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项目(2010hnnkycx40)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项目(2010hnnkycx40)

作品数:1 被引量:18H指数:1
相关作者:肖小平汤文光唐海明杨光立陈阜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项目湖南省科技厅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稻田
  • 1篇有效磷
  • 1篇双季稻
  • 1篇双季稻田
  • 1篇水稻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全氮
  • 1篇全氮
  • 1篇轮耕
  • 1篇季稻

机构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湖南省土壤肥...

作者

  • 1篇张海林
  • 1篇孙国峰
  • 1篇陈阜
  • 1篇杨光立
  • 1篇唐海明
  • 1篇汤文光
  • 1篇肖小平

传媒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轮耕对双季稻田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质量分数及水稻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8
2011年
针对南方稻田连续免耕存在的主要问题,选择双季稻区连续7年免耕稻田,设置免耕-免耕(NT-NT)、翻耕-翻耕(CT-CT)、翻耕-免耕(CT-NT)、旋耕-旋耕(RT-RT)和旋耕-免耕(RT-NT)5个耕作处理,以连续免耕(NT-NT)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轮耕技术对双季稻田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质量分数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连续免耕稻田土壤全氮、有效磷均呈现表层(0~5 cm)富集的现象;CT-CT、RT-RT处理较对照趋向于提高5~20 cm土壤全氮、有效磷质量分数。与CT-CT、RT-RT相比,CT-NT和RT-NT均有利于提高表层0~5 cm土壤全氮、速效钾质量分数,降低5~20 cm土壤全氮、有效磷质量分数。各处理早稻的有效穗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增加10.4×104、16.82×104、32.04×104和28.34×104 hm-2;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7.85%、21.58%、3.0%和19.38%。各处理晚稻的有效穗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增加43.46×104、9.12×104、17.13×104和27.34×104 hm-2;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9.98%、8.25%、4.69%和7.68%。CT-NT处理有利于增加早稻和晚稻的产量。
唐海明孙国峰肖小平汤文光陈阜张海林杨光立
关键词:轮耕稻田土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