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ZH206)

作品数:5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王小平朱平施晓铭韩丽萍瞿宝忠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商学院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东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银行
  • 2篇商业银行
  • 2篇私人
  • 2篇私人银行
  • 1篇地方本科
  • 1篇地方本科院校
  • 1篇调查问卷
  • 1篇银行业
  • 1篇银行业务
  • 1篇院校
  • 1篇人口投资
  • 1篇商科
  • 1篇私人银行业
  • 1篇私人银行业务
  • 1篇专业群
  • 1篇资产
  • 1篇资产配置
  • 1篇问卷
  • 1篇理财
  • 1篇理财产品

机构

  • 5篇上海商学院
  • 1篇东华大学
  • 1篇国网山西省电...

作者

  • 5篇王小平
  • 1篇瞿宝忠
  • 1篇韩丽萍
  • 1篇施晓铭
  • 1篇朱平

传媒

  • 1篇调研世界
  • 1篇价值工程
  • 1篇金融论坛
  • 1篇武汉金融
  • 1篇上海商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上海老龄人口投资行为调查
2014年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对上海地区60周岁及以上老龄人口的投资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地区的老龄投资者大多处于60-70岁间;女性投资者高于男性;大多数婚姻稳定,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于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占比较少;大多数家庭成员都是两个人;大多是风险偏好厌恶型人士;投资意愿较为强烈;投资目的以合理安排资金、资产升值为主:投资产品主要是银行储蓄、股票、基金和保险、国债等。此外也有部分老龄投资者选择信托产品和实业投资、人民币理财产品和外汇理财产品:投资行为具有一定的非理性,认为当前宏观政策会影响其投资行为。基于调查结果,文章揭示了其对商业银行的若干启示。
王小平施晓铭朱平
关键词:老龄人口理财产品
我国高净值人士特征概述及对商业银行的启示被引量:1
2012年
文章在对金融机构所作的调查报告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从基本情况、风险偏好、资产配置和投资顾问需求四方面概括总结了我国高净值人士的基本特征,并指出了商业银行可得到的启示,包括基于宏观经济形势的有效资产配置服务和创新私人银行业务模式。
王小平
关键词: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
基于SEM模型的商科专业人才基本素质调查分析——以上海市地方本科院校为例
2014年
基于对文献的梳理,文章构建了商科专业人才基本素质模型。通过对上海市地方本科院校的调查数据分析,文章认为,核心工作能力是商科专业学生最重要的能力素质,而个人素养和专业知识是学生素质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结合调查数据,文章对人才素质的培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王小平
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私人银行的影响分析
2016年
文章主要分析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私人银行的影响,包括提高客户粘性、促进私人银行形成垄断竞争局面和激发私人银行服务创新;针对这些影响,文章基于私人银行视角提出了应对措施,即创新服务模式和树立专业品牌。
王小平韩丽萍
关键词:存款保险制度私人银行
商业银行高端个人客户资产配置特征分析
2012年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来自商业银行的高端个人客户的资产配置特征做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商业银行的高端个人客户群以专业技术人员和私营企业家为主;投资积累和稳定收入为其主要的财富来源;大多具有一定的投资知识和经验;投资比重比较大,市场参与度高;资产长期成长是其最主要的投资目标;投资期限大多为3~5年;大多为积极型投资者,风险容忍度较高;投资决策有一定的自信度;资产以现金储蓄、股票和房地产为主,少量持有其他类型的资产;对股票与房地产的未来走势持观望态度。
王小平瞿宝忠
关键词:商业银行调查问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