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72143)

作品数:30 被引量:442H指数:10
相关作者:郝云宏曲亮马帅汪茜王淑贤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宁波大红鹰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0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主题

  • 12篇企业
  • 9篇股东
  • 8篇董事
  • 7篇大股东
  • 6篇业绩
  • 6篇绩效
  • 6篇国有企业
  • 5篇制权
  • 5篇企业绩效
  • 5篇控制权
  • 4篇董事会
  • 4篇制衡
  • 4篇实证
  • 4篇薪酬
  • 4篇伦理决策
  • 4篇控制权私利
  • 4篇高管
  • 3篇第二大股东
  • 3篇独立董事
  • 3篇网络

机构

  • 27篇浙江工商大学
  • 4篇浙江工商大学...
  • 3篇宁波大红鹰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浙江越秀外国...
  • 1篇中共浙江省委...
  • 1篇西安财经学院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宁波财经学院

作者

  • 22篇郝云宏
  • 7篇曲亮
  • 5篇马帅
  • 4篇陈东华
  • 4篇王淑贤
  • 4篇汪茜
  • 3篇谢在阳
  • 3篇林仙云
  • 2篇金杨华
  • 2篇叶燕华
  • 2篇朱炎娟
  • 1篇刘玉龙
  • 1篇李维安
  • 1篇包兴
  • 1篇左雪莲
  • 1篇刘璇
  • 1篇郝洁
  • 1篇章静
  • 1篇张书元
  • 1篇甘甜

传媒

  • 4篇中国工业经济
  • 3篇财经论丛
  • 3篇商业经济与管...
  • 3篇浙江工商大学...
  • 2篇软科学
  • 2篇财会通讯(下...
  • 1篇首都经济贸易...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经济与管理研...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经济地理
  • 1篇当代财经
  • 1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北京工商大学...
  • 1篇现代财经(天...
  • 1篇商业经济研究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 1篇管理学报
  • 1篇财会通讯(中...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9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个大股东与公司治理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本研究围绕多个大股东结构下的大股东与公司治理问题,对多个大股东存在的现象、大股东之间的股权制衡、大股东关系进行了系统回顾与评述。我们发现,多个大股东结构下股权制衡失效的原因首先是对"大股东关系"认知的混淆,相应地,关注微观主体特别是第二大股东的治理作用也成为研究股权制衡的有效切入点。
郝云宏汪茜王淑贤
关键词:多个大股东股权制衡
公司治理内在逻辑关系冲突:董事会行为的视角被引量:19
2012年
从行为治理的角度看,基于治理主体还是治理对象的视角,其基本的逻辑关系和行为方式会有很大的不同。传统的公司治理及其研究基于治理主体的视角,从一开始就是股东权利导向,假定股东利益与公司利益相一致,并以解决代理问题为核心,但其内含的股东所有权与公司法人所有权的逻辑复合与现实冲突会使得代理问题复杂化,诱发公司治理内在逻辑关系的冲突。这在实践中引发的困惑就是,以董事会为核心的代理人向股东负责,还是向公司以及法人财产负责?向全体股东负责还是向大股东或者推荐自己的股东负责?现实中的董事会行为通常是一种治理法规约束下的相机抉择和伦理决策。关注公司法人所有权导向,公司治理应该是基于公司的治理,代表问题与代理问题同等重要。董事会作为公司代表和重要的战略决策者,应当坚持公司法人所有权导向,关注公司成长战略决策,其相对独立性至关重要。
郝云宏
关键词:董事会行为伦理决策
决策者声望寻求行为、团队努力与团队绩效被引量:1
2014年
构建了决策者声望寻求下的效用模型,对决策者的组织声望及其包含的竞争声望、政治声望与团队绩效的关系进行了数理证明。考虑了决策者只决策自身努力水平,决策者同时决策自身及下属的努力水平两种情景。结合仿真分析结果发现:首先,决策者的声望寻求行为在两种情景下都会降低团队绩效,且这一反向关系在情境2下更加显著;其次,在情景1下,实干型决策者有利于提高团队绩效,而这一结论在情境2下不一定成立;最后,决策者的最优努力水平和下属努力在情境2下具有正向关系,而在情景1下二者的关系与决策者的个体特征有关。
郝云宏殷西乐
关键词:团队协作
高管薪酬、企业营销战略倾向与企业成长——基于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被引量:3
2012年
基于2008-2010年房地产业上市公司数据,本文探讨了营销战略倾向与高管薪酬的内在联系及其对企业成长业绩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高管薪酬越高,销售费用越大,上市公司更倾向于激进的营销战略;董事薪酬越高,销售费用反而越低。企业销售费用的投入对企业短期绩效的影响不显著,而销售费用的持续投入与否对企业成长产生不同影响。本文揭示了高管、董事薪酬对营销战略的作用机制,对我国公司治理和营销战略管理实践有着重要意义。
郝云宏朱炎娟
关键词:高管薪酬
第二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的制衡路径分析——基于中国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多案例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文章以中国后股权分置改革时期为背景,借鉴西方多个大股东的相关理论,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通过选取两组五家具有多个大股东结构的上市公司(第一组:西藏药业和锦州港;第二组:ST景谷、天科股份和中百集团)进行案例内纵向研究、组内跨案例对比和组间跨案例对比研究,探讨第二大股东进行制衡的路径。研究发现:第二大股东主要采取引入关系股东、争取董事会席位的制衡路径;无论第二大股东采取何种制衡路径,第二大股东自身会获得一定好处,但并不能保证公司整体效率;国有企业的民营参股股东进行制衡总体上没有违反效率原则。
郝云宏汪茜王淑贤
关键词:上市公司第二大股东
基于工作角色视角的独立董事尽责机理与实证检验被引量:3
2013年
简单、程序化的工作流程以及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得独立董事有意无意地远离了"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工作信条。如何才能让独立董事尽责履职发挥应有的价值,成为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理论焦点和实务难题。本文基于工作角色视角对独立董事进行了再认识,简述了其尽责的微观机理过程,并基于工作角色对企业绩效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独立董事明确的工作角色,无论是强调其协调性、监督性还是专业性,都能降低独立董事的角色混淆和角色冲突感知,有利于提高企业绩效。更进一步,独立董事的监督性和专业性主要通过角色混淆影响企业绩效。因此提升独立董事的专业水平、协调水平和监督意识,能减少其不作为或不独立现象,有利于提高绩效。
郝云宏林仙云王淑贤
关键词:工作角色独立董事企业绩效
分类治理视角下国有企业股权结构优化——基于801家国有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国有企业分类治理是目前国企改革的主基调,而如何进行分类治理则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选取2010-2014年国有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根据中央最新的国企改革文件和思路,将801家国有企业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两类,构建了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和分析了股权结构对两类国有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结构对公益类和商业类国有企业的绩效影响不同,进而提出分类治理视角下国有企业股权结构优化的思路。
左雪莲谢在阳
关键词:国有企业股权结构
代理成本异化与国有企业绩效——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本文从导致国有企业腐败的不同类型代理成本出发,构建了代理成本的五种异化表现对国有企业绩效影响的内在机理,并立足中国2008—2015年国有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不同代理成本进行分类和度量。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国有企业高管权力寻租、在职消费及关联交易等以权谋私行为问题较为突出,给企业绩效带来显著的负效用;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害国有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的短期利益,增加媒体曝光度有助于通过外在监督与约束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此外,现有国有企业两职合一比例较高,政治关联日益紧密会放大代理成本对企业经营绩效的作用,但其影响机制在不同国有企业分组测量的结果中存在差异。本文研究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分类治理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郝云宏谢在阳郝洁曲亮
关键词:机会主义行为大股东掏空
国有企业董事会权力配置模式研究——基于二元权力耦合演进的视角被引量:38
2016年
面对国有企业董事会当前改革进程中存在的制度合法性与行为有效性之间的矛盾,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董事会内部经济型权力和行政型权力的二元分化与耦合机制,并立足中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转型的宏观背景,进一步构建了董事会内部权力配置及其演化路径。本文指出,国有企业董事会通过协调和优化董事来源,可以有效配置董事会内部权力结构,从"行政决定型"逐步转向"行政嵌入型"和"行政监督型",进而构建了符合中国公司治理情境的国有企业董事会内部权力配置模式。基于中国2012—2014年国有上市公司的实证数据,本文发现:国有企业董事会存在"一把手决策、行政化严重、独立性较弱"等问题,政府行政干预会对企业经营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而过多地依赖董事会经济型权力又容易导致"内部人控制"等问题,经济型董事比例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的正"U"型关系,国有控股比例对董事会权力配置模式作用的发挥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作为对策,本文对不同类型国有企业董事会权力配置模式进行针对性分析,对"去行政化"做进一步的解读,同时提出了国有企业董事会未来权力配置要面对的新问题,探索性地提出了精准治理的改革方向。
曲亮谢在阳郝云宏李维安
关键词:二元权力
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制衡机制研究——基于“鄂武商控制权之争”的案例解析被引量:220
2015年
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结构问题是当前中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全面推进市场化所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伴随着民营资本与国有资本融合程度的不断加深,民营资本作为第二大股东力量的不断增强,如果不能有效权衡二者之间的股权关系就会直接导致控制权纷争,从而引发治理效率缺失。解决国有股权和民营股权的激励相容问题,需要我们明晰二者之间股权制衡的动因、路径以及形成的最终绩效。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后的"鄂武商"为案例,根据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特征,借鉴股东关系理论,探讨上市公司民营第二大股东对国有第一大股东的制衡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民营参股股东与国有控股股东进行适度控制权争夺是符合效率原则的市场化行为,其制衡动因受到股权性质、现金流权、股权比例等因素的影响。参股股东可以通过引入关系股东、争取董事会席位及运用法律制度等路径制衡大股东。本文从股权制衡的视角诠释了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第二大股东的治理作用与治理机制,为化解当前国有控股企业中民营股东与国有股东的"控制权冲突"提供了必要的借鉴。
郝云宏汪茜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第二大股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