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0422011200)
- 作品数:21 被引量:117H指数:8
- 相关作者:高腾云林峰陈玉霞孙克宁杨婷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农业大学德州学院河南省畜牧局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B超监测供体羊超数排卵的效果被引量:1
- 2007年
- 用AMI-900型兽用B超,对经过超排处理的供体羊进行实时监测,主要包括卵巢的发育,卵泡或黄体的数量、大小等,并据此判断超排效果、估测排卵数和胚胎回收数。结果表明,卵巢上卵泡发育的最佳监测时间为超排处理后的第3-4天,黄体发育监测可在手术冲胚前2-3 d进行。13例供体羊的B超监测卵泡数与回收胚胎数基本相符(142/133),说明根据监测卵泡数而预测回收胚胎数是可行的。
- 邓立新邓干臻贺丛田超
- 关键词:B超超数排卵卵泡
- 家兔BMP7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适宜表达条件探索
- 2011年
- 为实现家兔BMP7基因原核表达及探索适宜的表达条件,采用PCR技术从pMD18-T-BMP7重组质粒中扩增获得BMP7基因成熟肽片段(mBMP7),构建原核表达工程菌pET32a-mBMP7/BL21(DE3)和pET32a-mBMP7/BL21(DE3)pLysS,并比较温度、IPTG浓度、诱导时间等因素对目的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mBMP7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正确;工程菌pET32a-mBMP7/BL21(DE3)和pET32a-mBMP7/BL21(DE3)pLysS经IPTG诱导均可表达含有家兔BMP7成熟肽的34KDa的融合蛋白,表达产物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0%。在37℃、0.75 mM IPTG以及诱导150 min时,能取得较高的目的蛋白表达量;在20℃低温条件下,IPTG浓度和诱导表达时间应分别以0.20 mM和7 h为宜;另外,目的蛋白表达对工程菌生长无明显的不利影响。因此,成功地构建了家兔BMP7基因工程菌,并确定了适宜的表达条件,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奠定基础。
- 秦楠洪雪莹陈其新李明路鹏
- 关键词:家兔BMP7原核表达
- 不同处理方法对家兔超数排卵效果的影响被引量:8
- 2006年
- 采用两种处理方法对家兔进行了超数排卵研究。结果表明:PMSG-HCG法处理的母兔卵巢上的平均排卵点数极显著(P<0.01)高于PMSG法,而PMSG-HCG法的平均囊肿卵泡数与平均卵泡数则显著(P<0.05)低于PMSG法;两种方法间的平均卵泡发育数则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PMSG-HCG法的超排效果明显优于PMSG法。试验还表明,母兔交配后28h采胚所获取的胚胎大多处于二细胞期,到交配后32h,胚胎多处于四细胞期。采用PMSG-HCG法进行超排处理,对家兔的胚胎发育无影响。
- 林峰陈玉霞史明艳高腾云
- 关键词:家兔超数排卵胚胎发育
- 中原地区肉羊生产系统的特征分析
- 依据产区的生态地理特征,将河南省的地方绵山羊品种划分为不同的生态型,比较了平原型与丘陵型绵羊、平原型与山地型山羊的种质特征差异;论述了中原地区肉羊生产系统的结构功能特征,阐明了其进化发展过程;指出了中原地区肉羊生产系统的...
- 高腾云傅彤廉红霞贺丛李明林峰李改英孙宇
- 关键词:绵羊山羊生态型
- 文献传递
- 不同处理方法对波尔山羊杂交羊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7
- 2009年
- 为了提高山羊的繁殖力,研究了3种处理方法对波尔山羊杂交羊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CIDR+PMSG+PG法与CIDR+FSH+PG法,母羊的同期发情率显著高于采用2次PG法的(P<0.05),而采用CIDR+PMSG+PG法的又略高于CIDR+FSH+PG法的,但差异不显著(P>0.05);采用CIDR+PMSG+PG法的母羊受胎率与产羔率略高于采用CIDR+FSH+PG法与2次PG法的,但差异不显著(P>0.05)。CIDR+PMSG+PG法处理效果优于其他2种方法,且操作简便,费用低,易于推广应用。
- 林峰陈玉霞王凤云常爽孙克宁高腾云
- 关键词:波尔山羊杂交羊同期发情
- 山羊卵泡卵母细胞的采集及体外成熟效果研究被引量:13
- 2007年
- 为了获取高质量的卵泡卵母细胞,提高山羊体外胚胎生产的效率,采用切剖法与抽吸法采集卵泡卵母细胞,并对获得的可用卵母细胞进行了体外成熟培养。结果表明,切剖法能够获得较多的可用卵母细胞,可以明显增加用于体外成熟的卵母细胞数;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与卵泡直径密切相关,大卵泡与中卵泡的卵母细胞成熟率明显高于(P<0.05)小卵泡;山羊卵泡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培养液中FCS的添加比例以10%~15%为益。在一定范围内,提高FCS的浓度,并不能提高卵母细胞的成熟率。
- 林峰史明艳陈玉霞盛建华高腾云方丽云
- 关键词:山羊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
- 河南地方山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5
- 2010年
- 采用18个微卫星位点对河南省5个地方山羊品种(牛腿山羊、槐山羊、河南奶山羊、太行黑山羊和伏牛白山羊)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8个微卫星位点在5个山羊品种均为高度多态;5个山羊品种的多态信息含量、群体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数值较高,说明其遗传多样性和各品种内的遗传变异比较丰富;聚类分析显示,牛腿山羊与太行黑山羊的关系较近,与河南奶山羊的关系较远.群体遗传分化系数和群体遗传距离表明,河南省地方山羊的变异主要存在于品种内,品种间的变异相对较小.结合5个山羊品种的实际生态地理分布,提出了避免近交,并有选择地进行品种间杂交的保种模式.
- 陈冰刘德稳付彤吉进卿孙宇高腾云
- 关键词:山羊微卫星标记聚类分析
- 中原地区肉羊生产系统的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依据产区的生态地理特征,将河南省的地方绵山羊品种划分为不同的生态型,比较了平原型与丘陵型绵羊、平原型与山地型山羊的种质特征;论述了中原地区肉羊生产系统的结构功能特征,阐明了其进化发展过程;指出了中原地区肉羊生产系统的地位和需要探讨的问题。
- 高腾云傅彤廉红霞贺丛李明林峰李改英孙宇
- 关键词:绵羊山羊生态型
- 鲁山牛腿山羊体尺性状与微卫星标记的相关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根据比较基因组学和相关文献资料,选择与山羊和牛生长性状相关的6个微卫星基因座(BM6444,MAF70,BM315,BMS1678,BM1818和BMC1206)作为分子标记,研究了牛腿山羊的群体遗传变异,并分析了体尺性状与6个微卫星标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6个微卫星标记在牛腿山羊群体中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887,0.863,0.773,0.840,0.888和0.791,遗传杂合度(He)分别为0.904,0.883,0.808,0.864,0.904和0.824,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9.62,8.05,5.02,6.96,9.68和5.46.6个微卫星标记与体尺性状的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BM6444基因座165bp和145bp等位基因对体质量、体高、体长、胸围和胸深有正效应,而154bp和137bp等位基因对体高、胸围和胸深性状有负效应;MAF70基因座180bp和159bp等位基因对体质量性状有正效应,159bp和144bp等位基因对体高、胸围和胸深有负效应;BM315基因座140bp等位基因对体高有正效应,而136bp等位基因对胸深有负效应;BM1818基因座298bp和270bp等位基因对胸深有正效应;BMC1206基因座136bp和122bp等位基因对体质量和胸围有极强的正效应,而140bp和124bp等位基因对体高有负效应.
- 刘德稳陈冰傅彤马桂变宋凤香高腾云
- 关键词:体尺性状微卫星标记
- 不同稀释液对公猪精液常温保存效果的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为提高猪精液的保存效果,设计了3种常温保存稀释液配方,并对保存后的精子进行了顶体染色,为猪精液常温保存技术及稀释液配方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当精子活率为50%与30%时,配方Ⅱ的精子保存时间均显著高于(P<0.05)配方Ⅰ与配方Ⅲ,且配方Ⅱ所保存精子的总存活时间也显著高于(P<0.05)配方Ⅰ与配方Ⅲ;在精液保存24h后,3种配方保存的精子顶体完整率均在95%以上,且差异不显著(P>0.05),配方Ⅱ对精子的常温保存效果要优于配方Ⅰ与配方Ⅲ。
- 陈玉霞孙克宁林峰杨婷高汉婷高腾云
- 关键词:公猪精液常温保存稀释液精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