熟期重度干旱区域分布在盆北、盆东南及盆中浅丘区部分区域。
张玉芳王明田刘娟董孝斌刘琰琰
关键词:玉米生育期时空变化特征
基于地统计学的四川省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10
2014年
利用四川省147个气象站点近52年的日降雨量数据计算各台站的降雨侵蚀力,应用SPSS和ArcGIS地统计模块,分析降雨侵蚀力的统计特征,提出适宜的插值方法,并对全省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属中等变异,空间插值方法选取普通克里格,采用球状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降雨侵蚀力;其空间分布总体表现为盆地、攀西地区相对较高,川西高原较低,大致的趋势是从东向西逐渐降低;近52年来,四川省降雨侵蚀力倾向率从东向西整体呈现“增-减-增”的变化趋势;降雨侵蚀力的年内集中度较高,从东向西呈现低-高-低-高的近似带状分布,高值区域主要集中在盆地中、西部地区和川西高原的西部;12个代表站点中,降雨侵蚀力年内半月分布多呈现双峰型,可分为高值期、中值期、低值期3个不同时期,发生侵蚀的时段集中分布在第8~19个半月,累计降雨侵蚀力占全年降雨侵蚀力的95%~99%。大型土木工程的开发应根据四川省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分布特征,尽量避开土壤侵蚀高发期;横坡种植可降低坡耕地的水土流失。
陈东东程路栗晓玮李金建
关键词:降雨侵蚀力日雨量倾向率集中度
基于相对湿润度指数的四川省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10
2014年
本文收集四川省156个气象站51年(1961-2011年)的逐日降水量、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风速、水汽压等要素,选用国家标准中相对湿润度指数(M)作为干旱指标,以年、季为时间尺度,研究四川省干旱频率和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近51年干旱强度和发生范围的年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四川省年尺度干旱频率和强度均呈西高东低的带状分布。高发区主要在川西高原、川西南山地、盆中及盆南局部,高发区的干旱强度以中旱以上为主;少发区主要在达州、泸州、宜宾等地和乐山-眉山-雅安一带,少发区的干旱强度以轻旱为主。年际变化趋势上,干旱强度有所减弱,但最近10年明显增强,且干旱范围扩大。2从季尺度看:冬旱频率最高,高发区主要在四川北部、川西高原、川西南山地;春旱频率次高,高发区与冬旱类似,但范围和频率都不及冬旱;秋旱频率较低,多发区主要在川西高原、川西南山地、盆中及盆南部分区域;夏旱频率最低,仅四川东北部和川西高原、金沙江河谷等地频率较高。在干旱强度方面,冬季强度最大,春季次之,秋季较小,夏季最小;干旱强度空间分布上,春冬两季相似,干旱强度东部小,西部最大,夏旱与春旱、冬旱有些相反,干旱强度东部强、西南部轻。年际变化趋势上,春旱强度呈减小的趋势,但范围略扩大;夏旱强度和范围都略有增强;秋、冬旱强度均呈略减趋势,但范围有所增大。3本文采用的干旱分级方法在四川省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王明田蔡元刚张玉芳黄晚华刘琰琰马均
关键词: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特征
利用水分盈亏指数评估四川盆地玉米生育期干旱状况被引量:37
2011年
干旱一直是制约四川盆地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主要因素。为评估四川盆地玉米生育期干旱状况,并为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综合考虑降水量、同期作物需水量,利用基于水分亏缺原理的玉米干旱监测模型,对比分析典型年份干旱指数与相应干旱资料,确定了四川盆地玉米干旱等级指标,利用ArcGIS分析了近50a四川盆地玉米不同生育期、不同强度干旱发生频率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从不同生长阶段看,四川盆地玉米生育期干旱频率较高的时段主要为拔节-乳熟阶段,且发生面积最广。按空间分布特征把盆地划分为3大干旱区,其中大巴山以南、涪江及沱江流域在玉米全生育阶段出现干旱的频率最高,普遍都在50%以上。
张玉芳王锐婷陈东东周芸王明田李金建
关键词:玉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