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70359019)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洪天求贾志海郑文武宁霄峰张利伟更多>>
相关机构:合肥工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新元古界
  • 1篇岩脉
  • 1篇元古界
  • 1篇三叠
  • 1篇三叠统
  • 1篇生物复苏
  • 1篇生物岩
  • 1篇苏皖北部
  • 1篇微生物岩
  • 1篇下三叠统
  • 1篇沉积环境

机构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贾志海
  • 2篇洪天求
  • 1篇宁霄峰
  • 1篇郑文武
  • 1篇张利伟

传媒

  • 1篇地质科学
  • 1篇古地理学报

年份

  • 2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苏皖北部新元古界臼齿碳酸盐岩脉类型及其形成机理被引量:9
2011年
苏皖北部新元古界碳酸盐岩地层中广泛发育臼齿碳酸盐岩脉体。根据这些脉体的产出特征,将其划分为两大类型。类型1主要产出于新元古界下部的刘老碑组、九里桥组和倪园组中,多形成于沉积期,脉体杂乱分布且与叠层石透镜体、砾屑、滑塌构造、冲刷沟槽、透镜状交错层理等共生。类型2主要产出于新元古界中、上部九顶山组、张渠组、魏集组和望山组中,多形成于成岩早期,脉体分布具有规律性,产出地层有明显的粒序层理,与上下岩层间具有明显的冲刷界面,并形成规模不一的韵律层。臼齿脉体形成的原动力可能与超级大陆Rodinia的裂解导致的地壳运动有关。类型1形成于瞬间动荡的环境,可能指示了Rodinia裂解的序幕,类型2形成于稳定的、周期性变化的环境,可能指示了Rodinia裂解过程中地应力的周期性释放过程。
贾志海宁霄峰洪天求郑文武
关键词:新元古界苏皖北部
安徽巢湖北部地区下三叠统和龙山组微生物岩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11年
巢湖北部地区下三叠统和龙山组(Smithian亚阶中上段)含有特征明显的微生物岩。微生物岩包含微生物席和叠层石两种类型,其中最为丰富的类型是以蓝藻为主。该组微生物岩的普遍发育以及宏体化石组合的分布特征表明,和龙山组微生物岩可能是早三叠世生态环境开始改善、生物开始复苏的标志。微生物岩及微生物群落特征表明,该组很可能沉积于低能浅水环境中。
张利伟洪天求贾志海
关键词:下三叠统微生物岩生物复苏沉积环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