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1A1303)

作品数:3 被引量:43H指数:3
相关作者:沈琪张吕平胡超群林红军任春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衡水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对虾
  • 3篇凡纳滨对虾
  • 2篇成活率
  • 1篇养殖
  • 1篇养殖密度
  • 1篇杂交
  • 1篇杂种
  • 1篇杂种优势
  • 1篇生长性状
  • 1篇双列
  • 1篇双列杂交
  • 1篇双列杂交分析
  • 1篇水质
  • 1篇全同胞家系
  • 1篇热带
  • 1篇热带地区
  • 1篇集约化
  • 1篇集约化养殖
  • 1篇家系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衡水学院

作者

  • 3篇胡超群
  • 3篇张吕平
  • 3篇沈琪
  • 2篇林红军
  • 1篇任春华

传媒

  • 2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凡纳滨对虾生长性状的双列杂交分析被引量:12
2010年
以来源于两个不同遗传背景群体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亲本,设置PP(P♀×P♂)、PH(P♀×H♂)、HP(H♀×P♂)、HH(H♀×H♂)4个实验组(P代表进口群体,H代表选育群体),进行进口个体(P♂和P♀)与选育个体(H♂和H♀)间的双列杂交实验,分析比较其子一代的生长与存活情况。结果发现,对虾存活由高到低顺序为HH>HP>PH>PP,PH实验组表现出明显的存活杂种优势,其育苗期间的杂种优势平均值为(27.72±11.88)%,下塘90d后成活率的杂种优势为30.50%。在生长前期(30日龄以前)对虾平均体长和体重的顺序是HP>PH>HH>PP,而在生长后期则为PP>HP>PH>HH。HP实验组在整个养成期(10、30、60和90d)均表现出体长和体重上的杂种优势,杂种优势值分别为24.00%、13.71%、2.55%、2.79%和112.46%、54.06%、8.16%、12.48%。结果表明,选育群体为母本、进口群体为父本的对虾杂交后代的生长和存活性状明显提高。
林红军沈琪张吕平胡超群梁立清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双列杂交杂种优势成活率
不同养殖密度对我国热带地区集约化养殖凡纳滨对虾水质和成活率的影响被引量:22
2011年
报道了在我国热带地区集约化养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不同放养密度下水体pH值、溶解氧(DO)、总碱度(TA)、化学需氧量(COD)、生物化学需氧量(BOD)、硫化氢(H2S)、亚硝酸态氮(NO2-NT)、氨态氮(NH4-NT)及弧菌活菌总浓度(Concentration of Live Vibrio,CLV)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对虾死亡之间的关系,并比较了70、100、120、150尾.m-2不同养殖密度下的养殖成活率。通过几种主要水质因子变化与对虾死亡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DO、H2S、NO2-NT、NH4-NT和CLV等5种水质指标与对虾大量死亡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其中DO为负相关,其余为正相关。而pH、TA、COD、BOD与对虾死亡数无显著相关性。4种养殖密度下的成活率分别为80.44%、75.16%、51.74%和44.43%。建议我国热带地区集约化养殖凡纳滨对虾的合理密度为70—100尾.m-2。
张吕平胡超群沈琪任春华
关键词:集约化养殖水质成活率
10个凡纳滨对虾全同胞家系淡水耐受性比较被引量:9
2010年
目前,生长性状和抗逆抗病性状是对虾遗传选育的主要指标。本文报道了同一批次的10个凡纳滨对虾全同胞家系淡水耐受力和生长性状的比较结果,耐受性试验从P13开始直至4月龄大小,经过连续4次的淡水耐受力试验和生长性状测量比较,结果表明:在同一时期不同家系之间的淡水耐受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P13仔虾中家系C15、C17、C19在淡水中的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78、55和96min。随着日龄的增长耐受力也逐渐增强,2月龄、3月龄、和4月龄的试验中家系C17和C19在淡水中48h的平均存活率最高,分别为25%、65%、40%和60%、55%、48%;综合生长和淡水耐受性分析得出家系C17和C19可以作为耐淡水优良家系选育的候选材料,为进一步选育凡纳滨对虾淡水耐受新品系提供了基础。
林红军张吕平沈琪胡超群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家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