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D95B03)

作品数:16 被引量:488H指数:11
相关作者:傅华牛得草李旭东韩国栋阚雨晨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草原
  • 6篇典型草原
  • 6篇草地
  • 4篇黄土高原
  • 3篇土壤
  • 3篇放牧
  • 2篇氮磷
  • 2篇羊草
  • 2篇中黄
  • 2篇生态系统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土地利用方式
  • 2篇农田
  • 2篇气候
  • 2篇围封
  • 2篇陇中黄土高原
  • 2篇芒草
  • 2篇海拔
  • 2篇长芒草
  • 1篇典型草原区

机构

  • 8篇兰州大学
  • 3篇甘肃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内蒙古农业大...
  • 2篇内蒙古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 1篇阿拉善盟气象...

作者

  • 8篇傅华
  • 5篇牛得草
  • 4篇李旭东
  • 3篇邵新庆
  • 3篇阚雨晨
  • 3篇韩国栋
  • 2篇文海燕
  • 2篇杨益
  • 2篇梁存柱
  • 2篇郭丁
  • 2篇李晓东
  • 2篇王立新
  • 2篇董晓玉
  • 2篇王炜
  • 2篇王宇通
  • 2篇张春平
  • 2篇黄欣颖
  • 1篇王建勋
  • 1篇康健
  • 1篇秦燕

传媒

  • 5篇草业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草业科学
  • 2篇草地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草原与草坪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增温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21
2014年
以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远红外线辐射器模拟增温的方法,探讨了增温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结构及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远红外线辐射器的增温作用,在2012年整个生长季内,增温样地10、20、30 cm土壤平均温度与对照样地相比,平均增加了0.39、0.38、0.31℃;各土层土壤含水量较对照平均减少0.76%、0.73%、0.60%。受温度升高及土壤含水量减少的影响,模拟增温6个生长季后,与对照样地相比,群落的高度整体增加,密度、盖度、频度表现为部分物种增加和部分物种减少的趋势,冷蒿(Artemisia frigida)等物种的重要值下降,阿氏旋花(Convolvulus ammanii)等物种的重要值上升,但是增温没有明显改变植物群落的组成。同时,增温处理使荒漠草原禾草的盖度减少,杂类草的盖度增加,半灌木和一两年生植物分盖度未发生明显变化;增温使地上地下生物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在0~30 cm土壤深度地下生物量分配中,增温样地0~10 cm分配比例(81.23%)小于对照(86.07%),10~20 cm分配比例(11.55%)大于对照(9.16%);20~30 cm 分配比例(7.22%)大于对照(4.77%),增温使得地下生物量分配格局向深层转移。增温后,增温样地植物Shnnon-Winener指数降低,Pielou均匀度指数升高,温度升高使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的均匀度增加,但并没有提高草地植物的物种多样性。
王晨晨王珍张新杰李寅龙刘军利韩国栋
关键词:增温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组成物种多样性
干扰对草地碳循环影响的研究与展望被引量:4
2012年
草地碳循环不仅与草地植被、气候和土壤状况有关,而且与各类干扰利用活动密切相关,特别近几十年,人类的利用干扰活动对草地碳循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综合介绍了放牧利用、管理措施以及气候变化等干扰对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影响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同时提出未来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主要的研究方向,即不同干扰互交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模型方法在干扰与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中的应用、干扰对草地碳循环影响的驱动机理。
阚雨晨黄欣颖王宇通蒲小朋邵新庆
关键词:草地生态系统放牧气候变化
基于活力和恢复力的典型草原健康评价和群落退化分级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根据群落的不同退化演替状况和物种组成情况,随机选取19个位于锡林郭勒高原和呼伦贝尔高原的调查样地,进行典型草原健康评价和群落退化分级研究。结果表明,处在不同退化演替阶段的草原中的群落的优势种类型、活力和恢复力指数均存在很大差异,活力和恢复力指数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这可能是由于活力指数表现的是植物的地上生物量,而恢复力指数表现的是植物的株/丛数,在株/丛数很多的情况下生物量可能很小;草原群落地上总生物量受放牧强度、刈割程度、围封时间、围封前群落状态和区域降水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各调查样地群落的活力指数差异显著;以中国科学院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1981年设置的围封的羊草+大针茅草原当时的状态作为参照系统,评价了呼伦贝尔高原和锡林郭勒高原典型草原的健康状况,并对其退化程度进行了量化分级,可为草原管理、植被恢复重建和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提供参考。
王立新刘华民刘华民吴璇王炜梁存柱王炜
关键词:典型草原恢复力生态系统健康
土地利用方式对陇中黄土高原土壤磷组分的影响被引量:22
2013年
对陇中黄土高原地区至少已有50年传统耕作历史的农田(耕作和休闲)和退耕24年的草地(围封和放牧)土壤磷组分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农田土壤中活性无机磷(H2O-Pi、NaHCO3-Pi)、潜在活性无机磷(NaOH-Pi)和0~10cm土层中稳性无机磷(DHCl-Pi)以及30~60cm土层高稳性无机磷(HHCl-Pi)的含量显著高于草地;潜在活性有机磷(NaOH-Po)含量0~10cm土层围封草地显著高于农田,20~60cm土层农田显著高于草地。2)土壤各磷组分之间的迁移转化主要发生在中稳性无机磷DHCl-Pi与其他磷组分之间,且农田中磷组分之间的转化主要发生在0~20cm土层。3)土壤速效磷、全磷与H2O-Pi、NaHCO3-Pi、NaOH-Pi之间及土壤全氮、有机碳与NaOH-Pi、NaOH-Po、HHCl-Pi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土壤pH与NaHCO3-Po呈显著负相关,与H2O-Pi、NaHCO3-Pi、NaOH-Pi、NaOH-Po、HHCl-Pi极显著负相关。
滕泽琴李旭东韩会阁张春平傅华
关键词:草地农田磷组分黄土高原
长芒草不同季节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被引量:87
2011年
内稳性理论和生长速率理论是生态化学计量学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为探讨高等植物不同发育阶段碳(C)、氮(N)、磷(P)元素含量及其计量比的内稳性特征以及与生长速率的关系,研究了黄土高原天然草地建群种植物长芒草(Stipa bungeana)地上组织C、N、P含量季节动态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变化,探讨家畜采食对植物体内元素内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围封样地(1)长芒草3-7月地上生物量逐步增加,且最大生长速率出现在3-5月;3-5月植物体C∶N、C∶P、N∶P显著提高,不符合生长速率理论。(2)长芒草C含量3-5月显著升高,5-9月差异不显著,而N和P含量3月含量最高,5-9月逐渐降低;3-9月,长芒草的C∶N与C∶P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而N∶P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不同生育时期长芒草C含量和N∶P的变异系数较小,分别为3.65%和6.60%,表现出较强的内稳性,而N、P含量及C∶N、C∶P的变异系数均大于30%。放牧样地,(1)长芒草叶片N、P含量均高于围封样地,C∶N和C∶P小于围封草地,且5、7月N∶P高于围封草地。(2)长芒草C含量和N∶P变异也较小,但N∶P变异明显大于围封草地,为21.30%。表明放牧影响长芒草C、N、P计量特征,且C、N∶P具有较强的内稳性。
牛得草董晓玉傅华
关键词:养分含量生育阶段生长速率
黄土高原典型草原草地根冠比的季节动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48
2012年
生物量的地上-地下分配受到植物种类、年龄、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并且生物量地上-地下分配会影响植物向土壤碳的输入,进而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然而,由于根系采样的困难使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中重要参数的地下-地上生物量比(根冠比,R/S)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因此,本研究通过2007,2008和2009年连续3年对黄土高原围封草地和放牧草地的地上、地下生物量进行测定,并结合降水和气温资料,试图揭示围封与放牧草地根冠比的季节动态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为地下生物量的预测和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围封与放牧样地根冠比的季节变化呈现反抛物线型,最低值都出现在9月下旬;3年放牧样地的根冠比在不同生长季都显著高于围封样地(P<0.05),其平均值放牧样地分别为3.13,3.36和3.77,围封样地为2.55,2.56和3.13。相对于围封草地,放牧草地根冠比的变异更大;2个样地的根冠比年际间差异都不显著;根冠比与上月降水量、当月气温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利用降水量和气温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可以很好地预测根冠比。
李旭东张春平傅华
关键词:放牧草地根冠比降水量
矮化羊草形态可塑性及生物量分配模式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长期过度放牧干扰会导致典型草原羊草(Leymus chinensis)矮化现象,矮化羊草在形态构件和生物量分配模式方面都形成了适应放牧干扰的机制,本文通过实验室盆栽试验,比较了正常羊草和矮化羊草在构件和生物量分配模式上的差异。结果表明:矮化羊草植株的平均高度比正常羊草降低了2.5%,叶长、根长、根节长分别下降3.1%,8.3%和3.8%;叶宽显著低于正常羊草,降低了8.7%(P<0.05),而矮化羊草的萌蘖点则显著高于正常羊草,增加了21.9%(P<0.05);矮化羊草单株生物量降低10.2%,茎叶比降低11.4%,地上/地下生物量比值降低2.2%。由此可知,矮化羊草以增加分蘖数、加大地下根部物质和能量的投入等来应对不利气候变化和家畜采食及践踏。
钟梦莹樊青丽张亚军武瑞鑫阚雨晨王建勋邵新庆
关键词:羊草矮化生物量分配
典型草原封育过程中植物凋落物的变化动态被引量:7
2011年
以内蒙古巴林右旗退化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收集的方法,研究各种围封条件下,退化草原在自然演替过程中土壤凋落物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典型草原在封育演替过程中,凋落物呈增加的趋势,以封育10年的凋落物量最高;凋落物的养分,不同年限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碳素含量以封育1年的最高,封育10年的最低,氮素则是以封育4年的含量最高,封育1年的含量最低;C/N比值随封育年限的增加呈现降低的趋势。
阚雨晨王堃王宇通黄欣颖邵新庆
关键词:典型草原围封
放牧与围封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原植物生物量及其碳氮磷贮量的影响被引量:70
2010年
将黄土高原典型草原植物亚生态系分为地上活体、立枯物、凋落物和地下根系4个部分,进行放牧与围封草地植物生物量及其碳、氮、磷贮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放牧与围封草地各组分碳、氮、磷贮量的季节动态模式与其对应生物量变化规律一致;碳、氮、磷贮量均与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0.899和0.936(FG),0.990,0.891和0.936(GG);封育和放牧草地植物间各部分碳、氮、磷贮量差异均由各自生物量差异引起。围封草地植物总生物量和地上、地下生物量、立枯物、凋落物的量,以及碳、氮、磷贮量一般高于放牧样地(P<0.05)。地上活体氮、磷贮量在其生物量最大时最高(7月),此时围封草地地上活体氮、磷贮量(1.291 8,0.083 7g/m2)显著低于放牧草地(1.529 7,0.100 2 g/m2)(P<0.05)。放牧草地主要通过地上幼嫩器官生物量和氮、磷含量的增加来获得较大氮磷贮量,并以此提高草地利用率。
董晓玉傅华李旭东牛得草郭丁李晓东
关键词:典型草原放牧植物生物量
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羊草草原15种植物热值特征被引量:15
2012年
通过对生物量约占羊草草原生物量80%的15种主要野生植物地上植株进行分种取样,测定其热值(美国PARR6300型氧弹式热量计进行热值测定)、灰分(干灰化法测定)、矿质元素(iCAP6000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同时对各项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来探讨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羊草草原主要植物作为生物燃料供给料的潜力及植物热值对灰分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15种野生植物热值范围为16.19 MJ/kg(木地肤)到20.99 MJ/kg(小叶锦鸡儿),15种植物热值平均值为18.76 MJ/kg,该值高于全世界陆生植物平均热值。15种植物热值高低顺序为:小叶锦鸡儿>早熟禾>大针茅>冰草>羽茅>羊草>中华隐子草>变蒿>芨芨草>菊叶萎陵菜>大籽蒿>冷蒿>狗尾草>银灰旋复花>木地肤。15种野生植物灰分范围20.25%(银灰旋复花)到3.62%(芨芨草),15种植物灰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高低顺序为银灰旋复花>木地肤>冷蒿>大籽蒿>菊叶萎凌菜>狗尾草>冰草>羊草>早熟禾>中华隐子草>变蒿>羽茅>小叶锦鸡儿>大针茅>芨芨草。Pearson's相关分析表明热值与灰分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热值和碳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矿质元素与热值之间没有一致的相关关系。内蒙古羊草草原植物热值普遍高于能源植物柳枝稷的热值,这也说明该地区植物具有作为能源植物的潜力。
高凯谢中兵徐苏铁韩国栋
关键词:热值灰分矿质元素温带草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