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8SZ1033)
-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4
- 相关作者:陈延斌马莹王丽娜周斌石海兵更多>>
- 相关机构:徐州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首都体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当代大学生认知、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证研究综述被引量:10
- 2011年
- 近年来,围绕当代大学生认知、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展的实证研究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此文概述了此类实证研究的总体情况,从共性结论和个性观点两个方面梳理了目前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进展,最后从完善研究方法、丰富研究内容和加大研究力度三个方面对今后研究提出建议。
- 王丽娜马莹
-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当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面临挑战背景下融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探讨
- 高等教育改革、客观环境的变化、西方思想文化的涌入、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主流信息的不畅等给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和挑战。这一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的思想教...
- 潘永亮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 文献传递
- 复兴大业中的“中华民族”:从自发到自觉
- 2014年
- 对"中国"、"民族"、"中华"以及"华夏"等概念的梳理可以看出,中华民族的形成在历史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多民族融合的、自发的过程。近代以后,在外来压力之下,又经历了一段自觉的过程。借鉴前苏联、美国的民族政策,"中国梦"要想实现,必须寻找共同价值指引,强大内在力量,即实现"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国族"的自觉认同。
- 王太芹
- 关键词:民族
- 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 2010年
- 人本理念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起点,和谐理念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石,公正理念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核。
- 朱莉涛
- 关键词:大学生
- 遭遇后现代: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必要性考察
-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出场",是青年大学生遭遇后现代的困境解答,惟有深入有效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增强专业知识背景方可建立辨识后现代的基础,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才有深厚的理论支撑。
- 马中英王艳玲
-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后现代后现代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 文献传递
- 当前大学生感恩意识弱化探析
- 2009年
- 目前一些大学生感恩意识薄弱,主要表现在对父母长辈缺乏感恩之爱,对国家缺乏感恩、担当之责,对同学、老师,母校缺乏感恩之情。大学生感恩意识弱化的主观原因是个人品德修养不够,客观原因是家庭感恩教育的淡化,学校教育主渠道的不畅、社会影响的不良。营造和优化大学生感恩教育环境应重视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感恩意识形成中的基础作用,发挥学校教育在大学生感恩素质形成中的主导作用,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感恩氛围和正确的舆论评价环境。
- 徐冬梅
-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教育感恩意识责任感
-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问题、原因及对策被引量:7
- 2011年
- 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深入人心,不仅是理论宣传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应该从其指导性、感召力等方面着力,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信仰。
- 陈延斌周斌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感召力大学生
- 优秀民族精神寓于高校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 培养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将优秀的民族精神寓于高校历史课教学,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对重要历史人物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德行水平;通过中华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的感悟,强化学生的爱国情结与民族意识;通过自...
- 徐冬梅
- 关键词:中华民族精神高校历史教学
- 文献传递
-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融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难点与方案设计
- 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时代的重要课题,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和民族复兴伟业的实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点是使大学生的人生理想始终与人民的命运...
- 卢进丽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
- 文献传递
- 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与践行的思考
- 推进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做好这项工作,创新教育观念,坚持科学性与人文性、主导性与多样性、价值性与动力性、差异性与契合性相结合的教育观念,切实发挥推动力;要优化外部制约因素...
- 张威石海兵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