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2011GXQ4B016)

作品数:7 被引量:181H指数:5
相关作者:陈祖海李波刘驰张俊飚雷朱家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民族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污染
  • 2篇农业
  • 2篇农业碳排放
  • 2篇经济增长
  • 2篇环境污染
  • 2篇博弈
  • 2篇博弈分析
  • 2篇城市
  • 1篇动因
  • 1篇序贯博弈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省际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收敛性
  • 1篇收敛性分析
  • 1篇水污染
  • 1篇脱钩
  • 1篇脱钩研究
  • 1篇能源

机构

  • 7篇中南民族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陈祖海
  • 2篇刘驰
  • 2篇李波
  • 1篇安德胜
  • 1篇雷朱家华
  • 1篇张俊飚
  • 1篇钟水映
  • 1篇孙焱林
  • 1篇康海媛
  • 1篇彭灵敏

传媒

  • 1篇地理研究
  • 1篇经济问题
  • 1篇经济经纬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生态经济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4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经济增长与农业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被引量:45
2012年
研究首先基于农业投入与生产视角的6个主要方面碳源,测算了1993-2008年我国农业生产活动所导致的碳排放量,分析发现我国农业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分别年均增长率为4.08%、2.38%,但环比增速总体上处于阶段性下降态势。化肥、农药、农膜、农用柴油、灌溉、翻耕等导致碳排放年均递增率分别为3.45%、4.65%、7.20%、4.77%、1.22%、0.38%。进一步综合运用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实证我国经济增长与农业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农业碳排放总强度,以及经济增长与化肥、农药、农膜、农用柴油、翻耕等5类碳源导致的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人均GDP每增加1%,农业碳排放总强度与化肥、农药、农膜、农用柴油、翻耕等碳源的碳排放强度分别增加1.72%、1.61%、1.18%、0.40%、2.48%和1.31%。最后,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李波
关键词:经济增长农业碳排放
城市发展与城市环境污染关系的计量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根据武汉城市发展相关数据,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城市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算,构建了城市发展综合指数,运用回归模型对城市发展综合指数和工业"三废"分别进行耦合分析并建模,探究武汉城市发展对城市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武汉城市发展水平与城市环境显著相关,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废水排放总量呈"N"型变化,由于城市非农人口的增加,生活废水排放的增加超过了环境技术进步和工业结构调整对工业废水减排的贡献,使废水排放总量目前呈上升趋势;武汉废气排放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呈正"U"型,目前也呈上升趋势。基于研究结果分析,提出促进武汉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刘驰钟水映
关键词:城市发展环境污染
城市湖泊污染治理的博弈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从经济学的理论出发,分析了城市湖泊被污染的原因。从城市湖泊公共资源的性质入手,构造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分析了决策主体在决策过程中各方互相合作、互相制约的规律,探讨了不同约束条件下导致的不同的博弈均衡结果,进而提出了减少城市湖泊污染的对策建议,为我国在加速推进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保护湖泊水环境提供参考。
刘驰安德胜
关键词:城市湖泊博弈污染
跨界流域水污染利益主体博弈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建立了上、下游地区的序贯博弈模型,并通过比较有、无流域管理机构实行税收政策和双向补偿机制的情况,验证了流域管理机构有效介入的重要性.结果表明:流域水环境的整体性与行政区域分割的矛盾是流域跨界水污染冲突的根源所在.关键是理顺流域管理机制.
陈祖海彭灵敏
关键词:跨界水污染流域管理机构序贯博弈
基于投入视角的我国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脱钩研究被引量:67
2012年
笔者基于投入视角,测算分析发现,1993年~2008年我国农业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分别年均增长4.08%和2.38%;化肥、农药、农膜、农用柴油、灌溉、翻耕所导致碳排放年均递增3.45%、4.65%、20%、77%、22%、38%,且区域差异特征7.4.1.0.明显。测算分析表明,1994年~2008年我国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呈现弱脱钩、扩张连接和扩张负脱钩,以扩张连接和扩张负脱钩为主。从主要农业省区的脱钩弹性来看,江苏、湖北、湖南等3省以强脱钩、弱脱钩、扩张连接为主;山东、广西等2省以强脱钩、弱脱钩为主;黑龙江、河南、河北、安徽、广东、四川等6省多种弹性特征并存。
李波张俊飚
关键词:农业碳排放
中国省际能源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与收敛性的实证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文章选取2000—2012年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Global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考虑资源投入与能源消耗的中国各省能源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指数变化。结果显示:中国省际平均能源全要素生产率呈现稳步上涨趋势,其中从2005年开始,上涨速度加快;能源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增长率则呈下降趋势;能源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阶梯型分布,北京增长最快,而湖北是能源生产率下降幅度最大的省份;省际能源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收敛趋势。
康海媛孙焱林陈祖海
关键词:MALMQUIST指数技术效率收敛性分析
中国环境污染变动的时空特征及其经济驱动因素被引量:54
2015年
基于2003-2013年经济与环境污染数据,运用EKC模型、Moran's I指数、LMDI指数,将污染排放的经济因素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能源消费效应、能源开发效应、技术污染效应,探讨中国环境污染变动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中国环境污染总量未到达EKC曲线拐点,处于EKC曲线左侧。在时间维度上,规模效应加剧了环境污染恶化,其他效应的变化间接改善了环境状况。在空间维度上,规模效应的高值聚集区是东部地区;结构效应、能源消费效应、技术污染效应的高值聚集区主要是中西部地区,低值聚集区多为东部和东北地区;能源开发效应是全国范围的整体偏低。中国污染重心在113°E^115°E,32°N^34.5°N的区域内移动,以北京—吉林—广东—浙江等省份所构成的区域,受不同经济效应影响,在向东、向西之间"抉择移动"。
陈祖海雷朱家华
关键词:经济增长环境污染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