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BMZ027)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曹文利曹娅丽郭晓虹更多>>
相关机构:青海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艺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传承
  • 2篇文化
  • 2篇蒙古族
  • 2篇古族
  • 2篇非物质文化
  • 2篇非物质文化遗...
  • 2篇藏戏
  • 1篇遗产
  • 1篇仪式音乐
  • 1篇音乐
  • 1篇田野考察
  • 1篇托叶
  • 1篇羌姆
  • 1篇族群
  • 1篇文化内涵
  • 1篇文化认同
  • 1篇巫术
  • 1篇巫术仪式
  • 1篇乐舞
  • 1篇祭祀乐舞

机构

  • 4篇青海民族大学

作者

  • 2篇曹娅丽
  • 1篇郭晓虹
  • 1篇曹文利

传媒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群文天地
  • 1篇原生态民族文...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藏戏遗产在青海河南蒙古族中的传承与文化认同——以托叶玛乡西顷村藏戏演述田野考察为例被引量:3
2010年
通过对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托叶玛乡西顷村藏戏演述特点的田野考察,从藏戏在蒙古族僧俗群众中的传承与表述、蒙古族认同藏戏的文化背景和信仰特征入手,探析藏戏在蒙古族族群流变中的民族文化认同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藏戏在蒙古族群中的文化认同。
曹娅丽
关键词:藏戏蒙古族传承文化认同
羌姆乐舞仪式音乐的传承与文化内涵
2009年
一、羌姆乐舞仪式音乐的文化内涵 远古时期,由于自然条件和生活环境的限制,我们的先民认为万物有灵,自己有超自然的能力,于是,为了完成某种巫术仪式而进行歌舞与神灵交流,因此“歌、舞、乐”便成为通神的手段。正如德莫克利特所言,艺术产生于巫术说,认为“歌、舞、乐”是三位一体的,因此,原始的音乐艺术是与巫术、宗教相结合的。这个时期,在我国古代的记载上乐和舞不分的情况和“乐舞”词汇的形式,可以推断以部落群体崇拜神明、宣谕巫术的祭祀乐舞是最为古老的音乐艺术形式。
郭晓虹
关键词:祭祀乐舞仪式音乐文化内涵羌姆传承巫术仪式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反思藏戏遗产的传承——基于藏戏在青海蒙古族群流变中的新认识
本文着眼于藏戏在青海河南蒙旗地区逐渐为蒙古族认同的实际,采取民族学与戏剧民族志的研究方法,以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托叶玛乡西顷村藏戏表述与传承为例进行了田野考察研究。论文立足于托叶玛乡西顷村蒙古族演述藏戏的特...
曹娅丽
关键词:藏戏蒙古族传承
文献传递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藏族歌舞艺术的保护与传承被引量:6
2009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发起的一项全球性的行动。旨在通过保护各自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而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在此背景下,本文就藏族传统歌舞艺术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及其面临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并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关条约、方法,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相应的思考和对策。
曹文利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