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1AA218011)

作品数:41 被引量:443H指数:14
相关作者:黄可龙阮建明刘素琴卢凌彬骆锋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纳米科技与产业发展促进中心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化学工程
  • 14篇医药卫生
  • 10篇理学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电气工程
  • 2篇冶金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17篇纳米
  • 9篇纳米粒
  • 8篇磁性
  • 7篇氧化碳
  • 7篇二氧化碳
  • 6篇微乳液
  • 6篇聚碳酸
  • 5篇脂肪族
  • 5篇脂肪族聚碳酸...
  • 5篇脂质纳米粒
  • 5篇乳液法
  • 5篇三元共聚
  • 5篇酸酯
  • 5篇碳酸酯
  • 5篇内酯
  • 5篇微乳液法
  • 5篇米粒
  • 5篇纳米粉
  • 5篇聚碳酸酯
  • 5篇共聚

机构

  • 34篇中南大学
  • 5篇上海医药工业...
  • 4篇四川大学
  • 3篇长沙理工大学
  • 3篇吉首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湖南化工研究...
  • 1篇湖南中医学院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广东韶关学院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作者

  • 15篇黄可龙
  • 13篇阮建明
  • 7篇卢凌彬
  • 6篇骆锋
  • 6篇刘素琴
  • 5篇邹俭鹏
  • 5篇肖旭贤
  • 5篇奉建芳
  • 4篇何军
  • 4篇刘艳飞
  • 4篇侯世祥
  • 4篇李和平
  • 3篇万千
  • 3篇刘建本
  • 3篇何琼琼
  • 3篇吴弘
  • 3篇李亚军
  • 3篇蒋新宇
  • 3篇黄路
  • 2篇肖子丹

传媒

  • 5篇粉末冶金材料...
  • 3篇高分子材料科...
  • 3篇功能材料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高分子学报
  • 2篇中南工业大学...
  • 2篇应用化学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医学工程
  • 2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化学学报
  • 1篇精细化工中间...
  • 1篇中成药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年份

  • 2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10篇2005
  • 10篇2004
  • 8篇2003
  • 3篇2002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四方相ZrO_2-CaO纳米粉被引量:3
2002年
以氯氧化锆、硝酸钙和氨水为原料,并掺杂摩尔数分数为5%的硝酸钙与共沸蒸馏分散相结合,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ZrO_2-CaO纳米粉末。DTA分析表明化学共沉淀前驱体在温度为593.81℃和1234.56℃时发生相转变。经在400,600,1100和1300℃煅烧1 h后所得粉末,用TEM及BET测定其粒子尺寸,用XRD和Raman光谱分析其相结构,讨论了氧化钙的存在及粒径等因素对氧化锆四方相稳定的影响。结果显示:前驱体经600℃和1 100℃煅烧后,可在室温下分别得到平均粒径为9.8 nm和43.7 nm的四方氧化锆纳米粉末。在掺杂摩尔数分数为5%的硝酸钙的ZrO_2-CaO纳米粉末中,四方相的稳定区在600~1 100℃,1 234.5℃为四方相向单斜相转变的临界温度。
刘建本阮建明邹俭鹏李亚军骆锋
关键词:共沉淀法纳米粉末相转变
可降解聚碳酸亚丙酯马来酸酐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4
2007年
在负载双金属PBM型催化剂下,以二氧化碳(CO2),环氧丙烷(PO)和马来酸酐(MA)为原料,三元共聚反应合成了聚碳酸亚丙酯马来酸酐(PPCMA)。采用FTIR1、H-NMR1、3C-NMR、DSC等对PPCMA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中引入了马来酸酐单元且共聚过程中不发生双键交联和构型转化;同时,马来酸酐单元的引入有效地提高了聚合物的特性粘数[η],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以及热稳定性;且增强了材料的降解性;不同的聚合反应时间对PPCMA的特性粘数和粘均分子量有着明显的影响。
黄可龙吴弘刘艳飞刘素琴
关键词:二氧化碳环氧丙烷马来酸酐三元共聚可降解
磁性阿克拉霉素A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微粒在正常小鼠体内靶向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考察自行制备的纳米级磁性阿克拉霉素微粒在有无外加磁场的情况下在正常小鼠肾脏的组织分布。方法:将止常小鼠分为3组,每组6只。3组小鼠尾静脉注射磁性阿克拉霉素纳米微粒,其中,第2、3组左肾部位分别外加2000 Gs和4500 Gs永磁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3组小鼠30min时的左、右肾脏的阿克拉霉素浓度。结果:磁性阿克拉霉素纳米微粒体内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应用磁性阿克拉霉素纳米微粒给药,药物在靶向脏器的浓度明显高于普通水溶液给药,且靶器官药物浓度与外加磁场强度呈正相关性。结论:磁性阿克拉霉素纳米微粒在体内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作为肿瘤化疗药物的新型载体,磁性纳米微粒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能有效提高靶向器官内药物浓度。
张伟沈锡中王吉耀于晓峰王根生
关键词:阿克拉霉素靶向正常小鼠正相关性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水飞蓟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被引量:23
2005年
以冷却-匀质法制备水飞蓟素固体脂质纳米粒,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以平均粒径、包封率、载药量为评价指标,考察了药物与Compritol888ATO的重量比、乳化剂用量、泊洛沙姆占乳化剂的比例、乳匀压力4因素对制备工艺的影响,对结果分别进行多元线性和二项式方程拟合,用效应面法预测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各指标的二项式拟合方程均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以优化条件制备的样品平均粒径为190.9nm、包封率为95.9%、载药量为8.6%。
何军奉建芳庞家忠侯世祥
关键词:水飞蓟素固体脂质纳米粒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水飞蓟素纳米粒载体材料与制备方法的初步筛选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对水飞蓟素纳米粒载体材料和制备方法进行了初步筛选。方法 以平均粒径、包封率、载药量和表面形态作为评价指标,考察了水飞蓟素纳米粒载体材料和制备方法。结果 固体脂质纳米粒(SLN)具有较高的包封率,纳米粒呈片状;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粒径分布较均匀;纳米脂质体形成较少。结论 选择山榆酸甘油酯作为制备水飞蓟素纳米粒的载体材料,采用高压乳匀法制备水飞蓟素SLN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何军奉建芳庞家忠陆伟根侯世祥
关键词:固体脂质纳米粒水飞蓟素高压乳匀法
壳聚糖磁性纳米粒子药物组装及其缓释性能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组装癌症治疗药物五氟尿嘧啶,构成功能性磁性壳聚糖纳米粒子药物载体。方法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Fe3O4纳米颗粒,经优化胶体化学反应技术采用壳聚糖改性。经激光粒度仪、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以及紫外-可见光谱进行形貌与粒度研究分析。结果其中磁性Fe3O4颗粒,壳聚糖改性磁性Fe3O4,以及载药(五氟尿嘧啶,5-Fu)壳聚糖改性磁性Fe3O4纳米颗粒的粒径分别为8 ̄12nm,12 ̄15nm和20 ̄30nm,颗粒形状呈规则球型;壳聚糖改性作用和改性后纳米磁性Fe3O4载药效果明显。壳聚糖-五氟尿嘧啶(5-Fu)和壳聚糖改性磁性Fe3O4纳米颗粒载药量分别达到15.8%和9.3%。结论上述纳米药物载体在磷酸盐缓冲液中均表现出明显的缓释特性。
阮溦王亚东阮建明
关键词:缓释性能
可降解二氧化碳三元共聚物的研究
通过二氧化碳、环氧丙烷(PO)与γ-丁内酯(GBL)的三元开环共聚反应,得到一种新型的脂肪族聚碳酸酯亚丙酯丁内酯共聚物PPCG。对聚碳酸酯亚丙酯丁内酯的结构进行了FTIR、1HNMR、13CNMR表征,研究表明GBL被开...
黄可龙卢凌彬黄路
关键词:脂肪族聚碳酸酯二氧化碳可降解三元共聚
文献传递
导向药物用纳米Fe_3O_4磁性粒子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37
2003年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先生成Fe3O4微粒,再将其分散于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中的方法制备了纳米级Fe3O4磁性粒子.通过双层表面活性剂包覆可使Fe3O4磁性粒子稳定分散于水中而不聚集.在反应溶液pH值为11~12,温度为60℃及油酸钠为第1层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第2层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制备了粒径为36nm的Fe3O4磁性粒子.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溶液pH值和表面活性剂是影响Fe3O4磁性粒子稳定性、粒径和饱和磁化强度的主要因素;利用XRD和IR证实了Fe3O4磁性粒子中存在Fe3O4和表面活性剂结构.所制备的纳米级Fe3O4磁性粒子可用作导向药物的磁载体.
蒋新宇周春山张俊山杨娟玉
关键词:导向药物表面活性剂
光纤型纳米传感器生物测量进展被引量:2
2003年
张阳德李坚
关键词:纳米传感器生物测量
纳米化头孢唑林钠对细菌敏感性的体外实验
2005年
目的:探讨头孢唑林钠纳米化后体外细菌对其敏感性是否改变。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头孢唑林钠纳米化前后对金葡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纳米化头孢唑林钠对金葡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与未纳米化头孢唑林钠相比,没有明显差别;且纳米化后的头孢唑林钠的抑菌能力有增强的趋势。结论:纳米化头孢唑林钠不影响其对细菌的敏感性。
邹龙范学工桂卉
关键词:头孢唑林钠纳米粒最低抑菌浓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