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宁波市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11B82018)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竺俊全程顺雷世勇闫家强更多>>
相关机构:宁波大学浙江万里学院象山港湾水产苗种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宁波市科技创新团队项目国家级星火计划宁波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黄鱼
  • 5篇大黄鱼
  • 1篇单细胞
  • 1篇单细胞凝胶
  • 1篇单细胞凝胶电...
  • 1篇电泳
  • 1篇盐度
  • 1篇养殖
  • 1篇养殖群体
  • 1篇鱼养殖
  • 1篇育苗
  • 1篇育苗试验
  • 1篇窒息点
  • 1篇凝胶
  • 1篇凝胶电泳
  • 1篇排氨率
  • 1篇群体遗传多样...
  • 1篇染色
  • 1篇染色体
  • 1篇染色体核型

机构

  • 4篇宁波大学
  • 1篇浙江万里学院
  • 1篇象山港湾水产...

作者

  • 3篇竺俊全
  • 2篇程顺
  • 2篇雷世勇
  • 1篇闫家强

传媒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渔业现代化
  • 1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浙江海洋学院...
  • 1篇海洋科学进展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温度和盐度对岱衢族大黄鱼排氨率和耗氧率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采用静水封闭的实验方法研究了温度(8℃、14℃、20℃、26℃、31℃)和盐度(5、15、25、35)对体质量353.2 g岱衢族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排氨率和耗氧率的影响,同时测定其在不同温度下浮头点和窒息点。结果显示,随着温度升高,排氨率和耗氧率均先增大后减小,在26℃时两者达到最大值,温度对两者存在显著影响(P<0.05);随着盐度的升高,排氨率和耗氧率均先增大后减小,盐度25时两者达到最大值,盐度对两者存在显著影响(P<0.05);浮头点和窒息点随着温度上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在14℃达最小值,温度对浮头点和窒息点存在显著影响(P<0.05)。研究认为,在温度26℃、盐度25的环境条件下,岱衢族大黄鱼代谢旺盛,是其比较适合的生长条件;14℃可以作为苗种运输时的温度。
郭念岗吴雄飞沈伟良
关键词:岱衢族大黄鱼温度盐度耗氧率排氨率窒息点
甘油为抗冻剂超低温冷冻保存大黄鱼精子的DNA损伤被引量:8
2013年
以甘油(Gly)为抗冻剂、0.5 mL麦细管为冻存管,两步降温法超低温冷冻保存大黄鱼精子,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法检测冻精核的DNA损伤。结果表明:以Cortland液为稀释溶液,5%~20%Gly为抗冻剂,超低温冷冻保存大黄鱼精子的效果较佳,冻精活力与鲜精活力无显著差异;Gly浓度为10%,冻精的激活率和运动时间分别达89.93%和8.91min;25%、30%Gly组冻精活力显著下降;SCGE检测显示,Gly浓度5%~20%时,冻精核DNA损伤与鲜精无显著差异,Gly浓度25%及30%时,冻精核DNA损伤与鲜精差异显著;鲜精与冻精的DNA损伤主要表现为轻度和中度损伤,重度损伤比率较低,完全损伤只存在于25%Gly及30%Gly组的冻精中,且比例低。
程顺闫家强竺俊全吴雄飞
关键词: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DNA损伤单细胞凝胶电泳大黄鱼
岱衢洋与官井洋大黄鱼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应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AFLP),比较研究了岱衢洋大黄鱼养殖群体和官井洋大黄鱼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9对选择性引物组合,在2个群体的40个个体中共扩增出381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为288个。2个养殖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65.01%和57.50%,0.162 3和0.1175,0.254 7和0.185 6,显示岱衢洋大黄鱼F2代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官井洋大黄鱼繁育多代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UPGMA聚类分析图显示2个群体各自聚成一支。遗传分化系数Gst及AMOVA分析表明,2个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个体间,但群体间已有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
娄剑锋雷世勇竺俊全吴雄飞
关键词:大黄鱼养殖群体
岱衢洋大黄鱼大规模工厂化育苗试验被引量:2
2014年
2012-2013年在浙江宁波市象山港湾苗种有限公司育苗场,以野捕岱衢洋大黄鱼驯养繁育的后代性成熟鱼2 260尾为亲本,通过注射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3)催产,共获得受精卵1.58×10^8粒,在水温23-24℃、盐度22-24、pH 8.0-8.3、光照1 000-1 500 lx条件下,共孵化出仔鱼苗1.13×10^8尾。鱼苗培育以轮虫、卤虫无节幼体及桡足类为系列饵料,在水温22-24℃、盐度22-24、pH 7.9-8.3、光照1 000-3 000 lx条件下,经过42-47 d得到全长2.5-3.0 cm鱼苗3.21×10^7尾,成活率为28.4%。育苗过程中应注意亲鱼的培育、饵料系列的转换与搭配、水质的管理以及密度的控制等技术关键。本试验结果为今后岱衢洋大黄鱼大规模人工育苗技术推广提供参考。
徐万土程顺吴雄飞
关键词:工厂化育苗
岱衢洋大黄鱼染色体核型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为补充岱衢洋海域产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的细胞遗传学数据,采用植物血球凝集素(8-10μg/g)及秋水仙素(1-2μg/g)活体腹腔注射培养,头肾细胞制片、空气干燥法制作染色体标本,显微观察象山港网箱养殖的岱衢洋产大黄鱼的染色体核型,用Micromeasure3.3软件测量染色体相对长度与臂比。结果显示,岱衢洋大黄鱼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48,核型公式为2n=24st+24t,NF=48,染色体相对长度最长为5.53,最短为2.60,未发现异型染色体和随体。本研究的岱衢洋产大黄鱼染色体核型与以往报道的大黄鱼核型存在差异。
娄剑锋雷世勇竺俊全吴雄飞
关键词:大黄鱼染色体核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