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WKJ2009-2-016)
- 作品数:9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作者:郭潮潭王怡婷沃恩康吴海波尤金彪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流感病毒介导的抗肿瘤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4年
- 随着反向遗传技术的不断完善,流感病毒的改造和利用成为可能。流感病毒具有强传染性,将其改造成携带外源基因的流感病毒载体,有利于转染到目的细胞,特别是肿瘤细胞,为肿瘤基因治疗提供新的手段。同时,由于流感病毒对肿瘤细胞具有凋亡作用,有望将其开发成为肿瘤疫苗及具有基因递送作用的病毒载体用于肿瘤基因治疗。本文就流感病毒的溶瘤作用,流感病毒载体的抗肿瘤及其肿瘤靶向性这几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 陈帅帅沃恩康王怡婷郭潮潭
- 关键词:流感病毒肿瘤
- 甲型流感病毒M2蛋白研究进展
- 2009年
- 甲型流感病毒M2蛋白属于跨膜蛋自,由97个氨基酸组成。M2蛋白作为一条H+通道,对病毒的复制起醺要作用,而M2离子通道抑制剂类药物耐药性形势越来越严峻。M2胞质尾的特殊区域可能影响病毒装配。另一方面,M2蛋白外膜区(M2e)的高度保守性使对M2e疫苗的开发具有很大的前景一此艾就甲型流感病毒M2蛋白的研究现状作了综述:
- 尤金彪郭潮潭
- 关键词:疫苗
- 抗流感病毒NS1蛋白抗体的制备及其生物特性研究
- 2012年
- 目的NSI蛋白在流感病毒复制和传播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其功能多样,如能调节宿主细胞的蛋白合成、诱导感染细胞的凋亡以及拮抗IFN作用等,此外还有许多功能至今尚未明了。因此,研制一个特异性高的抗NS1抗体,对NS1蛋白功能的进一步研究起到重要作用。方法RT-PCR扩增流感病毒NS1基因,将其克隆进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然后在大肠埃希菌B121中表达,用切胶纯化方法获取NS1融合蛋白。用该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效价较高的多克隆抗体,并测定其效价(间接ELISA法)。用病毒感染细胞实验、Western印迹法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等方法,观察病毒复制过程中NS1蛋白的表达及细胞定位情况。结果首先构建了能表达NS1蛋白的质粒,并经原核细胞表达获得了NS1蛋白。然后用该蛋白免疫大白兔,获得了效价较高(1:256000)的抗NS1蛋白抗体。实验发现,该抗体可以特异性结合非依赖亚型的甲型流感病毒NS1蛋白。病毒感染后6h即可以检测到NSI蛋白,随着病毒复制时间的延长NS1蛋白表达量变化不明显;24h后NS1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核内并能定位于核仁中,也有部分位于细胞质。结论本研究通过原核表达获得了NS1蛋白,并利用常规的免疫方法获得了效价较高的抗NS1多克隆抗体。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够有效定位NS1蛋白的表达,并且能和甲型流感病毒各亚型结合,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该抗体不仅能用于NS1蛋白功能及其对宿主细胞影响的研究,而且可用于鉴别诊断猪或其他动物中的病毒感染还是接种疫苗后的反应,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 王巧刚吴海波沃恩康王怡婷尤金彪郭潮潭
- 关键词:正黏病毒科NS1基因多克隆抗体
- 病毒密码子偏性及其研究意义被引量:1
- 2012年
- 密码子偏性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现象,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开展针对病毒密码子偏性的相关研究,将对病毒生物学的各项研究起到重要作用。此文对影响病毒密码子偏性的因素和病毒密码子偏性的研究意义进行综述。
- 吴海波郭潮潭吴南屏
- 关键词:病毒密码子偏性
- 甲型流感病毒NS1蛋白应用研究进展
- 2011年
- 流感病毒是引起急性流感的病原体,具有传染性强、变异快和宿主范围广的特点。随着对流感病毒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流感病毒的认知度不断提高,对其的开发利用也随之启动,其中对最短的NS基因及其编码蛋白(NSI和NS2)的研究开发更令人注目。NS1蛋白虽在病毒出芽时未被包装,但在感染细胞中发挥了多种生物功能,如对宿主细胞IFN的调节、与病毒RNA转录和蛋白的表达有关等。人们利用NS1蛋白这些生物特性,进行研究开发利用。此文对NS1蛋白开发应用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王巧刚郭潮潭
- 关键词:流感病毒A型NS1蛋白
- 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传播被引量:1
- 2013年
- 禽流感病毒属于A型流感病毒,其感染导致的传染病一般只在禽类间传播,然而1997年以来,存在于家禽中的一些禽流感病毒已经突破了动物种间屏障,能够直接从禽类传播给人类,导致亚洲及全球范围内很多感染病例的死亡,存在潜在大流行的威胁。此文对1997年以来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的状况进行分析,为今后新型禽流感暴发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
- 陈帅帅郭潮潭
- 关键词:禽流感
- 禽流感病毒实现种间传播的分子机制
- 2012年
- 近年来,H5、H7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跨越种间屏障不断感染人类,特别是人感染HS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后死亡率高达60%。然而这些毒株尚未获得有效的人传人能力,这可能源于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受体结合特异性的差异,禽流感病毒必须适应人类受体才能实现人际间传播。因此,此文就病毒的氨基酸变异与受体结合特异性、病毒如何在哺乳动物间实现空气传播以及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之间功能平衡等方面对种间传播的影响作了综述。
- 沃恩康王怡婷郭潮潭
- 关键词:流感病毒A型种间传播受体
- 甲型流感病毒致病力相关因子PB1-F2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3年
- 流感病毒是引起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不定期出现的流感大流行以及每年的季节性流感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危害。Chen等在研究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类分子递呈甲型流感病毒A/PuertoRico/8/34(PR8)抗原肽时,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小分子蛋白,由8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约为10.5kDa,称之为PB1-F2。
- 沃恩康王怡婷郭潮潭
- 关键词:甲型流感病毒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致病力流感大流行流感病毒A
- 双重实时荧光PCR对流感病毒检测及分型方法的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建立双重实时荧光PCR方法用于流感病毒检测,实现对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H1和H3亚型季节性流感病毒,H5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亚型区分。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基因序列,针对M基因保守区设计引物和探针,用于流感病毒检测和定量;针对HA基因设计引物和探针,用于病毒分型。建立和优化双重实时荧光PCR反应体系,进行敏感度和特异性评价,同时对32份已知亚型的流感病毒样本进行检测,验证所建方法的实用性。结果:基于M基因的实时荧光PCR方法定量范围为5×101到5×108个目的拷贝。经优化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方法对不同亚型流感病毒的检测灵敏度在50~500拷贝之间,各亚型之间没有交叉反应。建立的方法能够检测出本研究涉及的所有流感病毒标本,分型准确率达到96.9%。结论:建立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方法具有敏感度高,特异性好等优点,实现对流感病毒样本准确分型,适用于流感的鉴别诊断及病毒载量测定。
- 沃恩康王怡婷吴海波尤金彪王巧刚郭潮潭
- 关键词:流感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