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397418)
- 作品数:6 被引量:71H指数:4
- 相关作者:杨太新马保国韩俊杰韩俊杰韩宝坤更多>>
- 相关机构:河北工程大学邯郸明仁中医院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不同供磷水平对小麦植株蔗糖含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5年
-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供磷水平对小麦植株体内无机磷与蔗糖含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植株体内无机磷含量明显增加,而茎叶中蔗糖含量呈降低趋势。盆栽产量则随施磷量的增加而提高,磷素对产量影响的主要因素是促进苗期分蘖,提高小麦的有效穗数。
- 徐关印刘保明韩宝坤韩俊杰
- 关键词:蔗糖含量小麦植株供磷水平农艺性状有效穗数施磷量
- 冀南稻麦轮作区化肥施用与氮磷流失状况分析被引量:10
- 2007年
- 于2004年调查了冀南稻麦轮作区化肥施用状况和作物产量,并分析了稻田土壤速效氮和速效磷(Olsen-P)、田面水样及受田面影响的附近田外水样全氮、磷。结果表明:冀南地区施肥以化肥为主,有机肥施用比例较小,传统施肥对氮、磷地表流失明显,尤其是化肥用量大且配施有机肥的氮、磷流失最严重。田面水与田外水中氮、磷含量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氮、磷化肥不合理施用对附近水体存在较大污染风险。而试验区Ⅰ和Ⅱ,氮、磷流失较低。减少化肥施用量,合理施肥可降低施用化肥的环境风险。
- 马保国刘永朝薛进军
- 关键词:稻麦轮作石灰性土壤化肥施用氮磷流失
- 麦稻轮作体系中磷素平衡的研究被引量:30
- 2005年
-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高肥力土壤施用磷肥对冬小麦/水稻轮作周期中作物产量、磷肥利用率和磷养分平衡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对当季作物有增产效果,而磷肥残效对后茬作物增产明显。1个轮作周期一次性施磷(P2O5)45kg·hm-2即可保持麦稻两季作物高产;磷肥施用在小麦季水稻利用其后效,小麦季磷肥利用率为7.6%~13.6%,水稻季磷肥利用率为7.3%~12.2%,累积利用率为14.9%~25.8%;磷肥施用在水稻季小麦利用其后效,水稻季磷肥利用率为7.9%~12.7%,小麦季磷肥利用率为7.8%~12.2%,累积利用率为15.7%~24.9%。1个轮作周期后还有74.2%~85.1%磷积累在土壤中。磷平衡计算结果进一步表明,经过3个轮作周期后,不施磷处理磷素亏缺144.73~145.22kg·hm-2,施磷(P2O5)45kg·hm-2亏缺磷素(P2O5)41.82~41.83kg·hm-2,施磷(P2O5)90kg·hm-2磷素盈余(P2O5)77.42~78.85kg·hm-2,施磷(P2O5)135kg·hm-2磷素盈余(P2O5)200.78~201.77kg·hm-2。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土壤速效磷呈明显递增趋势,小麦—水稻轮作高肥力土壤水稻季施用(P2O5)45kg·hm-2就可以维持土壤速效磷平衡。从磷素平衡角度来说,施入的磷肥量应大体上等于作物吸收带走的量,土壤施用磷肥(P2O5)45~90kg·hm-2之间就可以维持土壤-作物体系中磷素的收支平衡。
- 马保国杨太新郭凤台韩俊杰
- 关键词:麦稻轮作石灰性土壤磷素平衡
- 麦稻轮作高肥力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季节变化被引量:1
- 2002年
- 1995至 1999年 ,经过 4年的田间定位测验 ,研究了麦稻轮作区不同施磷量和不同施磷季节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季节变化特点 .结果表明 :水稻季和小麦季施磷 ,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季节变化具有明显特点 .8季作物种植收获时土壤测定结果与试验前相比 ,不施磷处理Ca2 P ,Ca8 P ,Al P ,Fe P明显下降 ,施P2 O545kg/hm2 略有下降 ;施P2 O590kg/hm2 略有增加 ;施P2 O5135kg/hm2 增加幅度较大 ,在小麦季和水稻季施磷肥无显著差别 ,施P2 O545~90kg/hm2 就可以维持土壤各形态无机磷平衡 .不施磷处理水稻季Ca2 P普遍比小麦季高 .Ca2 P ,Ca8 P ,Al P ,Fe P随磷肥用量增加呈显著增加趋势 ;磷肥几乎不向O P和Ca10 P转化 .在一个轮作周期中 ,小麦季土壤Ca8 P和Al P低于水稻季 ,小麦季Fe P则高于水稻季土壤 ;不过O P随磷肥用量增加呈微弱增加趋势 ,并且水稻季O P略低于小麦季 .
- 马保国
- 关键词:麦稻轮作石灰性土壤无机磷高肥力土壤
- 麦稻轮作高产条件下施磷对土壤速效磷及作物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0
- 2001年
- 经过 4年的田间定位试验 ,结果表明 ,在含磷量较高的土壤条件下 (速效磷在 2 5mg·kg-1以上 ) ,随着施磷量的提高 ,土壤速效磷含量明显增加 ,在土壤中有累积现象。后作利用前茬磷肥后效 ,土壤速效磷有降低趋势。水稻施磷 ,当季产量具有明显增产效果 ,而且磷肥残效亦可满足后茬小麦对磷的需求 ,产量亦可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根据施磷后土壤速效磷的变化规律及作物产量结果分析表明 ,在麦稻轮作高产栽培条件下 ,水稻季施P2 O590kg·hm-2 为宜 ,小麦季施P2 O5135kg·hm-2 为宜 ,每年一次性施磷即可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 ,水稻季施磷可降低磷肥用量 ,并能保持稻麦两作较高的产量水平 ;根据北方稻区小麦播种采取带稻撒播而不利施肥的耕作特点 ,认为水稻季施磷在北方麦稻轮作区是一项有利的。
- 韩俊杰马保国韩宝坤杨太新董印丽
- 关键词:麦稻轮作磷肥作物产量土壤速效磷高产栽培条件
- 麦稻轮作高产条件下无机磷的形态转化及其生物有效性研究被引量:4
- 2000年
- 运用新的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分级方法研究了冀南麦稻轮作高产区土壤无机磷的形态 ,水溶性磷肥施于稻季和施于麦季土壤中的转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麦稻轮作土壤中无机磷以Ca -P为主 ,Ca -P占无机磷总量的6 6 9% ,Ca10 -P占Ca -P的 5 7.6 % ,Ca8-P、Ca2 -P分别占 37.2 %和 5 .2 % ;Al-P、Fe -P和O -P占无机磷总量的11 4%、11.2 %和 10 .5 %。在麦稻轮作中 ,水溶性磷肥短期内只转化为Ca2 -P、Ca8-P、Al-P和Fe -P ,几乎不向O -P和Ca10 -P转化 ;磷肥施于小麦季和施于水稻季无明显转化区别 ,施肥后当季作物各有效无机磷较高。磷肥用量与土壤中Ca2 -P、Ca8-P、Al-P和Fe -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小麦有效磷源为Ca2 -P、Ca8-P、Al-P和Fe-P ,而水稻有效磷源为Ca2 -P、Fe -P、Ca8-P、Al-P和O -P。磷肥用在水稻季土壤积累态磷比用在小麦季高1 6 %~ 2 0 % ,而作物磷肥的利用率低 1.0 %~ 2 .0 %。
- 马保国韩俊杰杨太新韩宝坤
- 关键词:麦稻轮作石灰性土壤生物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