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B016)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 相关作者:尹付包婷更多>>
- 相关机构:常州工学院洛阳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艺术更多>>
- “前景”与“后景”:二律背反命题的句法认知阐释
- 2013年
- 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反映心智表征的规律,直接影响人类的概念结构和语言表达,语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认知差异和概念结构差异。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就是人们不同认知的结果,作为英汉句法结构中出现的"前景"与"后景"是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和命题,由于英语民族和汉语民族受不同地域、宗教、哲学观、文化等因素影响孕育出了不同的认知观,这种认知观也映射到句子的结构中,包括"前景"与"后景"在句子中的位置等。
- 尹付
- 关键词:英汉句子结构
- “有界”与“无界”:二律背反命题界限域的认知语言诠释被引量:3
- 2011年
- "有界"与"无界"是语言学概念中的哲学意义上的二律背反,是认知主体对其在时间、空间、性状和心理上的投射。通过分析梳理可以解释语言符号形式或多或少地映射事物本身的特点,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主体的认知方式,并且与数量词起制约作用有关的一系列句法现象。但对于两者概念的确立与区分,必须适应一定的"认知域"和对其作主观上的"识解"。在"有界"和"无界"范围之间存在着无限的"准有界"的认知体,"有界"认知体是认知原型,具有容易学习、记忆、使用等完形特征。"无界"的认知体因为可以被看作为属于另一认知结构,因此可成为新的认知原型。
- 尹付
- 关键词:语义句法
- 河洛大鼓研究综述(2004-2013)被引量:3
- 2014年
- 河洛大鼓是洛阳及其周边地市广泛流传的传统曲艺形式,由表演者自击鼓板边说边唱来讲述故事,是在洛阳琴书的基础上,吸收曲剧、豫剧、河南坠子等地方剧种曲调发展而成,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学界对河洛大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历史沿革上,以源和流的研究为主;唱腔特点主要集中在唱腔板式与其他剧种的关联研究上;艺人研究关注艺人的谱系传承和艺人的社会地位;书目研究相对较少,主要以书帽和中短篇传统书目研究为主;现状及如何传承发展的研究重复性内容较多。有关现代城市中流传的河洛大鼓及新创作融合河洛大鼓元素的作品研究较少,跨学科融合对河洛大鼓进行研究的相关成果较少。
- 包婷
- 关键词:唱腔书目艺人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