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长白山杏苑新林”项目
- 作品数:11 被引量:13H指数:2
- 相关作者:姜雪华张晓丽曹文张跃双刘占明更多>>
- 相关机构:辽源市中医院东丰县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北京同仁堂中医大师孙光荣教授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浅析《中藏经》治疗学思想被引量:2
- 2011年
- 《中藏经》丰富了脏腑寒热虚实辨证体系,充实了中医辨证学理论,这是学者们所公认的贡献。然而,在治疗学思想上,《中藏经》创立水火之大法,立正治之则;调阴阳以和,而尽终其天年;强调从顺其宜,因病制宜;重视综合治病、发挥中医特色;论述内容比较精辟。对此,今结合从师孙光荣教授学习的体会,从对《中藏经》之治疗学的四个方面试作初步浅析。
- 张跃双
- 关键词:中藏经
- 化痰止痛汤治疗头痛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头痛是常见的一个临床症状,西医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中药汤药治疗头痛有切实的临床疗效。自拟化痰止痛汤,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观察其治疗痰湿型头痛的临床疗效,结果如下。
- 姜雪华
-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
- 《中藏经》在脏腑辨证体系形成中的地位被引量:2
- 2011年
- 脏腑辨证起源于《内经》、《金匮要略》,形成于《中藏经》,完善于金元时期张元素,形成了理、法、方、药完整的脏腑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其中,《中藏经》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 刘占明
- 关键词:《中藏经》脏腑辨证中医理论
- 初学《中藏经》的体会被引量:1
- 2011年
- 我师孙光荣老先生,一生志学《中藏经》,近得孙老之讲义,认真细读后,倍感孙老学识之博大精深,开启"天地人"的统一思想。现将自己初学后的一点体会,总结如下。1"天地人"(天人合一)的统一思想《中藏经·人法于天地第一》:"人者,上禀天,下委地,阳以辅之,阴以佐之。天地顺则人气泰,天地逆则人气否。是以天地有四时五行,寒暄动静。其变也,
- 姜雪华
- 关键词:中藏经阴阳
-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40例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采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证属寒凝血瘀型患者40例。结果总有效率92.5%。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证属寒凝血瘀型疗效确切。
- 张晓丽方得祚
- 关键词:少腹逐瘀汤痛经寒凝血瘀证
- 温经汤治疗痛经72例被引量:4
- 2011年
- 痛经是妇女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小腹至腰部疼痛甚至疼及腰骶,每随月经而发,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晕厥,给工作生活带来很大影响,笔者应用温经汤加减治疗痛经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文72例均是门诊患者,
- 曹文
- 关键词:痛经中医药疗法温经汤
- 卒中一级预防: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意义被引量:1
- 2011年
- 脑卒中(Stroke)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是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卒中死亡率仅低于心血管病和肿瘤,位列第三位,其致残率位居第一,对患者、家庭和社会都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因而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而高血压是卒中充分且可控制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治疗高血压在卒中一级预防中具有重要意义。
- 靳占奎
- 关键词:脑卒中心血管病肿瘤高血压
- 浅析心衰之喘的病因病机
- 2011年
- 心衰是现代医学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心悸怔忡,呼吸喘促,气短乏力,肢体水肿,小便短少,甚则倚息不得卧,口唇青紫,胁下痞块,咳吐粉红色痰,脉微细欲绝等。而喘为心衰的主要症状之一,表现为活动后呼吸困难,甚则静息亦喘,不能平卧。
- 任长旭
- 关键词:医话心衰喘证病因病机
- 中医学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被引量:1
- 2011年
- 中风又名卒中,因其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以中风名之。有关中风的记载始见于《内经》,其病名有大厥、薄厥、扑击、偏枯、痱风等。中风病名最早见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其曰:"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 王志辉
-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中风病因病机
- 学习《中藏经》心得
- 2011年
- 中医大师孙光荣教授历来重视对中医经典《中藏经》的研究,认为本书是一部结构严谨、行文简约、蕴意深厚的中医经典著作。经过反复研读孙光荣教授关于《中藏经》讲座的课件,本人深有体会,下面谈一谈对《中藏经》的学习心得。通读《中藏经》全文,本人认为其核心内容有两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整体观念,二是脏腑辨证。
- 方得祚张晓丽
- 关键词:《中藏经》脏腑辨证中医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