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52112A11)
-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4
- 相关作者:余树全赵洁徐高福周国模黄武祥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林学院淳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浙江农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杭州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苦槠生物防火林带人工造林技术和效果被引量:1
- 2009年
- 通过对新安江开发总公司浪苑口林场马尾松纯林山脊线上营造的苦槠防火林带第13年测定表明,平均高4.96m,平均胸径7.3cm;林内枯落物4.371t/hm2,是对照马尾松林内枯落物的48.94%;枯落物平均含水率12.88%,比对照高2.2个百分点;苦槠防火林带内土壤5、15、20cm深处的含水率分别为50.88%、34.12%、24.14%,分别比对照高4.38、3.04、2.42个百分点,具有明显的防火效果和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作用。
- 徐高福赵洁树全白尚斌陈爱明
- 关键词:苦槠防火林带人工造林
- 千岛湖库区防火林带结构与组成及其优化选择被引量:4
- 2010年
- 浙江淳安千岛湖库区生物防火林带的主要类型有木荷防火林带(类型Ⅰ)、木荷-苦槠防火林带(类型Ⅱ)、桂花-峨嵋含笑防火林带(类型Ⅲ)和桂花防火林带(类型Ⅳ)4种类型;类型Ⅱ和类型Ⅲ的物种多样性明显高于类型Ⅰ和类型Ⅳ;与地带性常绿阔叶林树种组成相似度比较,以类型Ⅱ最高,类型Ⅰ次之;千岛湖森林的阔叶化改造对于提高林地防火效能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建议千岛湖库区森林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应选择以类型Ⅱ的物种多样性较丰富、防火效能好、与地带性常绿阔叶林自然植被相似程度较高的生物防火林带,重视林下连蕊茶、隔药柃、杨桐、乌饭树等常绿阔叶小乔木的保育,实现防火林带建设与阔叶化林相改造相协调发展。
- 刘世勤丰炳财汪建敏徐高福余树全赵洁
- 关键词:生物防火林带阔叶化改造物种多样性
- 利用锥形量热仪测试木荷燃烧性能的方法探讨被引量:7
- 2008年
- 利用锥形量热仪测定了木荷Schima superba叶片在不同辐射强度和不同叶处理方式的火发生指数,并探讨了木荷燃烧性能测试方法。锥形量热仪辐射强度分为40,45,50,60,70 kW.m-2等5种处理,叶片处理方式包括边长为0.5,1.0,1.5,2.0 cm的正方形和全叶等5种处理。外部点燃条件下测试木荷的燃烧性能。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对不同辐射强度和不同叶处理方式的火发生指数分别进行差异性显著检验。分析结果表明,辐射强度为40 kW.m-2,边长为0.5 cm的正方形叶片和全叶的火发生指数均值较高,与其他处理的差异性较显著,能够较好地反映出处理之间的差异,测试树种的燃烧性较为合理。
- 刘波余树全周国模郑文达刘雪松卢凤珠黄志伟张子焰
- 关键词:森林保护学木荷燃烧性能
- 木荷防火林带群落及其不同立地生长特性研究被引量:13
- 2009年
- 对千岛湖地区不同林龄和立地条件的木荷防火林带的群落与生长特性的调查研究表明:随着木荷防火林带林分年龄的增加.易燃的蕨类逐渐减少,低矮耐阴的小草本和灌木树种甚至目的树种渐渐增多.但防火林带依然是单层优势群落.群落垂直结构较差;不同的立地类型对生物防火林带树种的生长影响较大,随着土层厚度降低、坡度加大、土壤石砾含量增加,防火林带各树种的高生长和径生长减少;木荷速生期出现在5~10年生时,年平均材积生长量达4m^3·hm^-2以上;木荷树冠高大,叶子浓密、革质、含水率高达69%。木荷适宜在千岛湖区生长,可用于营造防火与用材两用林。
- 徐高福余树全赵洁黄武祥毛显锋
- 关键词:木荷防火林带群落结构
- 应用压力-容积技术测定3个防火树种的水分特征被引量:2
- 2010年
- 此研究旨在研究防火树种的水分特性,为南方地区防火树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应用压力-容积(P-V)分析技术测定了木荷Schima superba,秃瓣杜英Elaeocarpus galbripetalus和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等3个防火树种春季、夏季和秋季的水分特征参数,即初始质壁分离点渗透势πp,饱和含水量时的最大渗透势π0,细胞弹性模数ξ,细胞质壁分离时的共质体水体积量与饱和时共质体水体积量之比Vp/V0。结果表明:①在不同季节中,木荷与青冈的4项水分特征参数变化趋势与范围相似,而与秃瓣杜英的相差较大;②通过比较3个树种的4项水分参数在3个生长季节的平均数,得出抗旱性排列顺序是青冈>木荷>秃瓣杜英。
- 邹武温国胜徐贵艳周国模余树全
- 关键词:森林生物学防火树种水分生理抗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