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801108)

作品数:30 被引量:359H指数:10
相关作者:张书函陈建刚赵飞孔刚苏东彬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水利工程
  • 9篇建筑科学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3篇雨水
  • 11篇城市
  • 10篇雨水利用
  • 10篇水利用
  • 6篇城市雨水
  • 4篇污染
  • 3篇动车
  • 3篇水资源
  • 3篇铺装
  • 3篇污染物
  • 3篇屋顶
  • 3篇绿化
  • 3篇绿化屋顶
  • 3篇机动车
  • 2篇入渗
  • 2篇生物滞留
  • 2篇填料
  • 2篇透水
  • 2篇透水地面
  • 2篇透水铺装

机构

  • 27篇北京市水科学...
  • 3篇清华大学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深圳市城市规...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北京市市政工...
  • 1篇北京市园林科...
  • 1篇北京市水务局
  • 1篇北京中水新华...

作者

  • 24篇张书函
  • 24篇陈建刚
  • 9篇赵飞
  • 7篇苏东彬
  • 6篇龚应安
  • 6篇孟莹莹
  • 6篇孔刚
  • 4篇潘艳艳
  • 3篇胡爱兵
  • 3篇孙挺
  • 3篇唐莉华
  • 2篇尤洋
  • 2篇李子富
  • 2篇倪广恒
  • 1篇李艺
  • 1篇侯立柱
  • 1篇吕华芳
  • 1篇刘娇
  • 1篇方先金
  • 1篇丁纪闽

传媒

  • 7篇中国给水排水
  • 5篇给水排水
  • 2篇水利水电科技...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人民黄河
  • 1篇净水技术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水利学报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水利
  • 1篇水力发电学报
  • 1篇水利科技与经...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北京水务

年份

  • 8篇2012
  • 10篇2011
  • 11篇2010
  • 1篇2009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透水铺装雨水入渗收集与径流削减技术研究被引量:55
2011年
透水铺装属于多孔介质材料,其较强的孔隙渗透能力,为控制自身及周边不透水面积的雨水径流提供了条件。雨水不仅可以通过透水铺装材料下渗,也可以储存在铺装层的孔隙中,形成地下水库,并通过合适的设施收集回用。通过室内人工降雨试验,对透水铺装雨水下渗收集及不同透水比例雨水控制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取收集措施后,透水铺装径流削减能力为40%~90%,比无收集措施时提高约10%;透水铺装能够较好地消纳自身同面积的不透水铺装产生的径流,并通过垫层收集系统回收入渗雨水,当透水铺装比例低于1/3时,透水铺装地面对降雨径流的控制能力会明显下降。
赵飞张书函陈建刚孔刚龚应安
关键词:透水铺装入渗
城市雨水利用措施的灾害防御作用被引量:10
2010年
阐述城市降雨灾害及减灾的必要性,指出:城市降雨灾害包括直接的雨涝灾害,以及水土流失、径流污染、地面塌陷等次生及衍生灾害;灾害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自然和人为2个方面,其中以城市化快速发展、排水设计存在弊端等人为因素为主;雨水利用措施可以起到减轻城市降雨灾害的直接、间接危害,减少干旱缺水灾害的作用。针对目前雨水利用的3种基本形式——渗透、调控排放和收集回用,分析了其在灾害防御的不同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认为将雨水利用基本措施进行有机组合可以发挥综合的灾害防御作用,抵御重现期较长的大暴雨。
张书函孟莹莹陈建刚
关键词:雨水利用
城市雨水利用工程设计中的若干关键技术被引量:25
2012年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不透水面积增加导致雨水排泄负担加重,城市内涝更为严峻和频繁。城市雨水利用作为缓解这些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我国逐步受到重视。由于缺乏系统、完善的工程设计方法,该项技术推广应用的速度、范围和效果受到限制。依据北京10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工程设计与建设经验,探讨了雨水利用工程设计中的设计降雨、雨水池容积、溢流堰标高、调控排放调蓄池容积、绿地下渗设施规模、透水地面结构等技术关键的计算、设计方法和技术要点;提出了通过时间频率曲线推求较短历时设计降雨过程的方法;将雨水池的容积分成回用容积和调蓄容积,应用逐日调节计算法和数值模拟法分别进行计算;提出了调控排放系统调蓄容积的水量平衡估算法;建立了透水砖地面的设计流程。成果可为指导城市雨水利用工程建设、促进城市雨水利用技术的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张书函丁跃元陈建刚
关键词:城市雨水利用设计方法
绿化屋顶热效应的观测试验被引量:10
2012年
为了评价绿化屋顶对城市微环境的热效应影响,利用基于轻质高透水性基质材料的绿化屋顶和普通屋顶,开展了近10个月对比观测,对温度、热阻值(R值)等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观测期内绿化屋顶的屋面温度波动降低54%,在秋、冬和春季表现出保温效果,夏季则表现出降温效果,并将屋顶整体热阻值提高33%~200%。绿化屋顶对降低建筑能耗、改善人居环境具有积极作用。
孙挺倪广恒唐莉华张书函孔刚
关键词:绿化屋顶热效应热阻值城市微气候
基于入渗产流分析的透水砖地面铺装结构试验被引量:7
2011年
为了找出有利于降雨入渗、削减径流的透水地面铺装结构,通过人工降雨试验,研究不同铺装垫层结构透水地面的降雨入渗与产流特性。根据8种铺装结构在径流削减、入渗量增加、开始产流时间滞后等方面的效果比较,推荐透水砖地面自上而下的铺装结构为"透水砖面层+无砂混凝土+单级配碎石"形式。
张书函陈建刚赵飞侯立柱
关键词:透水地面铺装结构降雨入渗
人工湿地对道路雨水径流的处理效果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构建特定形式的人工湿地,研究其对混有少量生活污水的道路雨水的处理效果。湿地处理量为4 m3/d,面积为40 m2,水力停留时间为6 d。水体从进水管进入湿地,经芦苇和80 cm厚、粒径为0.06~2 mm的沙砾共同作用后,通过下面20 cm厚的砾石集水层中的集水管收集后进入渗井。研究表明,试验区的道路雨水经人工湿地处理后,出水水质较好,满足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307—2005的要求,且湿地抗污染物冲击的能力较强。
尤洋陈建刚苏东彬
关键词:人工湿地生活污水
北京园林5种乔木蒸腾模拟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比较被引量:6
2010年
研究北京市园林常用5种乔木国槐(Sophora japonica)、银杏(Ginkgo biloba)、白蜡(Fraxinus chinensis)、杜仲(Eucommia ulmoides)、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等植物蒸腾作用与周围环境的气象因子(温度、湿度、太阳有效辐射)及植株叶面积指数相关关系,利用Javis公式计算冠层气孔阻力,再用PM公式计算冠层蒸腾速率、植株日蒸腾量,分析不同乔木的冠层气孔导度对环境主驱动因子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在5种被观测乔木中耗水量国槐最大,白蜡最低,植株蒸腾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国槐、银杏、杜仲、臭椿、白蜡(P<0.01).从植物叶片气孔导度及蒸腾量与环境驱动因子太阳辐射及水气压亏缺的相关关系看,在保障土壤水分条件较好时,国槐长势好于其他4种乔木,但对水分利用不够经济,在干旱情况下不能有效节水.
赖娜娜赵长琦
关键词:乔木蒸腾冠层气孔导度茎流
绿化屋顶轻量基质持水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绿化屋顶具有减缓雨洪、调节局部气候、净化环境等功能,在国内外各大城市得到广泛应用。轻量基质是绿化屋顶普遍采用的代替天然土壤的种植层基质,是屋顶水分涵养、植物生长的主要载体。有关轻量基质的持水性能研究目前尚不多见。结合在北京市某大学办公楼楼顶平台所建的绿化屋顶示范区,对种植层轻量基质的持水特性进行了相关试验,得出了表征其持水性能的相关参数,并用示范区气象和水分自动观测数据对试验测得的基质持水特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绿化屋顶所用的轻量基质容重远低于普通土壤,而持水效果很好。该文研究成果可为绿化屋顶的水热规律分析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吕华芳唐莉华孙挺陈建刚
关键词:绿化屋顶水分特征曲线
生物滞留技术研究现状及应用的重要问题探讨被引量:36
2010年
生物滞留技术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低影响开发雨洪管理措施,其源头净化水质的效果在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应用,但在国内是新兴课题。目前的实验室及现场研究非常有限,且多基于模拟条件,对于某些设计参数、污染物去除机理、系统实际运行效果等诸多方面仍需大量的、长期的研究。通过总结生物滞留技术在改善径流水质方面的研究进展,初步得出其对NH4+-N、SS、重金属、油脂及致病菌类污染物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对TN、NO3--N、TP等营养物的去除不稳定,甚至出现出水负荷高于进水的情形,其主要原因是对填料影响认识不足及运行条件设置不合理。在国内应用时应重点关注设计规模、填料组成及深度、植物作用、目标污染物、维护管理等因素,选择适合当地特点的最优设计构型。
孟莹莹陈建刚张书函
关键词:填料淋洗
绿化屋顶雨水滞蓄能力试验研究被引量:31
2012年
屋顶绿化可以配合既有绿地涵养水分,是解决城市雨洪问题的有效策略之一。本文基于绿化屋顶观测试验结果,初步定量研究了北京城市气候下绿化屋顶的雨水滞蓄能力。结果表明:绿化屋顶具有较好的雨水持蓄能力,不同降雨条件下,约有70%的降雨被持蓄;绿化屋顶具有明显的减滞洪峰效果,不同降雨条件下,绿化屋顶均可有效的削减洪峰流量、延滞洪峰到达时间。根据降雨产流过程的观测与分析,归纳出绿化屋顶典型降雨产流模式,即可划分为初期雨水持蓄、快速产流及缓慢释放等3个阶段,并定量分析了各阶段的雨水持蓄特点。
孙挺倪广恒唐莉华张书函孔刚
关键词:水资源绿化屋顶城市雨洪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