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103047)
- 作品数:11 被引量:337H指数:8
- 相关作者:康伟陈茜王正沛更多>>
-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公共管理研究领域中的社会网络分析被引量:45
- 2014年
- 公共管理学科当前正处在充分吸收新科学研究成果、探索与公共管理研究对象相适应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发展阶段。从社会网络视角研究公共组织的结构和关系特征,探析无标度等特征的公共管理意义,不仅可以丰富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功能,而且可以加强公共管理研究的量化分析和实践应用价值。论文通过回顾和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将公共管理领域内的社会网络分析研究归纳为政治参与和公共政策、公共危机治理和信息传播、公共资源治理和公共服务提供、社会组织和社区治理及其他,分领域对研究主题进行综述,对国内外研究现状与问题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更好地把握公共管理领域内的社会网络分析研究动态,进而创新发展我国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成果。
- 康伟陈茜陈波
- 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公共管理
- 市场化、网络舆论与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效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文章以我国省级政府的面板数据为支撑,分析省级政府的公共服务效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市场化、网络舆论等外部因素对政府公共服务效率的影响。结论表明,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效率地区差距较大,东部省份较高,西部地区最低;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效率整体偏低,但是上升趋势明显;网络舆论、人口密度、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和政府规模等因素对政府公共服务效率产生了显著地影响;人口素质、市场化水平对政府公共服务效率影响并不显著;人口密度、网络舆论等外部因素变量在动态环境下并不稳定。
- 孙德梅胡媚琦王正沛康伟
- 关键词:市场化网络舆论政府规模公共服务效率
- 公共危机协同治理视角下的组织合作问题研究被引量:24
- 2015年
- 公共危机协同治理视角下的组织合作以实现应急系统整体功能效应的最大化为出发点,强调整合不同主体的利益,协调不同组织间的行动。应用协同学原理和治理理论分析探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于:组织合作意愿及合作水平低,组织功能及合作定位模糊,组织自身发展不均衡和组织合作缺乏配套制度支持。对策建议包括:从自组织和群组织双层面提升组织服务能力及合作质量,从法律制度与机制体制层面优化组织合作的外部环境。
- 康伟陈茜
- 关键词:公共危机
- 基于SNA的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应对中的合作网络研究——以“4·20”雅安地震为例被引量:38
- 2014年
- 公共危机的连带性强、危害性大等特征对危机应对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构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应对中的合作网络对于有效应对公共危机具有重要意义。以2013年"4·20"雅安地震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应对中的合作网络结构特征及各节点在危机应对中的作用,并依据邻接矩阵对网络粘性、关联性、中心性和凝聚子群进行测度。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节点属性影响组织在网络中的位置、作用及行为选择。公共危机合作网络中需要常设的、权威的危机应对核心机构,负责协调组织间关系并设计灵活的激励制度。网络中的非政府组织之间应当加强实质有效合作。
- 康伟陈茜陈波
-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公共危机合作网络
- 基于SNA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关键节点识别——以“7·23动车事故”为例被引量:110
- 2012年
-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研究突发事件舆情传播的网络结构特征及关键节点识别,探究舆情传播的网络结构、节点位置及相互关系对信息的传播路径、传播速度及传播范围的影响等问题。以2011年重大突发事件"7.23"动车事故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Pajek软件生成了"7.23"信息传播网络拓扑图,基于邻接矩阵数据进行了网络密度、可达性、聚类系数和中心性测度,依据测度结果和位置角色分析对其进行关键节点分层与识别。研究表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和扩散以社会网络结构为基础,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特征;网络结构与节点位置决定着成员的"影响力"程度;中心关键节点的资源控制能力与信息输入输出效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可以通过改变中心度、聚类系数等手段嵌入式引导关键节点,减少谣言和恐慌情绪的传播。本文采用详实数据对舆情传播关键节点的分层识别,拓展了社会网络方法在应急管理领域的应用,克服了以往研究中技术与管理实践相分离的弊病。
- 康伟
- 关键词:突发事件网络舆情
- 突发事件舆情传播的社会网络结构测度与分析——基于“11·16校车事故”的实证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研究信息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中的整体结构和结点在网络中的位置及相互关系,探究舆情网络传播结构对信息的传播路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的影响。以突发事件"11·16"校车事故为实证研究对象,生成"11·16"舆情传播网络拓扑图,基于邻接矩阵数据对信息传播网络进行了整体网络结构、内部子结构和个体位置结构测度,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网络舆情引导政策建议。
- 康伟
- 关键词:突发事件舆情传播社会网络结构
- 群体性事件管理的一个心理学视角——基于社会心态、社会行为理论的研究被引量:12
- 2014年
- 文章以社会心态、社会情绪、社会行为理论为基本支撑,推演群体性事件中群体行为的产生和演化路径,并从群体心态和群体情绪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阶段的群体性事件管理模式。研究表明:群体性事件管理中,政府管理行为的基本切入点就是扭转群体心态和群体情绪,只有使群体心态和群体情绪转向正轨,才能促使失范的群体行为稳定、消退和转向;群体性事件管理中一个重要环节是群体心态和群体情绪的监控、识别和调节,建立一个覆盖全社会的社会心态和社会情绪监控网络,能有效反馈社会情绪和心态,有助于社会危机的化解和政府治理的改进;群体性事件管理中要兼顾群体原生消极心态和次生消极心态,其中切断其转化路径、破坏其转化条件是控制群体性事件继续发展的有效方式。
- 孙德梅王正沛康伟
- 关键词:群体心态
- 突发事件舆情传播的社会网络结构测度与分析——基于“11·16校车事故”的实证研究被引量:75
- 2012年
-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研究信息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中的整体结构和结点在网络中的位置及相互关系,研究舆情网络传播结构对信息的传播路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的影响问题。以突发事件"11·16"校车事故为实证研究对象,生成"11·16"舆情传播网络拓扑图,基于邻接矩阵数据对信息传播网络进行了整体网络结构、内部子结构和个体位置结构测度,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网络舆情引导政策建议。
- 康伟
- 关键词:突发事件舆情传播社会网络结构
- 转型期我国公民社会心态影响因素分析:基于CGSS2008调查数据的分析被引量:11
- 2014年
- 社会心态是社会群体行为的前兆,社会心态的方向和强度都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群体的行为,对社会心态影响因素的研究对调节群体行为具有重要价值。文章以CGSS2008调查数据为支撑,构建了一个社会心态影响因素框架图,并实证研究了影响社会心态的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得到如下结论:我国现阶段,公众对社会公平、社会正义认同度都很不理想,表明我国现阶段公众的社会心态处于一个不健康的状态;个体特征、家庭影响、社会网络以及个体对所处阶层和阶级的认识都对社会心态有重要影响;要改变这种不健康的社会心态,必须清除消极的社会存在,改变不利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因素。
- 孙德梅王正沛康伟
- 关键词:社会心态
- 公共危机管理领域中的社会网络分析——现状、问题与研究方向被引量:42
- 2013年
- 基于EBSCO和JSTOR数据库检索了近20年的国外实证类文献,对22篇有代表性的文献加以整理,分为危机类型、参与部门、分析方法与过程、网络构成、数据类型、研究结论和贡献等方面进行列表分析。研究发现:SNA在危机管理中的应用逐年递增,研究热点为网络结构与关系协调,并且WEB2.0时代及社交媒体的影响逐渐显现。目前的研究过多关注了静态网络,忽视了节点属性分析和网络的动态演进规律研究。因此,未来的研究应重视建立交叉学科的主导优势,重视公共危机的网络动态复杂性研究,重视大数据在危机管理中的有效运用。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于SNA在危机管理中的研究现状与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旨在提高对前沿成果的借鉴和吸收,拓展SNA在危机管理中的应用,为国内的SNA和危机管理交叉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 康伟陈波
- 关键词:公共危机管理社会网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