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1QW015)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赵亮韩利文周文方英立欧扬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省科学院山东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生成
  • 2篇斑马
  • 2篇斑马鱼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组学
  • 1篇靛玉红
  • 1篇氧化苦参
  • 1篇氧化苦参碱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抑制血管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生物碱
  • 1篇注射
  • 1篇注射液
  • 1篇相色谱
  • 1篇离子

机构

  • 3篇山东省科学院
  • 2篇天津药物研究...
  • 2篇山东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作者

  • 3篇韩利文
  • 2篇赵亮
  • 1篇王雪
  • 1篇何秋霞
  • 1篇陈锡强
  • 1篇欧扬
  • 1篇袁延强
  • 1篇刘可春
  • 1篇方英立
  • 1篇刘昌孝
  • 1篇周文

传媒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离子对RP-HPLC同时测定复方苦参注射液中氧化苦参碱、槐果碱和苦参碱的含量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苦参注射液中氧化苦参碱、槐果碱和苦参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离子对RP-HPLC法,色谱柱为Diamonsi C18(2)(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35∶10∶55,水相中含5.5%磷酸和1.5%SDS),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20 nm,柱温为室温。结果:氧化苦参碱、槐果碱和苦参碱分别在9.92~99.2μg.mL-1(r=0.9991,n=5)、4.08~32.64μg.mL-1(r=0.9993,n=5)和20.16~161.28μg.mL-1(r=0.9996,n=5)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8.9%(RSD=1.2%),99.5%(RSD=1.4%)和100.2%(RSD=1.0%)。结论:本文建立的测定方法可应用于复方苦参注射液质量评价。
赵亮韩利文欧扬方英立周文
关键词:生物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利用斑马鱼模型研究靛玉红及其衍生物抑制血管生成作用的构效关系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利用斑马鱼模型考察中药单体靛玉红(Ind)及其衍生物的抑制血管生成活性及其量效关系,并为斑马鱼模型在新药构效关系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TG(VEGFR2:GFP)系血管荧光转基因斑马鱼作为筛选模型,分别用Ind及其衍生物靛玉红-3’-单肟(IMO)、6-溴-靛玉红-3’-单肟(BIO)处理斑马鱼胚胎,以节间血管数作为指标,考察药物对斑马鱼胚胎抑制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在相同的剂量下,Ind、IMO与BIO抑制斑马鱼节间血管(ISV)生成的作用依次增强,三者都显示明显的量效关系。Ind、IMO与BIO的半数有效剂量(EC50),分别为89.10,5.188和2.686μmol.L 1。结论在靛玉红母体结构改造中,随着C-3’位肟化以及C-6位溴原子的引入,溶解性明显改善,其抑制血管生成活性也逐渐增强。
韩利文何秋霞赵亮袁延强陈锡强王雪刘可春刘昌孝
关键词:斑马鱼血管生成靛玉红
基于斑马鱼模型的代谢组学GC/MS分析方法的初步研究
目的:建立基于斑马鱼模型研究血管生成过程的GC/MS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和研究方法。方法:采用发育24hpf的Tg(VEGFR2:GFP)转基因斑马鱼仔鱼,加入不同浓度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PTK787进行处理24h...
吴晓敏韩利文刘可春刘昌孝
关键词:斑马鱼血管生成代谢组学GC/MS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