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KS044)
- 作品数:9 被引量:45H指数:3
- 相关作者:田文富姚巧华更多>>
- 相关机构: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新型城镇化的人本绿色取向和“产城人”融合发展模式探索——以郑州市马寨镇新型城镇化的实践为例被引量:2
- 2015年
-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实现"人的城镇化",关键在于处理"化人"和"化地"的矛盾,把促进居民就业、完善社会保障、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摆在重要位置,坚持民生优先和"产城人"融合发展的原则,辩证看待城镇建设与产业支撑、城镇建设与改善民生、城镇建设与生态文明的内在逻辑,妥善处理当前与长远、政府与市场、可能与需要等关系,科学有序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和多方共赢。
- 田文富
-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 马克思城市观视野下“多维融合”绿色人本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以人为本和绿色循环是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思想的外在体现和本质要求,这对于我国推进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城镇转型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示,这就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绿色低碳"原则,走"产业与城市""人口与城市""生态与城市""人文与城市"的"多维"有机融合发展之路。
- 田文富
- 关键词:产城融合生态城市
- 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被引量:6
- 2014年
-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强体制机制创新的必然要求,是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增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保障。当前,应及时明确加强我国生态制度文明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一些重点任务,如建立法律保障机制、绿色考评机制、环境经济调节机制、绿色科技支撑机制和创新建立公众参与的体制机制等。
- 田文富
- 关键词:生态文明
- 生态文明的“三维”向度研究
- 2014年
- 环境伦理、绿色发展和制度体系是生态意识文明、生态行为文明和生态制度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环境伦理、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动关系进行系统分析,探索绿色发展路径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建设,不仅有助于丰富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提高公众生态意识文明水平,而且有助于推动生态制度文明的完善和生态行为文明水准的提升,增强政府、企业和公众推动绿色转型和美丽中国建设的自觉性,提高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实践价值。
- 田文富
-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伦理
- 培育生态文明意识,构建生态文化体系——以郑州市为例被引量:1
- 2014年
-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原文化发展紧密结合,构建具有郑州古都特征和现代都市特色的中原生态文化体系,是美丽郑州建设和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必然要求和重点任务。
- 田文富
- 关键词:中原文化生态意识生态文化
-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动机理及保障机制研究被引量:25
- 2015年
-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基本路径。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着正相关的互动关系:新型城镇化必须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支撑,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建设绿色低碳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也必须主动融入到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去,以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提高城镇化绿色发展的质量,建设宜居、乐居、宜游的美丽城镇。
- 田文富
-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互动机理
- 构建食品可追溯体系 守护“舌尖安全”被引量:1
- 2014年
- 可追溯体系是加强食品质量管理、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武器。西方发达国家建立食品可追溯体系起步较早,并在健全食品监管体制、强化食品安全立法、规制食品企业实施可追溯体系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今后我国应对食品安全危机,也必须建立起食品可追溯体系,同时建立统一的食品监管体制、完善食品法规、细化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和技术支撑、提升消费者和企业对可追溯食品的认知度。
- 姚巧华
- 关键词:食品安全供应链可追溯体系
- “美丽河南”建设的保障机制与技术路径被引量:3
- 2015年
- 打造"美丽河南",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的技术路径和激发绿色发展内生动力的体制机制建设,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使绿色低碳成为河南区域发展的新理念和区域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为最终实现"四个河南"的建设目标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
- 田文富
- 关键词:经济发展区域经济
- 环境伦理与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意蕴及其制度保障被引量:4
- 2014年
- 环境伦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路径。梳理环境伦理理论和绿色发展实践的相互关系,探讨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不仅有助于丰富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提高公众生态文明意识,而且有助于推动生态行为文明水准的提升和生态制度文明体系的完善,增强政府、企业和公众推动绿色转型和美丽中国建设的自觉性,提高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 田文富
-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