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972054)
- 作品数:21 被引量:268H指数:10
- 相关作者:李东张晓玲罗倩苏江华王翔更多>>
-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西藏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规则的商业模式研究——功能、结构与构建方法被引量:77
- 2010年
- 本文将商业模式热潮与新经济的特定时代背景联系起来,论证了商业模式的特殊功能在于它的"蓄利"效能,此效能通过影响经营预见性而对企业发展产生影响。开发了一个基于规则的商业模式容器模型,系统揭示了商业模式的基础构件、结构板块,解释了商业模式特定功能的作用机理等研究基础问题。设计了价值效应和固化效应等两个潜变量,以192家上市公司的数据对商业模式性能与企业绩效持续性的关系进行了验证性因素分析(CFA)。研究表明,商业模式总体性能对企业经营绩效持续性具有正向影响,但其中价值效应和固化效应的影响状况各不相同。根据容器模型,澄清了商业模式与竞争战略的关系,提出了商业模式构建与评价等重要实践活动的整体框架与流程步骤,并对我国政府在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应采取的策略提出了具体建议。
- 李东王翔张晓玲周晨
- FDI影响技术创新中间传导环节的实证分析——基于苏州地区1995-2008年的数据被引量:4
- 2011年
- 本文首先利用动态外溢模型测算了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然后从理论上分析了产业集群内部外商直接投资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机制,提出了溢出效应、吸收效应和产业集群效应这三个中间传导环节,并对该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作为第一环节的溢出效应,没有对技术创新能力起到显著的影响,而吸收效应和产业集群效应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总体上却是显著的。这说明苏州地区技术创新能力没有随着外资的进入而提高的真正原因在于技术溢出环节。最后本文从负的溢出效应、溢出效应被抑制、溢出效应需求的非迫切性和技术溢出的机会稀缺性这四个方面解释了技术溢出环节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周晨
-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
- 商业模式的成型机理、类型划分与演化路径——基于中国战略新兴产业中439家企业的实证分析被引量:8
- 2011年
- 商业模式的性能是影响企业经营绩效、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实例证实,但商业模式到底如何对企业绩效和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产生影响?尤其是,商业模式的成型过程如何组成,其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是什么?迄今人们知之甚少。在容器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商业模式成型的两阶段理论,归纳了商业模式蓝图成型阶段和规则成型阶段的问题、路径和成果。提出了商业模式实质构成元素—规则成型的三种途径(T-L-M)。根据商业模式成型影响因素,提出了商业模式类型划分方法,并提出一个描述商业模式从小到大的演变路径模型。
- 苏江华李东
- 关键词:商业模式
- 基于价值维度的商业模式分类方法研究——以战略新兴产业样本数据为例被引量:16
- 2013年
- 构建了基于"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两个维度的商业模式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关企业商业模式分类的方法,并以我国战略新兴产业样本数据为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分类结果组间具有显著差异,验证了此分类方法的有效性。
- 罗倩李东
- 关键词:商业模式战略新兴产业
- 当今商业模式创新频繁发生原因探析被引量:3
- 2012年
- 该文通过科技发展、市场与企业交易的历史演变分析,提出了科技发展、市场和企业交易的三维立体增量模型。模型分析发现,正是由于科技发展、市场供需和企业管理这三者不断演变,促使交易均衡量不断提高。而当今网络技术极大地激发了个性化需求,彻底打破了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急剧降低了商业交易费用,造成原有企业盈利模式和市场交易方式的不适应,而商业模式创新的频繁发生正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 徐天舒李东
- 关键词:商业模式创新企业交易
- 基于商业平台的云计算产业构架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从2006年正式提出云计算至今,已经形成了以美国IT巨头为代表的云计算产业。文章通过对云计算三种服务模式的介绍,以服务导向和注重客户价值的商业平台为视角,分析了云计算的产业构架,揭示了基于商业平台的云计算产业构架与以往技术平台构造的不同之处,即开放式创新和客户驱动。结合产业实践案例,预测了云计算产业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商业前景及其产业规制的要求,指出基于商业平台的云计算产业构架,其产业管理意义在于将推动IT产业从技术创新领域走向广阔的商业化领域,重塑全球商业生态。
- 徐天舒
- 关键词:云计算商业模式
- 商业模式对高新技术企业业绩的影响—对Zott模型的改进研究被引量:18
- 2012年
-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全球化的加速普及,商业模式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日益显现,尤其是它在高新技术商业化进程中所具有的价值获取功能,成为影响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轨迹的重要因素,然而该因素产生作用的机制和条件迄今尚未明确。本文以Zott模型(2008)为基础,将商业模式和竞争战略因素纳入同一模型中,构建了一个整合商业模式与竞争战略的匹配模型。研究表明,在高新技术企业样本分析中,二者的匹配性与盈利性业绩指标呈显著性线性正相关关系,与成长性业绩指标则呈非显著性相关关系。据此扩展了Henry Chesbrouch&Richard S.Rosebloom(2002)的研究结论,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和方向。
- 罗倩李东蔡玫
- 关键词:商业模式匹配性
- 商业模式是企业间绩效差异的驱动因素吗?--基于中国有色金属上市公司的ANOVA分析被引量:40
- 2010年
- 企业间绩效差异主要驱动因素来自产业层面还是企业层面一直是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核心问题。随着商业环境的巨大变化,商业模式逐步凸现为驱动企业绩效的一项新的战略因素。基于文献回顾,本文建立起一个多维度、平衡且量化的商业模式分类体系,运用ANOVA方差分析法对2008年中国有色金属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考查商业模式分类选择对各类企业绩效的影响。论文取得有力的支持证明:商业模式确实导致明显的企业间绩效差异,但对于不同方面的绩效指标具有差异化的影响,商业模式对盈利能力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成长性和市场价值,而对运营效率的影响最不显著。这加深了人们对商业模式分类的理解,并为企业竞争优势和卓越绩效的来源提供了新的解释即商业模式效应,补充传统的产业效应和企业效应。
- 王翔李东张晓玲
- 关键词:商业模式
- 基于试错—学习的商业模式实验创新:总体过程与领导角色被引量:5
- 2013年
- 形成合理的商业模式是现代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由于其结构的复杂性和影响因素的高度不确定性,商业模式创新只能是一个逐步试错—学习的实验过程,企业领导者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本文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该实验创新的过程特征进行实证分析,并将Giddens结构理论框架应用于领导者行为研究,归纳出三类实验过程中的领导角色,据此提出推进商业模式实验创新的领导模式设计与评估方法。
- 李东徐天舒白璐
- 关键词:商业模式领导角色
- 基于商业模式的新型竞争优势——机理透视、理论比较与前沿问题综述被引量:1
- 2013年
- 本文提出一个基于调节效应的商业模式功能机理理论,由此解释基于商业模式的竞争优势的特殊性质。根据竞争战略和商业模式各自的理论背景,揭示了二者在研究起点、是什么、有什么用、如何构建以及应用目标等五个方面的区别。通过梳理其功能、结构以及成型特殊性,总结了商业模式研究的最新成果和下一步探索方向。
- 苏江华张晓玲刘月宁
- 关键词:商业模式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