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AZZ010)

作品数:20 被引量:422H指数:9
相关作者:孙志建陈水生陈辉胡佳朱春奎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行政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政治法律
  • 11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政府
  • 4篇行政
  • 4篇绩效
  • 3篇整体性治理
  • 3篇社会
  • 3篇绩效预算
  • 3篇公共
  • 3篇服务型
  • 2篇新中国
  • 2篇新中国成立
  • 2篇行政改革
  • 2篇义务
  • 2篇义务教育
  • 2篇政府改革
  • 2篇中国行政
  • 2篇社会变迁
  • 2篇民主
  • 2篇教育
  • 2篇警察
  • 2篇警察服务

机构

  • 25篇复旦大学
  • 5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上海行政学院

作者

  • 5篇孙志建
  • 5篇朱春奎
  • 5篇胡佳
  • 5篇陈辉
  • 4篇陈水生
  • 3篇梁耀盛
  • 2篇刘宁雯
  • 2篇沈岚
  • 1篇严敏
  • 1篇容志
  • 1篇黄颖
  • 1篇沈萍
  • 1篇范红娟

传媒

  • 3篇南京社会科学
  • 2篇理论探讨
  • 2篇甘肃行政学院...
  • 2篇公共行政评论
  • 1篇政治学研究
  • 1篇理论导刊
  • 1篇兰州学刊
  • 1篇行政论坛
  • 1篇社会科学
  • 1篇理论与改革
  • 1篇广东行政学院...
  • 1篇山西高等学校...
  • 1篇国家行政学院...
  • 1篇公共管理学报
  • 1篇地方财政研究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12篇2009
  • 3篇2008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PZB模型的警察服务质量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本文以上海市公安局基层派出所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派出所领导、基层警察及辖区居民对警察服务质量的期望与认知,探讨有形性、可靠性、反应性、安全性和关怀性五个维度对警察服务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警察和辖区居民的个人特征对警察服务质量的认知具有部分显著差异。不同区域性质的派出所警察和不同辖区的居民对警察服务质量的五个维度的认知具有部分显著差异。派出所领导、警长、普通警察与辖区居民之间对服务质量衡量项目的认知具有部分显著差异。影响派出所警察服务质量的五个维度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据此,本文提出了强化派出所服务功能、减小服务质量差距,构建以服务公众为导向的警察服务质量管理系统的对策建议。
朱春奎沈岚沈萍
关键词:服务质量警察派出所PZB模型服务型政府
隐蔽议程形成机制中的利益集团和政治精英被引量:8
2009年
本文分析了隐蔽议程的主要构建者利益集团和政治精英在隐蔽议程形成机制中的角色和关系,从共容性利益、共生型关系和共谋型行动三个视角来解剖隐蔽议程形成的原因和内在机理,进而分析隐蔽议程的危害,最后提出通过建构开放性议程来治理隐蔽议程的消极影响,以期更完整地理解公共政策议程。
陈水生黄颖
关键词:共容利益
转型期中国义务教育公共支出利益归宿研究
本文运用利益归宿分析方法,系统考察了1999—2006年我国公共义务教育支出利益归宿的地区、城乡和地域分布及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义务教育公共支出利益归宿分布出现了积极变化,具体表现在农村地区受益程度不断提高,富裕省市受益...
朱春奎刘宁雯
关键词:义务教育公共支出
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的评估与反思被引量:6
2008年
中国公共行政学自20世纪80年代恢复以来,在二十多年的时间内,公共行政学研究以加速度的节律迅速发展,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公共服务方面皆具规模,但也存在着巨大的身份危机。通过对二十年来我国顶尖大学学报上的公共行政学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基金来源、作者单位、研究阶段等要素的测量与统计,以评估与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知识体系的生产与变迁,为促进中国公共行政学的科学发展,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探寻出一条可能的新路径。
陈辉
关键词:公共行政学
整体性治理:地方公共服务改革的新趋向被引量:50
2009年
整体性治理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反思和修正基础上提出的治理模式,是西方国家行政改革实践的最新成果,其核心目的在于跨越组织边界,整合各自独立的资源,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这种以协调、整合为核心的治理方式为我国地方公共服务改革提供思路。但整体性治理也可能带来地方利益集团成长、多元主体利益协调、公共服务责任界定等问题。
胡佳
关键词:整体性治理地方公共服务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城市基层治理的结构与变迁被引量:23
2010年
20世纪后半叶中国城市社会经历了持续而深刻的变革,主要体现为不断向下延伸的国家权力对基层社会的改造,新的基层治理体系的形成。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究1949年以来中国城市基层治理结构与制度变迁的过程,分析国家与社会互动之下的基层社会运行脉络,以此观照当代中国的基层政治发展。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即:国家权力是如何有效改造城市基层社会的,城市基层治理结构发生了什么样的范式变革,以及在此基础上探究构建长治久安的基层民主治理机制。
陈辉
关键词:社会变迁居委会
城市政府的“边缘性治理”:一项摊贩监管政策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1
2012年
"摊贩现象"兼有积极和消极效应,属于一项争议性政策议题。这种属性深刻影响摊贩监管政策制定及其实施。同时,摊贩问题亦是城市治理中一项边缘性议题,因此,摊贩治理可归属于城市政府"边缘性治理"的范畴。纵览全球,依据"制度化包容程度"和"政策稳定性程度"两种标准,可将城市政府摊贩监管这种"边缘性治理"实践划分为以下几种具有典范意义的模式,即"策略化治理""政治化治理"和"规则化治理",等等。在城市政府中,这些摊贩治理之道受制于一系列特定因素或变量,在政策工具使用上亦各有侧重。
孙志建
中国行政改革动力研究综述——行政改革动力的多维度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行政改革的动力机制是行政改革研究的逻辑起点。明确行政改革的动力方能推动行政改革的持续深入。在梳理、综合学界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动力作出多维度分析。横向视角下,行政改革的动力包括行政系统外部的国际、国内行政生态和行政系统内部等多元动力源头。纵向视角下,变化的动力因素决定了历次机构改革的不同内容。但是,在行政改革动力研究中,还应注意政治体制改革、行政改革的阻力、以及跳出政府本位视角等问题。
胡佳
关键词:行政改革
迈向整体性治理:政府改革的整体性策略及在中国的适用性被引量:93
2010年
整体性治理与协同型政府改革相互辉映,西方国家的协同型改革实践,逐渐完善了整体性治理的理论解释框架和制度化策略。整体性治理下的政府改革,是政府再造过程的系统体现,包括政府的治理理念、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服务方式等方面的整体性策略。但是,其在中国的实践还应与中国政府改革的本土实际结合,以型构中国特色的整体性政府改革框架。
胡佳
关键词:整体性治理政府改革
政策过程中的议程设置阻力学——“隐蔽议程”现象分析框架被引量:4
2009年
议程设置是一个议题过滤和筛选的过程。议程设置动力学探讨当社会问题具备哪些条件后可以通过过滤和筛选而进入决策议程。而议程设置阻力学则探究社会问题难以进入决策议程的根源。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和理论提炼,建构"隐蔽议程"现象的分析框架和议程设置阻力学。
孙志建
关键词:动力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