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A760045)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刘须明郭束怡张林陈晨更多>>
-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 拉金诗歌中的视觉化与空间化叙事艺术
- 2013年
- 作为20世纪最著名的英国诗人,菲利普·拉金的诗歌素朴而深奥,平白而寓意深远,其创作手法往往集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充满现代化的生活气息。本文旨在探讨拉金诗歌中动态拍摄的视觉化叙述艺术以及诗歌中"漫游者"叙述所展示的现代城市文化空间。拉金突破了传统的诗歌表现手法,运用"摄像式"叙述技巧,捕捉和记录客观现象,通过场景的连续跳动将景内人物、实物彼此连接,凸现了视觉化动态叙述效果。诗歌中的叙述者以一个漫游者的身份,用独特的视角、细致的观察和敏锐的内心感受,阅读着城市文化的空间景观。拉金强调诗歌的视觉动态效果,使得诗歌展现了一种生动有机的地域文化空间。
- 刘须明陈晨
- 关键词:菲利普·拉金视觉化空间化叙述艺术
- 论朱光潜对约翰·罗斯金美学观的批评被引量:3
- 2012年
- 朱光潜先生在其著名的《谈美》中对英国美学家、艺术批评家约翰.罗斯金的美学观提出了批评,认为罗斯金混淆了美感与快感,过于强调艺术对自然的刻意模仿。但如果对罗斯金的著作作更全面的了解,我们会发现朱光潜对罗斯金的批评在某种程度上有失公正,他的批评对国内读者了解一个真实的罗斯金容易产生一些负面影响。罗斯金的"典型美"和"生命美"等美学理论是他界定"美感"的核心依据。在对待自然与艺术的关系上,罗斯金并非像朱光潜所批评的认为艺术家应该对自然不加任何选择,而是强调其想象力的参与。
- 刘须明
- 人体·人性·自然——劳伦斯绘画艺术探微被引量:2
- 2014年
- 劳伦斯是英国20世纪最具争议的作家,他的文学创作和他对绘画艺术的追求紧密相连。如果说劳伦斯在文学领域是个文学大家的话,那么他在绘画领域则是个绘画天才,他给世人留下了诸多经典绘画作品,其主题展现了人体之美,关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将艺术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劳伦斯的文学创作与艺术创作相互渗透、相得益彰,两者都在力求探索人的内心世界,引发人们对人性的思考。
- 张林刘须明
- 关键词:美术作品艺术创作绘画艺术人性艺术风格
- 《时时刻刻》:由小说到电影的艺术转换被引量:4
- 2012年
- 小说《时时刻刻》是当代美国作家迈克尔·坎宁安的代表作之一。1998年,该作品一经出版便取得了空前的商业成就,并于次年获得了包括普利策奖及笔会/福克纳小说奖在内的众多文学奖项。2003年,据其改编的同名电影被搬上银幕后旋即获得了当年的金球奖、英国学院奖及多项奥斯卡提名。电影《时时刻刻》是通过对原著的"镜像"式再现、导演和演员们的个性化诠释以及再创造,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电影艺术的叙事特长,从而成功地完成了由文学文本到电影这两种不同媒介之间的艺术转换。
- 刘须明郭束怡
- 关键词:电影艺术文学文本电影改编《时时刻刻》文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