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2002A035)
- 作品数:1 被引量:24H指数:1
- 相关作者:舒光明任正隆侯大斌更多>>
- 相关机构:四川省中药研究所西南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附子野生资源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被引量:24
- 2006年
- 应用RAPD标记分析了分布在附子主栽区四川、重庆、陕西及湖北16个野生乌头种群的遗传变异。24个引物共检测到643个RAPD位点,多态位点602个,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达93.5%。Shannon多样性和Nei遗传分化结果一致显示重庆酉阳种群和重庆城口种群遗传多样性最高,四川盐源种群和陕西勉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最低。Shannon指数测出的种群内的遗传变异(57.6%)略占优势,群体间的遗传分化达到42.4%;Nei基因分化系数(GST)达40.0%;分子方差分析(AMOVA)发现群体间遗传变异仅为25.37%;种群每代迁移数Nm为0.756。Nei相似性系数的UPGMA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的野生乌头分布上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别是同为附子道地产地江油供种的北川、安县和青川种群间遗传关系密切,说明种质资源在道地药材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附子主要栽培地区的乌头野生种群之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遗传多样性较高,遗传种质资源较丰富,存在一定的特异性资源,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乌头(川乌、附子)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
- 侯大斌任正隆舒光明
- 关键词:RAPD标记种群分化野生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