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72153)
- 作品数:13 被引量:160H指数:7
- 相关作者:刘凤军李辉王文彬李敬强杨丽丹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物资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企业社会责任对员工角色外行为的影响——兼论员工感知公平的调节效应被引量:7
- 2013年
- 文章以互惠理论为基础,考察企业社会责任与员工角色外行为之间的作用机制。对845个有效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第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能显著影响员工的角色外行为,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对员工反生产行为具有负向作用;第二,企业在不同社会责任维度上的表现,对员工角色外行为的影响具有差异性;第三,员工感知到的公平感对企业社会责任与员工角色外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即员工感知到的分配公平越高,由员工责任导致的组织公民行为越积极,反生产行为越低;员工感知到的程序公平越高,由市场责任导致的组织公民行为越高,反生产行为越低,由公共责任导致的反生产行为越低。实践中,为有效实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企业在进行社会责任行为投资时,应明确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目标,根据所要获得的不同员工角色外行为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建立科学、有序的分配流程与管理制度,提高员工感知公平,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使员工在公平、有序的环境下协同工作,提高企业社会责任对员工角色外行为的影响和作用。
- 王文彬李辉
-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
- 社会责任背景下企业联想对品牌态度的内化机制研究——基于互惠与认同视角下的理论构建及实证被引量:15
- 2014年
- 文章在企业社会责任背景下,借助社会认同理论和互惠理论,基于企业-消费者关系质量中各变量的不同类型,对消费者企业联想影响其品牌态度产生的多维内化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并据此重构解释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产生不同品牌态度的理论模型。利用多元回归模型以及多元得尔塔方法对本研究理论假设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其一,消费者联想正向影响消费者品牌态度。其二,消费者企业联想正向影响企业-消费者关系质量。其三,企业-消费者关系质量对企业联想与消费者品牌态度之间的关系具有中介作用。其四,企业社会责任-企业能力信念对企业联想与企业-消费者关系质量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其五,消费者-企业认同对企业联想与企业-消费者关系质量的关系具有部分调节作用。其六,认知内化路径决定消费者最终品牌态度的形成。此外,本研究对于解释企业社会责任"迷思"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
- 刘凤军李辉
- 广告景深与产品类别相匹配对产品评价的影响机制被引量:6
- 2021年
- 随着Ps和美图秀秀等软件的普及,人们自拍时常常使用景深等摄影特效,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颇受好评并流传广泛,导致很多企业纷纷尝试将其应用于产品广告呈现中,使景深广告呈现方式在营销实践领域运用十分广泛。随着景深广告在产品扩散领域的日益普及,景深广告呈现方式及其与产品类别的匹配对企业广告效果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构建整合的理论框架,从景深广告呈现方式与产品类别相匹配视角,基于认知流畅性理论和精细加工可能性理论,探讨景深广告呈现方式(深景深或浅景深)与产品类别(享乐品或功能品)相匹配对提升消费者产品评价的影响,以及感知可诊断性对该影响的中介效应。运用眼动与实验室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采用眼动指标和问卷测量相互佐证的实验研究设计,借助方差分析和Bootstrapping方法,检验景深效应及其影响消费者对产品评价的内在机制。研究1A的结果表明,与深景深呈现相比,浅景深呈现导致受众认知流畅性更低,并初步验证景深效应。研究1B的结果表明,深景深产品广告呈现促进消费者依赖情感处理信息,浅景深产品广告呈现促进消费者依赖认知处理信息。研究2的结果表明,深景深广告与享乐型产品相匹配、浅景深广告与功能型产品相匹配时,可以增强对产品的评价,并且感知可诊断性起中介作用,构建了完整的内部机制模型。研究3的结果表明,通过模拟情景实验,排除其他解释机制,进一步增强了景深效应的稳健性。研究4的结果表明,产品发售时机对于景深广告呈现方式与产品类别匹配对提升产品评价的影响具有调节作用。研究结论拓展了产品扩散领域相关理论研究,为企业应用景深效应产品呈现的广告设计和网页产品图片展示提供可行性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孟陆刘凤军陈斯允段珅李巧
- 关键词:功能型产品
- 企业社会责任特征与消费者响应研究——兼论消费者-企业认同的中介调节效应被引量:23
- 2017年
- 文章突破已有文献局限于具体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与消费者响应关系的研究,以社会认同理论为基础,理论建构与实证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特征对消费者响应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特征是企业获得消费者认同的重要前置因素,对消费者品牌态度和购买意愿具有正向影响作用,且消费者-企业认同在企业社会责任与品牌态度、购买意愿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企业社会责任特征经由消费者-企业认同内化过程产生的间接效应大于其直接效应,但消费者-企业认同的调节效应不显著,进而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与未来研究方向。
- 李敬强刘凤军
-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购买意愿
- 消费者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表征与理论进展被引量:5
- 2014年
- 文章基于消费者的视角出发,利用实践表征与理论研究双途径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总结了消费者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表征方式以及消费者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进展。最后,通过匹配消费者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现状和理论进展两者之间的深层次关联,提出了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 李辉刘凤军
-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
- 互惠理论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0
- 2012年
- 基于互惠理论视角,深入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对组织公民行为产生影响的内在机制并据此构建理论模型,最后利用多元回归方法对344个有效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各个维度对组织公民行为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影响程度的大小依次为:市场责任、公共责任、员工责任;员工信任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因此,该研究一方面可以为企业通过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方式影响和促进组织公民行为提供一个有益的思路;另一方面,通过深入考察员工信任对企业社会责任与组织公民行为产生作用的内在机制,对基于员工信任视角在理论上拓展和完善组织公民行为研究的理论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 王文彬刘凤军李辉
-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组织公民行为员工信任
- 责任归因视角下事前补救类型与顾客参与程度相匹配对服务补救绩效的影响被引量:22
- 2019年
- "顾客沉默"是企业服务失败时经常遇到的现象,现有研究多是建议企业采用事前补救措施而未对其适用条件给出明确界定。本研究基于顾客责任归因视角,通过五个实验分析了事前补救类型与顾客参与程度相匹配对补救绩效和顾客购买意愿的影响。实验一A在操纵了相同服务行业的情境下,证明高顾客参与与服务承诺相匹配、低顾客参与与预防性服务补救相匹配可以提升补救绩效;实验一B进一步扩展,证明高顾客参与服务行业与服务承诺相匹配,低顾客参与服务行业与预防性服务补救相匹配可以提升补救绩效。实验二检验相对剥夺感的中介作用和责任归因的解释机制,构建了完整的理论机制。实验三验证了顾客参与程度与事前补救类型相匹配不仅可以提升补救绩效,还可以增强购买意愿。实验四则通过现场实验拓展了研究外部效度。本研究为企业面对不同顾客参与程度的服务失败应采取何种事前补救措施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建议。
- 刘凤军孟陆杨强刘颖艳
- 关键词:服务承诺
- 中小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当前,中小微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但由于自身的原因或者及国家经济法制环境的原因,中小微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存在一些问题。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从产品、员工、产业链、政府和环境等五个方面,论述中小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通过分析中小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对策。
- 王文彬李辉
-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
- 员工社会责任对反生产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来自心理契约理论的解释视角被引量:6
- 2013年
- 文章基于心理契约理论视角分析了员工社会责任与员工反生产行为之间的内在作用关系。通过602个有效样本实证研究发现:企业所履行的员工社会责任负向影响员工的反生产行为;心理契约破坏在企业履行的员工社会责任与反生产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员工信任正向调节员工社会责任和反生产行为之间的关系,负向调节心理契约破坏和反生产行为之间的关系。最后,基于实证结论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员工管理方面的对策建议。
- 王文彬李辉
- 关键词:反生产行为心理契约破坏员工信任
- 感知企业声誉对员工角色外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来自心理契约理论视角的实证被引量:4
- 2013年
- 文章以心理契约理论为切入视角,深入分析了感知企业声誉对员工角色外行为的影响机制。利用660个有效样本对概念模型进行的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第一,员工感知企业声誉对对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对员工反生产行为则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第二,员工感知企业声誉会通过心理契约破坏对员工角色外行为产生影响。
- 王文彬李辉
- 关键词:心理契约破坏组织公民行为反生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