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XKS0015)
- 作品数:8 被引量:4H指数:1
- 相关作者:邱世兵汪涛欧玲杨昕更多>>
- 相关机构:湖北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学院西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同一与超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少数民族传统价值观的比较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培育少数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弄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少数民族传统价值观间的关系。两者之间既具有一致性,同时前者又是对后者的超越。两者的一致性体现在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而超越性则体现在:理性认识对朴素观念的超越,社会主义对剥削社会的超越,系统规范对零星分散的超越,现实具体对主观空想的超越。
- 邱世兵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致性
- 民族高校学生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讨
- 2014年
-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是民族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本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为纲领,提出要从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和个人价值准则三个层面上引领民族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并结合民族高校学生的发展、成才特性和需要,探索促进政治观、道德观、个人发展观内化的有效路径,构建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和鲜明时代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机制。
- 汪涛
-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 多元文化境遇下的土家族道德教育对策思考
- 2012年
- 随着多元文化的激荡与演进,土家族道德教育必须在新的发展契机和挑战中深化改革,既要增强道德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民族特性,坚持社会主导价值导向;又要挖掘土家族文化教育资源,打牢其文化基础与群众基础;还要促进各种优秀文化的本土化,强化个体的思想品德结构。
- 欧玲邱世兵
- 关键词:土家族多元文化道德教育
- 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高校生德育调研与管理创新
- 2014年
-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多元文化并存,多元文化对不同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必然形成激荡和碰撞,加之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民族高校生会产生诸多矛盾与困惑。本文在对民族高校生德育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加强民族高校生道德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指出面对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交锋,民族高校生的道德教育要增强对话意识,创新民主、开放的新型教育管理手段,以不断提升新时期民族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 汪涛
- 关键词:多元文化高校德育少数民族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解读
- 2011年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括、提炼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最为重要和核心的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包含指导思想、社会理想、精神动力和道德规范四个层面,各自具有不同的内涵与性质,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与功能,构成了一个逻辑严谨、层次分明的框架结构,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 杨昕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识形态
- 文化视角下的民族院校道德教育浅论被引量:1
- 2012年
- 道德素质是高素质少数民族专门人才的重要内容。过去我国民族院校道德教育多以汉文化为背景,较少考虑到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状况。针对民族院校道德教育的特殊性,文章提出从文化视角探讨民族院校的道德教育。民族院校道德教育的特殊性在于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在道德教育中要充分认识民族文化对于民族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要注意采用适合少数民族文化接受的方式,要充分运用少数民族文化的具体形式开展道德教育。
- 邱世兵
- 关键词:民族院校道德教育文化
- 马克思恩格斯道德观对我国民族院校德育的启示
- 2013年
-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对一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它植根于物质生活,受制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具有一定的民族特性和鲜明的阶级属性。我国民族院校的道德教育具有较大特殊性,表现为教育对象在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和传统价值等方面差异。以马克思恩格斯的道德观为根本指导加强和改进民族院校道德教育,对增强民族院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 邱世兵
-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道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