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1043)

作品数:22 被引量:230H指数:10
相关作者:桑标潘婷婷张少华刘影丁雪辰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深圳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哲学宗教
  • 11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2篇情绪调节
  • 11篇情绪
  • 6篇少年
  • 6篇青少年
  • 5篇问卷
  • 4篇信效度
  • 4篇情绪表达
  • 4篇灵活性
  • 3篇大学生
  • 3篇信度
  • 3篇信效度检验
  • 3篇宣泄
  • 3篇效度检验
  • 2篇学业
  • 2篇抑郁
  • 2篇抑郁症
  • 2篇抑郁症状
  • 2篇症状
  • 2篇中学生
  • 2篇主义

机构

  • 21篇华东师范大学
  • 7篇上海市教育科...
  • 5篇华东政法大学
  • 5篇深圳大学
  • 2篇杭州师范大学
  • 2篇西安文理学院
  • 1篇卡尔顿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苏州科技大学
  • 1篇上海市浦东教...
  • 1篇湖北工程学院

作者

  • 17篇桑标
  • 10篇潘婷婷
  • 8篇张少华
  • 7篇刘影
  • 5篇邓欣媚
  • 5篇丁雪辰
  • 2篇马明伟
  • 1篇马伟娜
  • 1篇李丹
  • 1篇朱仲敏
  • 1篇龚少英
  • 1篇谢诗韵
  • 1篇姚雨佳

传媒

  • 9篇心理科学
  • 8篇中国临床心理...
  • 2篇心理发展与教...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心理科学进展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青少年情绪调节的发展特点被引量:42
2015年
处于"暴风骤雨期"的青少年在情绪体验及情绪调节上发展迅速。文化价值以及社会规范是个体情绪调节及策略使用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以往关于青少年情绪调节发展的结论大多源于西方文化背景,以西方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然而,中国文化中关于情绪调节的价值和要求均与典型西方文化存在差异。近年来,研究者对中国青少年情绪调节的发展特点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发现中国青少年情绪调节的发展以减弱调节策略的运用为主导,并形成了非享乐主义的调节模式。
桑标邓欣媚
关键词:青少年
社会互动视角下的人际情绪调节:概念、测量和理论取向被引量:12
2020年
人际情绪调节指的是个体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对自己或他人情绪进行调节的社会加工过程,对人际互动和社会关系的维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人际情绪调节社会互动的视角,首先探讨了人际情绪调节的概念;其次简要介绍了人际情绪调节的测量方法及其优缺点,包括主观评价法,实验室法和动态评估法等;最后分别从沟通理论和过程理论两方面梳理了人际情绪调节的研究,并针对这两方面的理论取向,提出相应的未来研究方向。
胡娜桑标刘俊升潘婷婷黄元元
关键词:社会互动动态过程沟通理论
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和无意识目标对消极情绪反应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分别采用阈下范式启动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句子整理任务启动无意识情绪调节目标,动态考察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和无意识情绪调节目标对情绪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存在主效应;无意识目标启动的主效应不存在;有无启动无意识目标与情绪调节内隐态度类型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无论无意识目标有无启动,启动控制型内隐态度的个体降低消极情绪体验,减少自主神经系统活动,产生适应良好的结果;启动表达型内隐态度的个体则升高消极情绪体验,增加自主神经系统活动,产生适应不良的结果.这从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自动目标追求理论在情绪调节领域的适用性.
马伟娜桑标
关键词:情绪反应
消极社会事件可能性与代价问卷在中国小学生中的信效度检验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检验可能性与代价问卷中的消极社会事件分问卷在小学生中的信效度及跨性别测量等值性。方法:使用中文版消极社会事件可能性与代价问卷对1069名四、五年级小学生进行施测,以修订版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和儿童抑郁量表作为效标;6个月后抽取其中287名被试实施重测。结果:消极社会事件可能性与代价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6和0.90;分半信度分别为0.85和0.88;重测信度分别为0.37和0.34;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良好,分别为χ^(2)=400.530/489.922,df=170,RMSEA=0.036/0.042,CFI=0.927/0.938,TLI=0.918/0.930,SRMR=0.036/0.036;可能性与代价估计与各效标(社交焦虑和抑郁)呈显著正相关;多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消极社会事件可能性与代价问卷在男、女小学生间具有完全的测量等值性。结论:消极社会事件可能性与代价问卷在我国小学生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且测量结果可以在不同性别小学生间跨组比较。
陈万芬肖博文刘俊升桑标
关键词:信度
大学生情绪表达灵活性问卷的编制及其信效度检验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编制大学生情绪表达灵活性(The College Students Flexible Regulation of Emotional Expression,CSFREE)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对30名大学生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以形成预测问卷;对410名大学生预测问卷的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对另外409名大学生预测问卷的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最终得到正式问卷。结果:大学生情绪表达灵活性正式问卷共24个项目,包括表达宣泄积极情绪、表达宣泄消极情绪、表达抑制积极情绪和表达抑制消极情绪四个维度。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88,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依次为0.82、0.88、0.89和0.87;问卷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χ^(2)/df=2.48,RMSEA=0.060,CFI=0.930,TLI=0.922)和效标效度(与抑郁和焦虑两个效标问卷之间存在0.094至0.237的显著负相关)良好。结论:大学生情绪表达灵活性问卷各项指标均达到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以有效测量我国大学生的情绪表达灵活性。
张少华张少华桑标刘影
关键词:情绪调节
不同抑郁症状青少年日常情绪调节策略使用的差异被引量:13
2020年
为了考察无抑郁、阈下抑郁和抑郁青少年日常情绪调节策略使用的差异,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和青少年日常情绪调节问卷测量了766名青少年的抑郁症状及其情绪调节策略使用。结果发现:青少年抑郁症状越多,使用认知重评越少,使用认知沉浸、表达抑制和表达宣泄越多。当调节积极情绪时,青少年抑郁症状越多,使用认知重评越少,使用认知沉浸和表达抑制越多,但使用表达宣泄无显著差异;当调节消极情绪时,青少年抑郁症状越多,使用认知重评越少,使用认知沉浸、表达抑制和表达宣泄越多。并且,阈下抑郁青少年的情绪调节策略使用均介于无抑郁和抑郁青少年之间。结果表明,青少年抑郁症状越多,使用认知重评等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越少,使用认知沉浸等非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越多,但具体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可能会受所调节情绪效价的影响。同时,相比无抑郁和抑郁青少年,阈下抑郁青少年的情绪调节策略使用更具识别和干预的价值。
张少华桑标刘影潘婷婷
关键词:抑郁阈下抑郁青少年情绪调节
情绪表达抑制功能的文化差异被引量:36
2016年
表达抑制是指当情绪被唤醒的时候,有意识抑制自己的情绪表达行为。诸多研究表明表达抑制并不是一个有用且有效的策略。但不可忽视的是,文化因素是表达抑制与结果变量关系间的一个重要调节因素。即,在个人主义文化中,表达抑制通常发挥着较负面的作用。但在集体主义文化中,表达抑制并非完全是一种不恰当的调节策略。这可能与文化价值观、对"面子"观点的态度以及父母的应对方式有关。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在于表达抑制在集体主义文化及不同亚文化中的作用、学业背景下表达抑制的作用及其功能的文化差异以及被试取样的多样化等方面。
刘影桑标龚少英丁雪辰潘婷婷
关键词:个人主义文化文化差异
汉族和内地新疆青少年情绪反应性和情绪调节效应的比较(英文)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旨在探究情绪反应性和情绪调节效应的年龄和文化差异。通过实验系统考察汉族和新疆青少年在不同发展时期对不同情绪刺激的情绪反应性和使用不同情绪调节策略时的调节效应的差异。方法:实验使用情绪反应性-调节图片任务(REAR-I Task)测量了某中学初三以及高三的81名汉族学生和67名新疆学生的情绪反应性和情绪调节效应。结果:(1)汉族学生的消极情绪反应性高于新疆学生;(2)初三汉族学生对正性情绪刺激的调节效应比新疆学生高,高三的汉族学生和新疆学生的情绪调节效应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在实验条件下,我国不同民族青少年的情绪反应性和情绪调节效果存在一定亚文化差异,但整体发展体现出差异趋同的效应。
潘婷婷桑标桑标邓欣媚
关键词:民族差异青少年
情绪调节灵活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7年
情绪调节是个体适应现实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情境和策略均会影响情绪调节效果,近期研究不仅关注个体在特定情境下使用特定的情绪调节策略,而且更加关注个体在变化情境下灵活地使用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即强调情绪调节灵活性的作用。基于情绪调节灵活性是个体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同步改变策略,本文提出了情境改变、策略改变以及情境和策略的同步改变三个要素,介绍了情绪调节灵活性的三水平模型和三成分模型,区分了情绪调节灵活性的三类研究范式,讨论了情绪调节灵活性及其适应性,并指出了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张少华桑标潘婷婷刘影马明伟
关键词:情绪调节
晚期正成分的时间-空间迁移模式在情绪调节发展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近二十年,使用认知神经科学手段探讨情绪调节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晚期正成分(Late Positive Potential,LPP)是情绪调节脑电研究中的一个典型成分,在不同的时间窗中分析LPP的波幅的变化及其优势激活脑区的迁移能够反映情绪调节加工过程中个体由对情绪刺激的感知到相应的认知调控过程的转变。LPP的时间-空间迁移模式被应用于情绪调节的发展研究,揭示从童年到青少年再到成年期个体情绪的潜在神经机制。研究者关注幼儿期、童年期、青少期、成人期个体在情绪调节加工过程中LPP波幅的变化及其时间-空间迁移模式特征,把不同年龄段个体情绪调节的发展特点与其大脑关键脑区(主要是前额叶)发育状况进行联系,为儿童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主题提供更多的证据支持。未来的研究应加强对LPP在异常发展研究中应用,关注大脑发育与激素变化对LPP变化的影响,并加强对LPP调节效应的个体差异等问题的探讨。
邓欣媚丁雪辰桑标
关键词:事件相关电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