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20040575)
- 作品数:2 被引量:27H指数:2
- 相关作者:杨言辰许文良马志红孙德有唐文龙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吉林红旗岭镁铁-超镁铁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10
- 2007年
- 吉林红旗岭钼镍矿的岩石类型主要包括橄榄岩、橄榄辉石岩、辉石岩和辉长岩等。岩体的主量元素显示拉斑玄武岩岩浆分异演化的趋势。岩石中∑REE=39.48×10^-6-53.86×10^-6,LREE/HREE=1.07-3.89,(La/Yb)N=1.14-10.00,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无明显的负铕异常。微量元素以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亏损高场强元素,有Nb、Ti的负异常为特征,显示出俯冲带幔源岩石的成分特征。该区岩石可能为受到俯冲带流体交代过的岩石圈地幔经减压部分熔融所产生的岩浆在上侵过程中,同化混染了部分壳源物质组分的产物。
- 唐文龙杨言辰
- 关键词:镁铁-超镁铁质岩部分熔融地球化学特征
- 红旗岭镁铁-超镁铁岩侵入体及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成岩成矿机制被引量:21
- 2005年
- 红旗岭铜镍矿床地处华北地台与吉黑地槽系接触带———辉发河断裂北侧。区内出露30多个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其中1、7号超镁铁岩体中赋存铜镍硫化物矿(床)体。含矿岩体分相明显,各类岩石均具堆积结构。铜镍矿体呈似板状、脉状、透镜状及囊状赋存于超镁铁岩体底部橄榄辉岩相中。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7号岩体形成以流动分异为主,1号岩体为重力分异;原始岩浆属拉斑玄武质,块状矿石系压滤作用产物,后续岩浆的补给和混合补充了成矿物质,硫化物不混溶程度受挥发分制约,矿床属岩浆深部熔离分异成因,成矿时代为印支期。
- 杨言辰孙德有马志红许文良
- 关键词:超镁铁岩铜镍硫化物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