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0647) 作品数:15 被引量:99 H指数:6 相关作者: 杨圣 芦健民 赵德伟 付大鹏 陈华星 更多>> 相关机构: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遵义医学院 大连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骨质疏松骨折椎体及相邻椎体骨水泥注入前后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2013年 背景:目前有限元构建模型主要是基于医学图像的建模方法,骨水泥注入主要是人为假设的,而文章中治疗前后的数据直接来源于CT扫描,可靠性更高。目的:构建骨水泥注入前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椎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治疗前后病椎及邻椎的应力变化。方法:选取1例75岁骨质疏松性L2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经双侧椎弓根注入少量骨水泥获得良好疗效,随访2年病椎及邻椎无新发骨折,局部无疼痛。根据其治疗前后的腰椎CT数据,构建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腰椎屈伸、左右侧屈、旋转等运动,统计分析治疗前后同一运动状态下的应力变化。结果与结论:建立了腰椎压缩骨折骨水泥注入前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共生成222727个单元。骨水泥注入增加了L2椎体(病椎)屈、伸、侧屈各运动时的应力(P<0.05),对其旋转时的应力无明显影响(P>0.05);对L1,L3椎体(邻椎)在屈、伸、侧屈及旋转时的应力亦无影响(P>0.05)。提示少量骨水泥注入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可增加病椎强度及应力,但不改变相邻椎体应力。 邱兴 杨圣 芦健民 赵德伟 刘爱旗 陈华星 袁驰 任福泉 吕兴飞关键词:骨质疏松 骨折 骨水泥 相邻椎体 三维有限元 显微镜辅助下后路责任间隙有限减压治疗高龄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对高龄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行显微镜辅助下行后路责任间隙有限减压治疗,并对该方法及其疗效进行评估分析。方法从2010年6月~2012年3月,在手术显微镜辅助下,对50例心脑肺功能不全高龄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腰椎管狭窄行后路责任间隙有限减压治疗,并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和腰椎JOA评分系统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评分改善状况。结果本组46例神经症状完全缓解;4例好转。VAS评分从术前的(9.12±0.71)分降为术后6个月的(2.37±1.40)分,JOA评分从术前的(12.1±1.40)分增加为术后6个月的(24.6±1.43)分,术后随访6±15个月,平均(12±0.6)个月,所有患者症状无加重和复发。结论脊柱显微镜辅助下行“后路责任间隙有限减压”治疗高龄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腰椎管狭窄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冯立卫 芦健民 杨圣 廉皓屹 付大鹏关键词:退行性腰椎侧凸 腰椎管狭窄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前后的步态分析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研究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及重建手术后步态特点及变化。方法应用三维运动捕捉步态分析系统,对单侧前交叉韧带损伤应用四股胭绳肌腱进行重建的29例患者进行步态分析,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自受伤到手术的平均时间为2.6个月(2周~16个月),分别于术前、术后3、6、9、12个月采集步态数据,同期采集58名健康人的步态数据并与之比较。受试对象按恒定速度(1.9km/h)在运动平板上行走120s,测量0°和15°时的步态数据,时空参数包括:步长、步宽;运动学数据包括:膝关节运动角度、膝关节角加速度、前交叉韧带移动数据(以胫骨沿前交叉韧带方向的位移表示)。结果本组29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均出现股四头肌逃避步态,术后3个月0°运动平板的时空参数与正常比较无明显差别,术后6个月15°倾斜运动平板的时空参数与正常比较无明显差别,术后9个月15°倾斜运动平板的运动学指标与正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四股胭绳肌腱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能够恢复膝关节正常的步态模式并表现出与时间相关趋势。运用步态分析的运动学数据对膝关节ACL损伤进行功能量化评价,可以更为准确的了解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及重建术后的生物力学变化,为评定术后疗效、制定康复方案及评定疗效提供客观依据。 王卫明 赵德伟 崔大平 李端欣 刘宇鹏 杨圣关键词:步态 前交叉韧带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schanz螺钉内固定术部分剥离伤椎椎旁肌肉与传统后路手术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经后路椎弓根schanz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52例,分为两组。部分剥离伤椎椎旁肌肉组(观察组)32例,传统剥离伤椎椎旁肌肉组(对照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术后3dVAS评分、椎体高度矫正率、后凸Cobb角矫正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术后3dVAS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椎体高度矫正率、后凸Cobb角矫正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部分剥离伤椎椎旁肌肉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李树强 杨圣 芦健民 赵德伟 廉皓艺 付大鹏 赵国权 陈华星关键词:后路 椎旁肌 胸腰椎骨折 前十字韧带股骨直接纤维止点重建的力学特征及近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前十字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股骨直接纤维止点重建的有限元特征及近期疗效。方法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接受ACL股骨直接纤维止点双束重建的患者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30.5±4.6)岁(范围18~50岁)。所有患者均由同一医生完成自体腘绳肌腱股骨直接纤维止点双束ACL重建手术。通过术后有限元分析、术中Pivot shift试验及Lachman试验、手术前后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 Committee,IKDC)评分、Lyshlom评分、KT-2000侧侧差值、术后膝关节CT三维重建、膝关节MRI评估膝关节的稳定性、移植物的状态及临床疗效。结果有限元分析中髌骨应力集中在髌尖区域,健侧最大值为(1.62±0.07)MPa、患侧最大值为(1.64±0.02)M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2,P=1.22);股骨滑车区域应力集中在上极,健侧最大值为(0.73±0.15)MPa、患侧最大值为(0.72±0.14)M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P=0.93)。重建后即刻Pivot shift试验均转为阴性,Lachman试验1例Ⅰ度阳性、其余均为阴性。术后CT三维重建示股骨隧道位于ACL股骨止点直接纤维足印区,术后2年MRI矢状面抑脂像示ACL双束呈均匀低信号、连续性及走行良好。Lysholm评分由术前(56.5±3.6)分增加至术后3个月的(61.9±3.2)分、术后2年的(88.5±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4.72,P<0.001);IKDC评分由术前(48.3±2.8)分增加至术后3个月的(58.0±2.0)分、术后2年的(92.5±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56.66,P<0.001);KT-2000侧侧差值由术前(5.6±0.7)mm降低至术后3个月的(1.6±0.5)mm、术后2年的(1.5±0.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9.14,P<0.001)。结论ACL股骨直接纤维止点双束重建能有效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及力学环境,具有较好的近期临床疗效。 向先祥 张春刚 王卫明关键词:前交叉韧带 修复外科手术 PVP结合抗骨质疏松综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探讨和评估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结合抗骨质疏松综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C型臂X线机监控下行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22例,术后对患者予以抗骨质疏松综合治疗。结果所有患者获6—24个月的随访,22例术后胸腰背部疼痛立即消失,JOA腰痛评分由术前的(6.23±0.05)分提高到术后第2天的(22.91±0.14)分;术后第2天总改善率约(73.1±0.02)%。结论采用PVP术后抗骨质疏松综合治疗,对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预防术后临近椎体再骨折减轻患者疼痛具有良好的效果。 赵国权 杨圣 芦健民 李树强 朱朝均 廉浩屹 付大鹏 于雁南关键词: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带血管蒂楔骨瓣联合髂骨植骨术治疗非创伤性距骨缺血性坏死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带血管蒂楔骨瓣转移联合髂骨植骨术治疗非外伤性距骨缺血性坏死并评价其疗效。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应用带血管蒂楔骨瓣转移治疗非外伤性距骨缺血性坏死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22~58岁,平均42.5岁;按照改良的Ficatand Arlet分期标准,II期8例;III期10例;IV期2例。结果随访14~68个月(平均37个月),按Kenwright等的疗效标准进行评定,优8例;良10例;可1例;差1例。临床症状完全或部分缓解,术后骨坏死区全部被新生骨组织填充,术后优良率为90%。结论带血管蒂楔骨瓣转移髂骨植骨术是治疗非外伤性距骨缺血性的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于小光 赵德伟 孙强 王铁男 于海波 苏云 刘吉斌 郑加法 王本杰 崔大平关键词:距骨 CT和MRI在椎体缺血性坏死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椎体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vertebral body,ANV)诊断中CT和MRI的价值。方法:对2005年至2009年诊治的12例ANV的病史、临床表现、CT和MRI扫描结果进行分析。12例ANV椎体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治疗前后疼痛状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评估。结果:本组ANV均发生在胸腰段脊柱。CT和MRI检查发现椎体内有真空区,内部可积气或积液,早期ANV真空区内积液时MRI在T1加权像上为低信号且T2加权像上则为高信号,晚期ANV的CT扫描可见真空区边缘硬化带。VAS评分从术前的平均(9.08±0.76)分降为术后的平均(2.33±1.43)分。结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后内出现真空区时应警惕本病,CT和MRI在椎体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PVP是一种治疗ANV的有效方法,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 杨圣 芦健民 赵德伟 周丹阳 李新路 邱兴关键词:胸椎 腰椎 骨坏死 磁共振成像 股骨侧功能偏心位固定前十字韧带重建术的早期疗效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股骨侧功能偏心位固定前十字韧带重建术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行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十字韧带的前十字韧带损伤患者35例,胫骨侧、股骨侧均采用挤压螺钉固定。根据股骨侧不同固定位置分为两组:功能偏心位固定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26.8±5.2)岁(范围21~36岁);解剖足印区中心固定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27.6±4.8)岁(范围18~35岁)。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行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术前及术后1年行步态分析,测量膝关节屈伸、内外翻、内外旋角度;术后1年复查膝关节MRI,观察前十字韧带形态及张力。结果术后1年,功能偏心位固定组Lysholm评分由术前(58.5±5.5)分增加至(87.5±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532,P=0.014);足印区中心固定组Lysholm评分由术前(57.0±6.5)分增加至(89.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213,P=0.012);两组术前及术后1年Lysholm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功能偏心位固定组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由术前的51.8°±4.5°增加至61.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32,P<0.001);足印区中心固定组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由术前的51.2°±4.6°增加至62.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23,P<0.001)。功能偏心位固定组站立相中期平均屈曲角度(3.8°±2.1°)小于足印区中心固定组(8.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16,P<0.001)。功能偏心位固定组内外翻角度(8.6°±5.8°)与足印区中心固定组(5.4°±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2,P=0.844)。功能偏心位固定组站立相中期平均外旋角度由术前10.5°±6.8°减小至-2.3°±4.1°,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87,P<0.001),与足印区中心固定组(-2.1°±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28,P=0.581)。结论关节镜下股骨侧功能偏心位固定前十字韧带重建,能有效恢复膝关节的功能及运动学特征。 马霄君 王卫明关键词: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检查 步态 责任节段椎板全切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伴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多节段颈椎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责任节段椎板全切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伴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10年10月手术治疗的多节段颈椎病伴后纵韧带骨化症表现的患者61例,所选多节段病例中(≥3),3个节段50例,4个节段11例。分别采用前后路两种术式,都在显微镜辅助下操作,其中颈后路责任节段椎板全切除侧块螺钉内固定术47例(A组),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14例(B组),分别记录两组手术前后JOA评分及轴性症状VAS评分,加以评定两组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率(RIS)情况,通过对比分析责任节段椎板全切侧块螺钉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结果]6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在6~38个月,平均16个月。A组的JOA和VAS评分术前分别为(7.2±1.5)、(6.8±2.1)分;术后1周分别为(13.2±2.4)、(2.5±1.4)分;末次随访分别为(13.7±1.8)、(2.3±2.0)分;RIS为(59.92±13.46)%。B组术前JOA和VAS评分分别为(7.5±1.3)、(7.1±2.4)分;术后1周分别为(13.8±2.1)、(2.3±1.5)分;末次随访分别为(14.1±1.6)、(2.2±1.8)分;RIS为(62.28±14.16)%。A组、B组术后1周、末次随访JOA和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的术前JOA、VAS评分及术后RIS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颈前、后路治疗伴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多节段颈椎病均取得良好的手术疗效,少节段局灶性后纵韧带骨化应以前路为主,对于多节段连续性后纵韧带骨化尤其椎管明显狭窄者,后路责任节段椎板全切侧块螺钉内固定术在有效改善神经功能、轴性症状的同时兼顾了良好的脊柱稳定性,是一种相对安全灵活、使用范围较广的术式。 陈华星 杨圣 芦健民 李树强 邱兴 廉皓屹 付大鹏关键词:椎板切除术 颈椎病 后纵韧带骨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