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04SG0248)
-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3
- 相关机构: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毕赤酵母表达的含前S1、前S2和S表位乙肝表面抗原疫苗的制备和免疫原性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整合了乙肝表面抗原嵌合基因SS1和SS2的毕赤酵母工程菌株GS115-SS1S2经高密度发酵培养,甲醇诱导,抗原表达量达到300~600mg/L发酵液。SS1S2抗原经细胞破碎、硅胶吸附、疏水层析和凝胶过滤纯化,纯度达99%以上,每升培养物可收获纯化抗原82mg。纯化的SS1S2抗原经Al(OH)3吸附,在NIH小鼠中进行免疫效果评价。三组NIH雌性小鼠,分别腹腔接种2.5μg、0.625μg和0.156μgSS1S2疫苗或商品化的单s疫苗。部分小鼠在30天时采血,测定各疫苗组的ED。值。在SS1S2疫苗组,前S1、前S2和S抗原的ED,值分别为0.46、0.29和0.84μg,而S疫苗组S抗原的ED50为0.99μg。另一部分小鼠分别在7天和14天时采血,考察抗体阳转率与时间的关系。SS1S2疫苗前S1、前S2抗体阳转率在7d和14d时比S抗体的阳转率为高,提示前s抗体出现的时间较早。上述结果显示SS1S2疫苗比单S疫苗具有更好的免疫原性。
- 谭昌耀袁进金瓯蒋丽明胡波
- 关键词:前S1前S2免疫原性
- 修饰的含前S1、前S2免疫决定簇乙肝表面抗原融合多肽在毕赤酵母中的共表达被引量:7
- 2006年
- 用BamHⅠ和BglⅡ双酶切合SS2嵌合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pAO815-SS2,分离含AOX1启动子区、SS2嵌合基因和AOX1转录终止序列的表达盒.将分离的BamHⅠ-BglⅡ表达盒与经BamHⅠ线性化的pAO815-SS1质粒连接,转化大肠杆菌Top10F',提取质粒,用BamHⅠ和BglⅡ双酶切分析重组质粒并筛选正向插入SS2表达盒的重组子.将该重组质粒用电转化法导入Pichia pastoris GS115细胞,经表型筛选、小试表达和产物鉴定,构建了重组表达菌株GS115-SS1S2.重组菌株经甲醇诱导后制备抗原粗提液,进一步进行ELISA和Western blot鉴定.ELISA结果显示,产物同时具有S、前S1和前S2抗原性.Western blot分析进一步表明,表达产物既能与S抗体结合,也能与前S1和前S2抗体结合.工程菌经高密度发酵,表达量达到300~600mg/L.抗原经纯化后进行电镜观察,形成直径20~35nm的球形颗粒.纯化抗原经SDS-PAGE分析,SS1和SS2多肽仍然保持完整,基本无降解.
- 谭昌耀蒋丽明葛永红袁进金瓯胡波
- 关键词:前S1前S2嵌合基因
- 羧端含前S2抗原决定簇的乙肝表面抗原嵌合基因的构建及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构建羧端含前S2抗原决定簇的乙肝表面抗原嵌合基因,并在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中表达。方法用PCR方法,从含乙肝病毒全长基因的质粒中扩增出S和pre-S2(Met1-Gly26)2个基因片段,并将S2融合于S基因的3′端,构建SS2嵌合基因。将上述片段克隆到pBluescriptⅡSK(+)载体中,测序后亚克隆到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AO815,构建重组表达质粒。用电转化法将重组质粒导入Pichia GS115细胞,构建重组表达菌株GS115-SS2。重组菌株经甲醇诱导后制备抗原初提液,进行ELISA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达产物经ELISA检测具有S和前S2抗原性。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该融合抗原既能与S抗体结合,也能与前S2抗体结合,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7000,与理论值相符。抗原初提物的反向血凝(RPHA)效价达1∶1024,约相当于16μg/ml。结论已成功构建羧端含前S2抗原决定簇的乙肝表面抗原嵌合基因,并在毕赤酵母中得到有效表达。
- 谭昌耀蒋丽明葛永红袁进金瓯
- 关键词:乙肝表面抗原前S2嵌合基因毕赤酵母酵母表达载体BL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