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0067) 作品数:17 被引量:69 H指数:5 相关作者: 李宪臻 陈晓艺 郭继强 刘志文 张慧 更多>> 相关机构: 大连工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化学工程 更多>>
黄原胶液化酶的反应条件 2008年 XT11菌种经过发酵能够产生黄原胶液化酶,该酶能够分解黄原胶生成寡糖。实验结果说明,黄原胶液化酶的最适温度为40℃,以磷酸盐缓冲液为最佳缓冲液的酶反应的最适pH值为6.0;酶反应最适底物质量浓度为3 g/L,Km=1.68,Vmax=0.203 7 g.mL-1.min-1。Ca2+在浓度较低时对黄原胶液化酶有激活作用,而其他离子在10和30 mmol/L时对黄原胶液化酶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且Fe3+和Cr3+的抑制作用表现最为突出。 赵斌 余慧琳 李宪臻关键词:黄原胶 寡糖 群体感应抑制剂的筛选及其在微生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0年 在绝大多数病原菌中都发现有群体感应机制存在,用于调控侵染过程中微生物致病基因的表达。群体感应抑制剂处理既能控制微生物致病毒性,又不影响细胞生长,因此不会导致抗性株的形成,是一种理想的抗病原性药物。本文重点探讨了群体感应抑制剂的筛选、种类以及在群体感应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和潜在应用价值。 郝富智 郭继强 李宪臻关键词:植物病原 铜绿假单胞菌产酰化高丝氨酸内酯信号分子抑制剂的生产及分离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通过自体诱导信号分子抑制剂的生产获得部分分离纯化的酰化高丝氨酸内酯(AHL)抑制剂。方法:病原菌铜绿假单胞菌经摇床培养后获得AHL抑制剂,采用溶解度差异性和树脂进行分离纯化。结果:铜绿假单胞菌PAO1不仅分泌自体诱导信号分子,而且在生长的后期还合成一种信号分子抑制剂,该信号分子抑制剂对群体感应中的AHL类信号分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抑制剂具有醇溶性和水溶性,采用乙醇溶解可以除去糖类和无机小分子等不溶于醇的物质;大孔吸附树脂不具有吸附抑制剂的能力,但可以除去醇溶性糖类物质;阴离子交换树脂能够吸附信号分子抑制剂,具有较好的分离效率。结论:获得了除去大部分杂质,得到部分分离纯化的AHL抑制剂。 杨松 陈晓艺 郭继强 刘志文 李宪臻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 抑制剂 糖微阵列技术在糖组学研究中的进展 被引量:1 2009年 聚糖多以蛋白质和脂配基形式存在,在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细胞识别和蛋白质折叠等生物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是继核酸和蛋白质之后被发现的第三类生物信息分子。但聚糖结构复杂,并存在大量异构体,无法象DNA一样进行合成和测序。根据聚糖分子能够与凝集素或糖结合蛋白特异性结合,提出并发展了糖微阵列技术。此技术在聚糖结构与功能研究中已显示出优越性。通过对糖微阵列构建方式及检测方法的探讨,对近些年来糖微阵列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综述。 陈礼刚 陈晓艺 郭继强 刘志文 李宪臻关键词:聚糖 糖生物学 荧光检测 凝集素 一株粘性多糖产生菌LV-1的发酵条件研究 2009年 [目的]研究从土壤中分离到的粘多糖生产菌LV-1的发酵条件。[方法]以梯度稀释法筛选粘多糖产生菌,探讨碳源、氮源、初始pH值和温度对粘多糖生产的影响,确定最佳发酵条件。[结果]对LV-1菌株粘性多糖产物的理化性质分析发现,该多糖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正丁醇、氯仿等有机溶剂,为中性多糖,pH值7.5,带负电荷,不含蛋白质、果糖基、糖醛酸基和硫酸根,无还原末端,不具有淀粉样结构。LV-1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为:3%甘露醇为碳源,0.25%酵母粉为氮源,培养基初始pH值7.0,培养温度28℃。[结论]该研究可为LV-1菌的开发利用及粘性多糖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梁玉丽 郭继强 陈晓艺 刘志文 李宪臻关键词:微生物多糖 发酵条件 寡糖农药作用机理及生物来源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08年 介绍了寡糖生物农药的作用机理,分析了寡糖种类及来源,研究了黄原胶寡糖的生物活性。 陈丽 陈晓艺 李冲伟 张亚楠 李宪臻关键词:寡糖 生物农药 生物防治 激发子 黄原胶 大孔树脂分离制备麦芽低聚糖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介绍大孔树脂吸附法制备麦芽低聚糖的技术。[方法]采用静态吸附与动态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大孔树脂对不同聚合度麦芽聚糖吸附能力的差异。[结果]大孔树脂可吸附2倍柱体积麦芽糖浆中的多糖,且所吸附多糖无法被去离子水洗脱,而只能用95%乙醇洗脱。所用大孔树脂可有效吸附麦芽糖浆中的低聚糖,且其对麦芽低聚糖的吸附能力与低聚糖的聚合度呈正相关;同时,大孔树脂所吸附的麦芽低聚糖可以被去离子水洗脱。在50~150 mg/ml范围内,麦芽糖浆上样浓度越低,大孔树脂对低聚糖的分离效果越明显。[结论]利用大孔树脂分离制备麦芽低聚糖是可行的。 刘赛男 张慧 顾艳丽 李宪臻关键词:麦芽低聚糖 大孔树脂 寡糖作为生物农药在微生物病害防治中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3 2010年 植物在与病原菌的长期相互作用中,逐渐发育出自我防御响应体系,当受到微生物病原菌侵染时,会启动防御相关基因表达,产生的防御反应使植物免受微生物病害感染。这种防御响应是通过植物细胞表面上的受体蛋白与病原菌激发子相互结合,使寄主植物识别侵染微生物,并通过信号传导网络在细胞内传递感染信息,启动抗性基因表达,产生防御反应。研究证明,寡糖能够作为外源性激发子诱导植物产生防御响应,因此,寡糖作为生物农药在微生物病害防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沈小洁 陈晓艺 陈放 李宪臻关键词:寡糖 激发子 微生物病害 农药 Properties of Alkaline Protease Produced by Strain Ⅰ13 2011年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ing properties of alkaline protease produced by strain Ⅰ 13.[Method] Crude enzyme of alkaline protease was obtained from alkaline protease produced by strain I 13,whil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pH value on enzyme activity were also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Result] The optimal temperature of alkaline protease produced by strain Ⅰ 13 was 40 ℃,while enzyme activity maintains a higher level from 30 to 60 ℃ and over 40% of the largest enzyme activity still maintained within the range from 20 to 30 ℃.The optimal pH value was 10.5,and over 90% of the largest enzyme activity still maintained within the range from 8.0 to 11.0,which had broader pH value spectrum.[Conclusion] This alkaline protease has huge potential to be developed into washing-powder additive. 顾艳丽 刘赛男 张慧 李宪臻关键词:SCREENING 微生物群体感应及其在感染性疾病治疗新策略中的潜在应用 被引量:2 2010年 微生物抗药性突变株的出现,导致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大幅降低,寻找新的感染性疾病防治策略迫在眉睫。病原菌的致病毒性受群体感应系统调控,因此,以群体感应为靶标,调控群体感应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可以达到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目的。这种以阻断群体感应过程而非细胞生长为治疗策略的方式,不会引起抗药性突变株的出现,所开发的药物是抗病原性的,是继抗生素之后最具发展前景的新型抗感染药物之一。主要论述了有关群体感应作为新型药物靶标的可能性及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 马月 陈晓艺 李宪臻关键词:抗生素 靶标 感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