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Z111107058811008)

作品数:11 被引量:49H指数:5
相关作者:周林杜国盛朱志东宋继勇索龙龙更多>>
相关机构:解放军第309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官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6篇肿瘤
  • 5篇肝移植
  • 4篇肿瘤复发
  • 4篇复发
  • 4篇肝癌
  • 3篇术后
  • 3篇树突
  • 3篇树突状
  • 3篇树突状细胞
  • 2篇胆管
  • 2篇调节性
  • 2篇胸腺肽
  • 2篇术后复发
  • 2篇未成熟
  • 2篇未成熟树突状...
  • 2篇西罗莫司
  • 2篇细胞癌
  • 2篇节性
  • 2篇PUVA

机构

  • 9篇解放军第30...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9篇杜国盛
  • 9篇周林
  • 6篇宋继勇
  • 6篇朱志东
  • 4篇索龙龙
  • 3篇魏玉香
  • 3篇郑德华
  • 3篇封立魁
  • 2篇付晓倩
  • 1篇李斌
  • 1篇王学浩
  • 1篇石炳毅
  • 1篇吕凌
  • 1篇刘志佳
  • 1篇陈文

传媒

  • 5篇器官移植
  • 3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癌症进展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7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预防晚期肝内胆管细胞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的三联疗法疗效报道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研究分析三联疗法预防晚期肝内胆管细胞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晚期肝内胆管细胞癌肝移植术后临床及长期随访资料。术前诊断:肝脏继发性多发胆管细胞癌、原发性胆管细胞癌术后,行经典原位肝移植术。术后第2天开始口服他克莫司及吗替麦考酚酯,1周停用激素,1个月内逐渐撤出他克莫司由西罗莫司代替;术后第1天开始胸腺肽α-1连续皮下注射10 d,1.6 mg/次,1次/d,以后2次/周;槐耳颗粒:20 g/次,3次/d。术后长期维持。定期监测患者术后AFP水平,排斥反应发生情况,生存时间、复发时间,记录分析诊疗经过及术后长期随访治疗。结果患者术后AFP水平较术前(112.81 ng/ml)相比明显降低,术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和1.5年定期测定AFP水平为15.1 ng/ml、23.2 ng/ml、15.5 ng/ml、13.0 ng/ml、10.0 ng/ml、7.8 ng/ml和7.5 ng/ml,长期维持在低水平状态,术后AFP平均水平:(13.144±5.472)ng/ml,t=3.798,P=0.0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定期复查腹部超声,移植肝血流正常,胆管未见明显狭窄,术后3个月、6个月、1年腹部超声及肝脏、肺脏CT均未发现肿瘤复发、转移迹象。结论预防晚期肝内胆管细胞癌肝移植术后复发三联疗法,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术后未出现明显排斥反应,未出现肿瘤复发,AFP较术前相比长期维持在低水平。
周林杜国盛朱志东宋继勇郑德华
关键词:胆管肿瘤肝移植肿瘤复发
调节性B细胞与肿瘤免疫被引量:7
2016年
调节性B细胞(Breg)是继调节性T细胞后免疫领域研究的新热点,Breg是通过白细胞介素(IL)-10、IL-35,转化生长因子(TGF)-β产生免疫抑制作用的一类细胞。Breg通过阻止致病性T细胞和其他促炎性淋巴细胞扩增,从而发挥抑制免疫病理损伤作用。研究已证实,Breg在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癌症进展、转归和预后中发挥一定作用。本文就Breg与癌症的关系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杨绍臻杜国盛
关键词:癌症B细胞调节性B细胞肿瘤免疫
索拉非尼防治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4年
原发性肝癌(肝癌)的全球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5位,病死率居第3位,全球每年大约有70万新发肝癌病例,造成超过60万人死亡。据统计,大约有30%的肝癌患者适合外科治疗,包括肝部分切除、肝移植或者射频消融。经过近30年医学的快速发展,肝移植已被公认为是根治肝癌,尤其是超米兰(Milan)标准晚期肝癌的最有效方法。
周林郑永根杜国盛
关键词:索拉非尼肝移植肝细胞癌肿瘤复发
胆管癌的诊治困境与肝移植进展被引量:5
2014年
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是一种来源于肝内或肝外胆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发生率约占所有人类恶性肿瘤的2%,消化道肿瘤的3%,占肝脏肿瘤的第2位。胆管癌为腺癌,对放射治疗(放疗)和化学药物治疗(化疗)均不敏感,预后较差。首选治疗方式为外科手术切除,但大多数病例在确诊时都已属晚期,同时胆管癌常致梗阻性黄疸和肝功能不全,又毗邻肝动脉、门静脉及肝实质,导致血管和肝内侵犯,且易发生淋巴结和神经转移,单纯的手术切除效果欠佳,因此成为临床治疗的难点问题。
李斌吕凌王学浩
关键词:胆管癌肝移植化学药物治疗
吞噬PUVA处理的人脾细胞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具有调节性树突状细胞特性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吞噬经补骨脂素长波紫外线(PUVA)处理的人脾淋巴细胞的未成熟树突细胞(imDC)的表型及功能。方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利用白细胞介素4(IL-4)和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诱导培养。培养第6天收获imDC;其中一部分加入脂多糖(LPS)1 d诱导为成熟DC。PUVA处理人脾脏淋巴细胞(PUVA-SP)分别将PUVA-SP、SP与imDC共培养,获得体外光化学治疗性树突状细胞(ecpDC)和SP-DC。收集各组DC,检测其表面抗体CD11c、CD83、CD86的表达情况。获取上述细胞上清,ELISA检测IL-10和IL-12含量。结果经PUVA处理后的SP早期凋亡率为(94.21±3.75)%。SP-DC组CD83、CD86的阳性率明显高于imDC,而ecpDC组CD83、CD86的阳性率与imDC相近,但低于DC。结论吞噬凋亡的SP得到的DC为imDC,具有负向免疫调控作用。
杨绍臻杜国盛魏玉香索龙龙周林封立魁宋继勇朱志东郑永根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细胞表型免疫耐受
吞噬了PUVA处理的人脾脏凋亡细胞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抵抗脂多糖诱导的成熟作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吞噬凋亡人脾脏淋巴细胞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是否可被脂多糖(LPS)诱导成熟。方法获得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利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 IL-4)、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M-CSF)诱导生成DC。分离人脾脏淋巴细胞(h SP),经补骨脂素联合A波段紫外线(PUVA)处理h SP得到凋亡的PUVA-h SP。将imDC与PUVAh SP共培养得到体外光化学治疗性树突状细胞(ecpDC)。收集imDC、ecpDC并加入10 ng/m L的LPS培养1 d,分别得到LPS刺激的imDC和LPS刺激的ecpDC。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细胞CD11c、CD83、CD86的表达。ELISA检测细胞上清IL-10的含量。结果 imDC和ecpDC CD83、CD86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LPS刺激的imDC CD83、CD86阳性率明显高于LPS处理的ecpDC。imDC培养上清液中IL-10的含量低于ecpDC,LPS刺激的imDC上清液中IL-10含量低于LPS刺激的ecpDC。结论 imDC与ecpDC均表达不成熟表型,但ecpDC可抑制LPS诱导DC成熟的作用。
杨绍臻杜国盛魏玉香索龙龙周林封立魁宋继勇朱志东郑永根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脂多糖
Treg细胞与肝癌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Treg细胞是具有抑制效应T细胞作用的一类T细胞亚群,在肿瘤免疫抑制方面具有重大作用,可阻止机体免疫系统消灭肿瘤组织。在肝癌患者的外周血及肿瘤组织中大量存在,患者体内Treg细胞数量的比例与肿瘤患者的愈后呈反比。通过活化及分泌一些抑制性因子发挥作用。本文旨在对该类细胞在肝癌组织细胞生长及增殖中抑制作用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索龙龙周林杜国盛
关键词:肝肿瘤肿瘤逃逸
体外光分离置换疗法与器官移植被引量:2
2014年
体外光分离置换疗法(extracorporealphotopheresis,ECP)最早是由Edelson等…于1987年提出的针对传统疗法难治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cutaneousT—celllymphoma,CTCL)的一种新治疗方法。该法以白细胞分离术为基础,
周林杜国盛
关键词:器官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疾病
改良体外光化学疗法提高淋巴细胞凋亡诱导率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改良体外光化学治疗(ECP)方法提高淋巴细胞凋亡诱导率的效果。方法 以无菌离体移植肝供者脾脏作为实验材料,分别以改良和传统ECP方法制备供者脾脏淋巴细胞悬液(SP),所得SP经8-甲氧基补骨脂素(8-MOP)联合A波段长波紫外线(UVA)照射(PUVA)、8-MOP、UVA处理,并分别设对照组;不同处理的SP于37℃、50 mL/L CO2孵箱中培养过夜(6-8 h),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比较各组间淋巴细胞凋亡率的差异。结果 改良ECP方法制备的SP,经PUVA、8-MOP、UVA处理早期凋亡率和总凋亡率分别为(95.33±3.03)%和(97.10±2.12)%,(23.39±4.55)%和(36.32±6.63)%,(66.98±3.60)%和(68.65±4.35)%,与对照组(12.82±1.86%和13.4±2.65%)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传统ECP法各实验组早期及总凋亡率分别为(79.73±4.21)%和(82.70±4.13)%,(61.42±2.28)%和(68.91±2.18)%,(19.30±1.78)%和(28.06±1.88)%,(10.84±0.98)%和(12.77±1.2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良法与传统ECP法相比,早期和总凋亡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晚期凋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改良型ECP方法可简便、安全、高效提高离体脾脏淋巴细胞早期凋亡率,为进一步研究ECP诱导的树突细胞免疫调节作用奠定基础。
周林杜国盛郑德华刘志佳魏玉香陈文朱志东宋继勇付晓倩
关键词:淋巴细胞凋亡树突状细胞
三联抗肿瘤疗法预防晚期原发性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初步探讨联合应用西罗莫司、胸腺肽α-1(Tα-1)及槐耳颗粒在预防晚期原发性肝癌(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联合治疗组为2010年至2012年在解放军第309医院接受肝移植的12例晚期肝癌患者(符合杭州标准)。历史对照组为2002年至2006年在该院接受晚期肝癌肝移植术15例患者,其随访资料完整。术后1个月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调整免疫抑制剂的种类或剂量,应用他克莫司(FK506)联合吗替麦考酚酯(MMF),术后1个月逐渐撤出FK506,由西罗莫司替代;术中给予甲泼尼龙500 mg,术后小剂量甲泼尼龙治疗,1周停药,此时开始加用Tα-1及槐耳颗粒。Tα-1用法:先连续皮下注射10 d,每次1.6 mg,每日1次,以后每周2次。槐耳颗粒:每次20 g,每日3次。所有患者均予随访。收集患者术后随访资料,内容包括术后1年血清甲胎蛋白(AFP)变化,术后排斥反应发生情况,肿瘤复发情况及处理方式,生存时间。结果联合治疗组随访8~3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无失访、退组等情况,患者均存活;历史对照组中位随访时间14个月,直至所有患者死亡。联合治疗中2例术后出现肺部孤立性转移灶(单发)和2例术后出现肺部多发转移灶(多发),经γ刀治疗后治愈。历史对照组中术后6个月15例患者中7例复发,术后1年内15例患者全部复发,且全部出现肺部转移,单发6例,多发9例,均死于肿瘤多处转移。结论联合应用西罗莫司、Tα-1及槐耳颗粒在预防晚期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有显著疗效,能延缓肿瘤的复发,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杜国盛周林石炳毅朱志东宋继勇
关键词:肝移植西罗莫司肿瘤复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