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B19B03)

作品数:30 被引量:343H指数:12
相关作者:余克服陈木宏施祺张兰兰陈天然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天文地球
  • 6篇生物学
  • 4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表层沉积物
  • 6篇沉积物
  • 5篇珊瑚礁
  • 5篇南海表层沉积...
  • 5篇海表
  • 4篇珊瑚
  • 4篇南海南部
  • 3篇上升流
  • 3篇钙质砂
  • 2篇有机碳
  • 2篇石珊瑚
  • 2篇桩侧
  • 2篇桩侧摩阻力
  • 2篇夏季
  • 2篇模型试验
  • 2篇摩阻力
  • 2篇南海北部
  • 2篇南沙群岛
  • 2篇放射虫
  • 2篇PO

机构

  • 2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中国科学院武...
  • 2篇同济大学
  • 2篇厦门大学
  • 2篇中交水运规划...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烟...
  • 1篇山东电力工程...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9篇陈木宏
  • 9篇余克服
  • 8篇施祺
  • 8篇张兰兰
  • 7篇向荣
  • 7篇陆钧
  • 7篇陈天然
  • 6篇张丽丽
  • 5篇赵美霞
  • 5篇李淑
  • 4篇孟庆山
  • 4篇汪稔
  • 4篇张会领
  • 3篇刘建国
  • 3篇严宏强
  • 3篇陈忠
  • 2篇党爱翠
  • 2篇陈特固
  • 2篇黄奕普
  • 2篇张乔民

传媒

  • 9篇热带海洋学报
  • 5篇科学通报
  • 4篇地球科学(中...
  • 3篇热带地理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2篇岩土力学
  • 1篇海洋学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台湾海峡
  • 1篇Marine...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12
  • 8篇2011
  • 4篇2010
  • 8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海表层沉积物中放射虫多样性与丰度的分布与环境被引量:4
2008年
采用定量分析方法,较系统地探讨了整个南海不同环境表层沉积物中放射虫的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结果显示:南海表层沉积物中放射虫的种类多样性和个体丰度随着水深而增加,表明南海较深水处的放射虫壳体溶解现象不明显;上升流活动和海底火山喷发有利于放射虫的大量繁殖,产生区域性的沉积富集;反之,较深水的陆坡区沉积物中出现放射虫种类与丰度异常减少,可能属浊流搬运再沉积的结果,物源来自陆架或上陆坡;种类组成以热带-亚热带特征为主,还包含了一定数量的冷水种或极区种,表明在特定海区的古环境分析中采用单一指标判断可能会造成误解.沉积物中放射虫的综合指标较好地反映了南海的生态与沉积环境特征.
陈木宏张兰兰张丽丽向荣陆钧
关键词:放射虫表层沉积物
钙质砂室内载荷试验研究被引量:51
2009年
为保护和开发海洋资源,在珊瑚礁上进行工程建设时必须要查明岛礁上钙质砂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室内载荷试验的结果表明,相同密实度的钙质砂具有比石英砂大得多的承载力和变形模量,变形量则小得多;钙质砂的承载力随着相对密实度的增大而增大,破坏时的变形量显著减小;相同密实度下饱和钙质砂比干燥钙质砂的承载力和变形模量低很多。钙质砂地基中土压力随深度急剧衰减,荷载的有效影响深度为2~3倍基础宽度;随着荷载的增大,土压力从表层逐渐传递到更深的土层。
王新志汪稔孟庆山刘晓鹏
关键词:钙质砂珊瑚礁变形模量载荷试验相对密实度
珊瑚共生虫黄藻密度的季节变化及其与珊瑚白化的关系--以大亚湾石珊瑚为例被引量:14
2011年
定量分析了2006年6月、2007年8月和2008年2月采自南海北部大亚湾海域的共8科、13属、23种170个石珊瑚样品的共生虫黄藻密度,探讨了石珊瑚共生虫黄藻密度的季节变化及其与珊瑚白化的关系。结果显示,所有珊瑚种属的共生虫黄藻密度都显示出明显的季节性波动,总体上夏季低、冬季高(约为夏季的2倍),是海表水温和太阳辐射协同作用的结果。夏季大规模的珊瑚白化(热白化)可能是珊瑚共生虫黄藻密度逐渐降低(排出)到一定阈值的外观表征,而非突发的生态现象;冬季珊瑚白化(冷白化)则可能是极端低温直接致珊瑚死亡,进而快速排出虫黄藻的突发现象;高共生虫黄藻密度对冬季低温乃至极端低温条件下的珊瑚生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李淑余克服陈天然施祺陈特固
关键词:石珊瑚
Distribution of Biogenic Silica Content in Surface Sediments from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and Its Environmental Dignificance被引量:4
2009年
Biogenic silica content was determined in 25 surface sediment samples from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to study its distribution and its modern oceanic 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 which may provide further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paleoceanography explaination. This study showed that biogenic silica content in surface sediments and its water depth have evide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as up to 0.782. Biogenic silica content was very low in continental shelf shallows and could not reflect the productivity of siliceous micropaleontology in surface waters, which may be affected by sedimentary types and terrigenous matter dilution. Distribution of biogenic silica content in surface sediments from deep water areas showed that it could not only reflect the paleoproductivity of siliceous micropaleontology in surface waters, but also indicate the strong or feeble upwelling. Thus, it was further confirmed that using biogenic silica content in sediments to trace upwelling and its change was effective and reliable. The analyzed result showed that radiolariia and poriferous specula have more contribution for biogenic opal, comparing with diatom in surface sediments from the northern studied area, probably owing to the diatom dissolved easily away and eaten by other organisms with little effort. In the upwelling areas, radiolarian, diatom and poriferous specula all approximately showed high abundance, which was consistent with high biogenic silica content.
张兰兰陈木宏向荣陆钧张丽丽
关键词:UPWELLING
海陆相互作用下粤东岬湾海岸剖面的侵蚀演变被引量:1
2011年
粤东海域海洋动力作用较强,平均波高0.9—1.3m,最大碎波水深5.9—10.0m,海流流速10—60cm.s-1。粤东岬湾海岸剖面中段处于侵蚀演变态势。文章基于海陆相互作用下的界面理论,阐述了在大浪或强浪情况下,碎波带波浪水动力强度最大值和底剪应力的分布及其对海底沉积物搬运和造成地形侵蚀的机理;另外,在海流作用下,海洋水团底层流速所形成的底剪应力亦可引起海底基岩侵蚀和沉积物的搬运堆积,改变地貌形态。文章最后得出岬湾海岸剖面变化的2种基本模式,即基岩海岸岬角剖面形态发育模式和湾内沉积性海岸剖面形态发育模式。前者剖面上部为陡壁,下部呈缓凹型;后者剖面为凹型,滨线有一定进退演变。
王文介
关键词:海岸相互作用
应用海洋生态足迹评价三亚珊瑚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被引量:8
2011年
珊瑚礁源源不断地向人类社会提供多样的产品和服务,是宝贵的海洋资源,但珊瑚礁受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的双重影响正处于严重退化之中。文章以三亚珊瑚礁为例,利用海洋生态足迹方法评价珊瑚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状况。三亚源自珊瑚礁的海洋生态足迹主要来自于本地居民消费、外来旅游消费、贸易输出及其他方面。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的海洋生态足迹已远远超出了珊瑚礁自身的生态承载力,并呈现不断增长趋势,打破了珊瑚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迫切需要拓宽捕捞范围、调整渔业结构和发展生态旅游等来减少对珊瑚礁的破坏,并加强珊瑚礁的保护、管理和科学研究,以实现珊瑚礁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赵美霞余克服张乔民施祺
关键词:珊瑚礁可持续利用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
再论广州七星岗海蚀地形发现的意义被引量:6
2009年
自从笔者发现刊于中山大学日报1937-05-20的《十公尺海蚀台地之发现》一文后,吴尚时已被公认是广州七星岗海蚀地形、珠江三角洲地区古珠江河口湾海蚀地形的发现者。七星岗海蚀地形同珠江三角洲的演变紧密联系,对七星岗海蚀地形的研究与讨论,推动了广州地区地质地貌学的发展。其集中体现在珠江三角洲的形成与发展研究方面,科研成果累累,科学人才辈出。认为应进一步保护好七星岗海蚀地形遗迹,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赵焕庭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
南海南部美济礁200余年滨珊瑚骨骼钙化率变化及其与大气CO2和海水温度的响应关系被引量:8
2012年
工业革命以来的大气CO2浓度上升和全球气候变暖被认为是珊瑚生长的主要威胁.利用珊瑚骨骼X光影像方法分析了美济礁14个大型滨珊瑚的骨骼钙化率,获得了200多年来的珊瑚钙化率变化模式.结果显示珊瑚钙化率的长期变化包括3个增长阶段(1770~1830,1870~1920和1980~2000)和2个降低阶段(1830~1870和1920~1980),其中1770~1830年和1920~1980年分别有200多年来最大增幅(4.5%)和最大降幅(6.2%),最近的时段1980~2000年间珊瑚钙化率有小幅度上升.珊瑚钙化率与大气CO2和海水表层温度(SST)响应模式的分析发现,美济礁珊瑚钙化率与大气CO2的响应关系不成立,百年来的大气CO2浓度增加对珊瑚生长的影响不显著;珊瑚钙化率则与SST具有非线性响应关系,最大钙化率温度为27.2℃,低于和高于该温度,钙化率降低.20世纪早中期的SST上升有利于珊瑚生长,而近20年的SST持续上升则不利于珊瑚生长.
施祺余克服陈天然张会领赵美霞严宏强
关键词:大气CO2SST滨珊瑚
南海表层沉积物中钙质超微化石分布特征被引量:17
2007年
为系统描述钙质超微化石在南海表层沉积中的分布特征,对遍布南海的175个样品进行了实验分析。发现不同地区钙质超微化石绝对丰度相差很大,从0—3.8×1010个.g-1不等。平面上将钙质超微化石丰度分为3个区。共鉴定出钙质超微化石21属28种,以Emiliania huxleyi、Florisphaera profunda和Gephyrocapsa oceanica为优势种,其中Florisphaera profunda占据绝对优势。南海钙质超微化石分布具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14°N线南北两边钙质超微化石的分布存在差异;二是南海钙质超微化石丰度以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两片海域为最高,并有东北-西南走向的分布趋势。对影响钙质超微化石分布的水深、上升流与营养盐、陆源物质稀释作用、碳酸盐溶解作用等因素作了讨论,并根据钙质超微化石随水深的变化推测南海碳酸盐补偿深度应在4 000m左右。
王勇军陈木宏陆钧向荣张兰兰张丽丽
关键词:钙质超微化石
南沙群岛西部海域两柱状沉积物中碳和氮的分布和来源特征及埋藏通量估算被引量:12
2008年
对位于南沙群岛海域西部近大陆架-残留沉积区(NS01站)和深海沉积区(NS02站)的2个沉积物柱状样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它们的粒度组成、CaCO3含量、总有机碳含量(TOC)、总碳含量(TC)、总有机物含量(TOM)和总氮含量(TN),估算了它们的埋藏通量及陆/海源TOC和TN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该海域沉积物主要是粒径小于63μm的细粒度组分,粒度组成随深度的变化很小。沉积物粒度不是控制CaCO3含量、TOC、TC、TOM、TN和TOC/TN垂向变化的主要因素。NS01站CaCO3含量、TOC、TC、TOM和TN的含量及埋藏通量均低于NS02站。NS01站TOC/TN随深度的变化主要受控于TN的变化,而NS02站则主要受控于TOC的变化。2个研究站位的TOC和TN均以海洋自生为主,NS01站沉积物中海洋自生TOC和TN的平均值分别为53.2%和81.4%,NS02站沉积物中海洋自生TOC和TN的平均值分别为64.5%和87.7%。
高学鲁陈绍勇马福俊党爱翠龙爱民
关键词:柱状沉积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