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2008Bwx13)
-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肖振宇邸丽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 民间狂欢:东北解放区的秧歌剧被引量:1
- 2009年
- 秧歌剧是脱胎于秧歌的一种戏剧形式,它体现了民间的愿望并一度成为教育、启蒙民众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曾演遍大江南北。东北解放区作为当时全国最大的解放区,在"东北文艺工作团"的推动下,秧歌剧运动也搞得轰轰烈烈,那时的秧歌剧主要特征有:主题内容上的"革命化",创作和演出的"模式化",革命话语与民间话语体系的互渗。
- 肖振宇
- 关键词:东北解放区秧歌剧革命化民间狂欢
- 论徐汲平的评戏改编
- 2009年
- 徐汲平(1916——1964),吉林省长春人,原名徐长吉,是东北“沦陷”时期著名作家古丁,因曾任伪职,故解放后用名徐汲平。徐汲平是一个中国文人,在沦陷区的东北文坛,他抱着“要冲破大寂寞,驰骋大荒原”,“救治不可救治的哑巴和聋子”的决心,从1935年开始了他的文学活动,很快成为东北文坛的一员闯将。但在20世纪30年代,政治关系、社会关系异常复杂的“沦陷区”,为了东北文学的发展、
- 肖振宇
- 关键词:东北文学改编评戏中国文人文学活动政治关系
- 东北沦陷区作家冷歌传略被引量:2
- 2010年
- 冷歌(1908—1994)生于辽宁省辽阳县,自称是吉林省永吉县人。本名李翅赓(建国后也曾用名李乃庚),笔名文湘、冷歌、紫函,是活跃在伪满洲国末期文坛上的知名编辑、作家。作为编辑,冷歌在新京(长春)益智书店整整做了10年,此间,
- 肖振宇
- 关键词:东北沦陷区作家传略伪满洲国名编辑
- 庄严与无耻之间——论冷歌的文学活动
- 2010年
- 冷歌是活跃在伪满洲国末期文坛上的一位知名的编辑、作家。在庄严与无耻并存的沦陷区文坛上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一方面,编辑出版许多新文学作品,对繁荣东北文艺作出了贡献;另一方面,诗歌、评论、散文等文艺作品的发表更证明了他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其应时应制之作的局限。
- 肖振宇邸丽
- 关键词:文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