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2011YQ090009) 作品数:18 被引量:49 H指数:5 相关作者: 杨晓翔 韦铁平 梁伟 更多>> 相关机构: 学研究院 福州大学 泉州师范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 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机械工程 理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基于遗传算法的准零刚度隔振系统优化设计 被引量:2 2016年 针对一种准零刚度隔振系统,建立其力学模型,求得准零刚度条件,分析系统在平衡位置的刚度特性。根据系统特点,提出将无量纲刚度K<1所对应的位移区间长度作为优化的目标函数。建立优化数学模型,结合遗传算法,提出一套准零刚度隔振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建立隔振系统的Adams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系统的隔振性能有很大的提升,验证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此类隔振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思路和参考。 蓝双 杨晓翔关键词:振动与波 遗传算法 优化设计 ADAMS仿真 球头副结构尺寸对柱式力传感器方位误差影响 2018年 球头副是柱式力传感器的主要组成原件,对提高力传感器测量准确度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对柱式应变式力传感器的方位误差进行了理论分析,设计了6对不同结构尺寸的球头副,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理论推导可以准确计算方位误差并预测其受尺寸影响的规律。方位误差与施加在传感器上的附加弯矩有关,弯矩越大,方位误差也越大;对于球面-平面接触球头副,应严格控制球头半径尺寸;同样,对于球面-球面接触,应该控制球碗半径和半径比。 梁伟关键词:力传感器 侧向力 附加弯矩 新型准零刚度系统的设计、分析与仿真 被引量:11 2018年 采用拉伸弹簧组成的负刚度机构与正刚度线性弹簧并联,设计出一种新型的拉伸式准零刚度隔振系统,可用于隔离低频或超低频振动。建立该系统的静力学模型,得到系统具有准零刚度特性时所需满足的条件;与一种压缩式隔振系统的力-位移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垂向弹簧的调节对系统的影响;建立该系统在简谐位移激励下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利用谐波平衡法求得系统的近似响应;与压缩式隔振系统的位移传递率曲线进行对比;探索系统各主要参数对响应的影响;建立Adams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结果来证明静力学模型的正确性,并模拟基座激励振动,证明了拉伸式准零刚度系统在低频或超低频隔振中的性能远优于线性系统。 蓝双 杨晓翔关键词:传递率 ADAMS仿真 自定位加卸荷测量装置校准电子汽车衡 2019年 采用液压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研制了一种自定位加卸荷测量装置,该装置能够代替砝码快速有效的检定电子工艺秤、轨道秤和大型电子衡器等,解决了现实中砝码检定存在的劳动强度大、运输成本高、检定效率低等一系列难题。 朱炜淋关键词:自定位 柱式负荷传感器的长径比对端部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3 2015年 柱式负荷传感器的长径比对端部效应的灵敏度有重大影响。基于弹性力学理论引入两个位移函数解耦平衡微分方程,求解了长径比为0.6~1.0圆柱体的应变值分布规律。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长径比为1.0时,桥式应变输出与轴向应变分布趋势一致,远离端面时分布平缓;周向应变在远离端面约0.4h时不受端部效应影响,其绝对值分布呈现出两端大中间小的趋势。然而,在端面附近,灵敏度不受长径比的影响;远离端面时,灵敏度随着长径比的增大而减小并逐渐趋于稳定值;远离端面0.4h处,长径比为0.6对应的灵敏度相对于长径比为1.0所对应的灵敏度增大了59.3%。 韦铁平 杨晓翔 姚进辉 许航关键词:负荷传感器 位移函数 长径比 端部效应 球头副曲率半径对力传感器方位误差的影响 被引量:4 2019年 对不同接触形式的球头副的载荷偏心量和接触应力进行了分析,并设计了9对不同接触形式、不同结构尺寸的球头副进行方位误差测量。实验结果发现,相对于球面球面点接触形式球头副,球面平面点接触形式球头副的方位误差更小,球面球面完全接触形式球头副与球面平面点接触形式球头副的偏心载荷相当;调整角度较小时,可以选用球面球面点接触或球面球面完全接触,调整角度较大时,宜采用球面平面点接触或半径较小的球面球面完全接触。 梁伟 杨晓翔 杨晓翔 姚进辉关键词:力传感器 曲率半径 一种新的叠加系统旋转效应的评估指标 被引量:2 2015年 针对旋转效应是叠加系统测量不确定度的重要影响因素,提出一种旋转效应的评估指标——力传感器所受的水平附加侧向力的波动量(F_m).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叠加系统旋转效应的测量模型,模拟结果显示增大均力板厚度有利于削弱F_m.通过试验验证,发现F_m越小,旋转效应也越小.在试验力级250 k N处,均力板厚度为6、9和12 mm的叠加系统测量的最大偏差值分别为0.000 59、0.000 49和0.000 28 m V/V.有限元模拟和试验结果验证了评估指标的可行性,同时也为叠加系统的结构优化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韦铁平 杨晓翔 姚进辉 许航关键词:有限元法 基于AMESim的衡器载荷测量仪泵控系统仿真研究 被引量:2 2016年 根据衡器载荷测量仪液压系统数学模型和PID控制系统模型,在AMESim中建立高精度载荷测量仪泵控系统的仿真模型。应用该模型对系统加载过程、恒载荷控制、响应时间、液压控制分辨率等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并依据仿真结果进行了管径选择,验证了系统设计的合理性。 林硕关键词:AMESIM PID控制 多通道高精度智能仪表的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该文基于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高精度衡器载荷测量仪开发和应用》项目开发的需要,采用高精度同步采集技术、数字地和模拟地差压技术、长线电感抑制技术、多通道独立同步采集技术、模块化通道设计等技术,研制出12通道高精度智能仪表。通过测试验证,该仪表准确度、稳定性均优于±0.004%,满足衡器载荷测量仪开发对高精度测量仪表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要求。 赖征创关键词:多通道 智能仪表 摆动支承式汽车衡动态称重的缓冲减振研究 被引量:3 2020年 为了克服高速公路计重收费系统非正常行车的逃票行为和称重精度不满足连续动态称重的需求,对摆动支承式汽车衡的动态称重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得到车辆不规范行车状态下的轴重变化。根据柱式负荷传感器的摆动支承振动特性,分别在检定工况和使用工况下对给定参数的双轴刚性车的动态称重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得到车辆轴载的称重误差。考虑电阻应变式负荷传感器的全桥测量特性,针对顶撞式限位的使用缺陷设计了一种缓冲限位减振装置;双轴刚性车在使用工况下的称重误差结果显示,该装置能实现快速稳定秤体、减小冲击、提高称重精度和稳定性。 赖朝晖 杨晓翔 姚进辉 赖征创关键词:振动与波 动态称重 数值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