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740094)

作品数:11 被引量:17H指数:2
相关作者:姚亦登李明敏卜晓梅更多>>
相关机构:渭南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语言文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方言
  • 3篇同音
  • 3篇同音字
  • 3篇同音字汇
  • 3篇字汇
  • 1篇代表作
  • 1篇地理分布
  • 1篇地理学研究
  • 1篇动词
  • 1篇动态助词
  • 1篇异读
  • 1篇隐喻
  • 1篇语言
  • 1篇语言保护
  • 1篇语言学
  • 1篇韵调
  • 1篇陕甘宁
  • 1篇声韵
  • 1篇声韵调
  • 1篇送气

机构

  • 10篇渭南师范学院

作者

  • 9篇姚亦登
  • 1篇卜晓梅
  • 1篇李明敏

传媒

  • 4篇咸阳师范学院...
  • 3篇渭南师范学院...
  • 1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陕西教育(高...
  • 1篇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潼关方言的文白异读
2015年
对于古全浊声母仄声字的白读,潼关城关镇读作送气音的字占13.9%,而代字营镇占42.3%。见系开口二等字在潼关方言的文白异读主要特点大致是,文读?、?声母,白读x、n声母。潼关方言"支微入鱼"现象所表现出的白读特点是基本上读作y韵母。
姚亦登
白水方言同音字汇
2014年
白水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其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关中片。文章客观细致地描写了白水城关镇的语音系统,主要从白水方言的基本特征和白水方言同音字汇两方面进行论述。
姚亦登
关键词:同音字汇
潼关方言同音字汇被引量:3
2014年
潼关县位于关中东部黄河南岸,其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关中片。本文客观细致地描写了潼关城关镇的语音系统,主要有:(1)潼关方言的声韵调,(2)潼关方言同音字汇。
姚亦登
关键词:声韵调同音字汇
浅议《边城》的隐喻主题
2014年
《边城》是著名作家沈从文的代表作。沈从文自己很看重《边城》,“你们能够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够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
姚亦登
关键词:《边城》隐喻代表作
古全浊仄声字在晋陕甘宁中原官话里读作送气清声母的类型学考察被引量:13
2017年
将古全浊仄声字在晋陕甘宁中原官话里读作送气清声母的方言分为晋南深度型、渭南次深度型、宝鸡中度型、永寿次中度型、西安浅度型五种类型。所讨论的既是中古汉语西北方音的层次问题,又是文白异读问题,大致读作不送气为文读,读作送气为白读,文白异读又常常牵涉词汇底层问题。另外,远离城关的乡镇全浊仄声送气字比较多。最后,对晋陕甘宁中原官话的全浊仄声送气字进行了量化分析。
姚亦登
关键词:类型学
江苏高邮方言中的多功能语法词“得”被引量:1
2016年
江苏高邮方言的多功能语法词"得",只有一个入声读音[t4]。它可以用作实义动词和否定动词,表示得到和没有;可以用作动态助词,表示动作完成,或表示可以;可以用作结构助词,连接动词或形容词与补语;可以用作助动词,在动词前表示不可能或没有,在动词后则一般表示客观允许等等。
姚亦登
关键词:动态助词结构助词助动词
陕西澄城(王庄镇)方言同音字汇
2013年
文章简要介绍了澄城县的概况以及澄城方言的声韵调,重点描写了澄城方言的同音字汇。
卜晓梅
关键词:方言同音字汇
潼关方言的体貌系统
2016年
潼关方言的体貌有经历体、完成体、起始体、实现体、进行体、持续体,还有动量减小貌。它们共同构成了潼关方言的体貌系统。
姚亦登李明敏
关键词:方言体貌
浅议秦东方言的语言地理学研究
2014年
"秦东方言的语言地理学研究"是把秦东方言的现实状况与语言学的地理分布联系起来,将秦东姚亦登方言的历史变迁与语言学的地理分布联系起来,探讨秦东方言的现实状况的差异及历史变迁的轨迹。该研究能够促进地域方言学、社会方言学等学科的发展,能够加深人们对现代汉语特点的认识,能为汉语史提供活素材。
姚亦登
关键词:语言学地理分布
民族方言在民族文学中的应用拓展研究——基于语言保护视角
2015年
民族方言是民族民众在特定生活场景下的语言习惯,是民族语言的变异,民族方言融会了少数民族民众独特的审美意识和文化心理,是民族习俗的浓缩,民族方言在民族文学中的应用不但有助于民族生活场景的刻画和民族人物形象的塑造,且能有效传递民族民众独有的民族情感。合理拓展民族方言在民族文学中的应用,是民族文学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在民族方言日渐萎缩的现实状况下推进民族方言保护的可行路径。
姚亦登
关键词:民族文学苗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