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2005DIB3J100)

作品数:109 被引量:1,984H指数:30
相关作者:王润元邓振镛王鹤龄姚玉璧赵鸿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天水市气象局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干旱气象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9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4篇农业科学
  • 42篇天文地球
  • 6篇生物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水利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4篇气候
  • 35篇气候变化
  • 25篇黄土高原
  • 23篇小麦
  • 18篇气候变暖
  • 18篇变暖
  • 14篇春小麦
  • 13篇气温
  • 12篇降水
  • 11篇干旱
  • 9篇生长发育
  • 9篇土壤
  • 8篇冬小麦
  • 8篇生态
  • 8篇生育
  • 8篇干旱区
  • 6篇地表
  • 6篇玉米
  • 6篇植被
  • 6篇作物

机构

  • 114篇中国气象局兰...
  • 11篇天水市气象局
  • 8篇兰州中心气象...
  • 8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国气象局成...
  • 7篇兰州大学
  • 6篇甘肃省气象局
  • 6篇中国气象局
  • 5篇兰州交通大学
  • 5篇海南省气象局
  • 5篇山西省气候中...
  • 4篇甘肃农业大学
  • 3篇白城师范学院
  • 3篇宁夏大学
  • 3篇山西省气象局
  • 2篇兰州商学院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国家卫星气象...
  • 2篇白银市气象局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作者

  • 61篇王润元
  • 22篇王鹤龄
  • 21篇邓振镛
  • 19篇姚玉璧
  • 16篇赵鸿
  • 12篇郭江勇
  • 12篇张凯
  • 10篇张强
  • 9篇杨启国
  • 8篇尹东
  • 7篇张秀云
  • 7篇郭铌
  • 7篇王小平
  • 7篇肖国举
  • 6篇蒲金涌
  • 6篇马鹏里
  • 6篇刘宏谊
  • 6篇杨兴国
  • 6篇王燕
  • 6篇黄斌

传媒

  • 18篇干旱地区农业...
  • 8篇中国沙漠
  • 8篇地球科学进展
  • 8篇生态学杂志
  • 6篇草业科学
  • 6篇干旱区研究
  • 6篇干旱气象
  • 5篇中国农业气象
  • 4篇资源科学
  • 4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干旱区地理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冰川冻土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灾害学
  • 2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9篇2010
  • 25篇2009
  • 29篇2008
  • 43篇2007
  • 17篇2006
1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北方沙尘暴及其农学防治探讨被引量:4
2007年
综合了有关沙尘暴研究的主要成果,分析了我国北方沙尘暴灾害的现状,对沙尘暴的空间分布与发展趋势、沙尘暴的成因和沙尘物质来源及运移路径等分别进行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沙尘暴减灾的农学途径,着重探讨了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以冬小麦和冬油菜为代表的冬作物北移措施和保护性耕作措施的防尘机理。指出防止我国北方沙尘暴的恶化,农业结构调整的当务之急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趋势,结合北方生态环境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充分利用气候、气象变化规律,通过合理的时空布局,采取趋利避害的农业调控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冬作物北移和保护性耕作措施的生态保护功能,是今后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农业发展生态建设的必由之路。
王鹤龄李耀辉
关键词:沙尘暴农学
气候变暖对河西走廊棉花生产影响的成因与对策研究被引量:31
2008年
揭示了气候变化对河西走廊棉花生产有着显著影响,实际上使其生育期延长20天,霜前花减少30%;适生区域提高100m左右,面积扩大7倍;衣分提高2个百分点,气候产量增加54.3%的基本事实。探明了现代气候变暖对高原地区喜热作物棉花产生非常有利影响的重要原因,是由于≥10℃积温升高131℃,裂铃至停止生长关键期增温30℃;最低气温升高0.9℃,春季增温加快,秋季降温减缓,使生长期热量资源得到较大补偿,气候生态适应性更适宜,与棉花生理需求指标更接近。预测未来10~15年内≥10℃积温可能增加100~300℃,适生区域升高100m左右,建议稳步扩大面积20%~30%,并提出按不同种植区域采取相适应的农业生产技术等建议。
邓振镛王鹤龄李国昌辛吉武张宇飞徐金芳
关键词:河西走廊棉花气候变暖
陇东黄土高原冬季积温对冬小麦生育期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采用陇东15个气象站1965-2005年冬季积温和1981-2005年环县、西峰、平凉代表站小麦发育期的资料,分析了冬小麦发育期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冬季积温对冬小麦发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陇东冬季积温2000年以来持续为正距平,1965-2005年积温增加率为4.5℃·d/a,陇东冬小麦发育期1994年以后基本持续变早。3个代表站的冬季积温与冬小麦各发育期呈负相关,西峰的相关性明显,最显著的是返青期,其次是抽穗期,再是起身期。冬小麦平均发育期冬季积温典型偏高年份比典型偏低年份均早,环县最明显的是全生育期提前了17 d,其次是开花期提前了15 d,再是起身期提前了12 d,西峰最明显的是全生育期提前了21 d,其次是起身期提前了19d,再是返青期提前了17 d,平凉最明显的是开花、乳熟期均提前了7 d,其次是起身期提前了6 d,再是孕穗、抽穗期提前了5 d。
辛吉武郭江勇杨小利马鹏里
关键词:陇东黄土高原
不同品种与耕作方式及补充灌溉等农艺技术组合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英文)被引量:2
2007年
通过6 a的试验,分别研究了在一般干旱年份(年降雨量超过360 mm)和较严重干旱年份(降雨量低于360 mm),小麦品种(79121-15与定西24)、耕作方式(垄作与平作)及补充灌溉等农艺技术组合对产量的影响。在一般干旱年份,79121-15的产量比定西24的高,并且它们的产量在垄作种植下比平作种植下有显著提高。在严重干旱年份,定西24的产量比79121-15高。无论在一般干旱年份还是严重干旱年份,补充灌溉能够显著提高小麦产量。通过不同品种与耕种方式,以及补充灌溉等农艺技术的组合,可以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在一般干旱年份,组合品种、垄作和补充灌溉等技术措施,79121-15对产量的贡献率与定西24的相比较被提高了7.3%~9.9%。垄作较平作对产量的贡献率提高了9.3%~13.3%。补充灌溉对产量贡献率提高了17.7%~30.0%。但是,在严重干旱年份,组合品种、垄作和补充灌溉的情况下,补充灌溉提高小麦产量25.1%~35.5%,垄作和品种可适度提高小麦产量。
肖国举张强张峰举孙兆军姚玉壁郑惇马琨
关键词:春小麦垄作补充灌溉
气候变化对黄河首曲地区草地生态退化的影响被引量:28
2007年
黄河在甘肃玛曲县境内形成了一个长433km“U”字形的第一弯,这里拥有大面积亚高山草甸类草场和沼泽湿地,被誉为亚洲最好的牧场之一,但是,近50年来黄河首曲草地生态逆向演替,草场退化、沙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功能弱化。利用黄河首曲玛曲县草地与湿地气候资料和生态观测资料及统计资料,分析研究表明:造成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和环境蠕变。玛曲县降水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气温年际变化趋势呈上升趋势,增温速度均大于全国增温速度。草地年干燥指数呈显著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末至2004年明显趋于干旱化,气候变化是草地生态退化的自然诱发因素,而超载过牧,滥采乱挖,人为破坏,生物链失衡等环境蠕变是造成生态退化的人为因素,二者共同作用导致黄河首曲草地生态环境退化。为此,提出了适应高原草地生态环境演替规律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姚玉璧王润元尹东邓振镛张秀云李侠
关键词:气候变化环境蠕变
54年来中国西北地区降水量的变化被引量:70
2009年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743个站的逐日降水资料,选取西北5省(区)资料年代长度大于30年的166个站的逐日降水资料。通过计算分析西北地区年和各季节的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年降水日数、年降水强度。发现近54年来,我国西北5省(区)总降水量呈下降趋势,距平为正和负值的年份大致相当,年际间振幅较大,降水日数明显减少,降水强度有弱的增强趋势。
郭慕萍王志伟秦爱民范永铃
关键词:降水量
气候变暖对天水市国有林区林业产值的影响被引量:5
2006年
通过对1971-2000年天水气候及林业产值变化分析,得出影响天水市国有林区林业产值的主要气象条件是4-8月降水量和≥0℃积温;建立了天水林业气候产值的数学模型,得出了适宜天水林业生长的水热匹配规律,水热匹配指标为R年≥0.12∑T年≥0℃。
姚晓红秘晓东许彦平王润元
关键词:气候变暖林业产值
气象条件对西北温凉半湿润区马铃薯块茎形成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1
2009年
利用西北温凉半湿润区马铃薯生长发育定位观测资料、加密观测和对应平行气象观测资料,应用农业气象统计分析方法,分析马铃薯块茎生长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域马铃薯播种到可收约需150~168d,需≥0℃积温2000~2300℃·d,降水量400~500mm,日照时数900~1100h;马铃薯在播种后第105天开始,块茎由缓慢生长转为迅速生长阶段,在播种后的第127天,块茎生长速度最大,播种后第149天开始,块茎生长从迅速生长又转为缓慢生长。气温对马铃薯产量形成除采收期外,均为负效应,块茎膨大期对气温变化十分敏感;降水量的影响函数同热量的影响函数呈反相位分布,除出苗期和采收期为负效应外,其余时段降水量对马铃薯产量形成均为正效应,马铃薯分枝-开花期对降水量变化十分敏感。
姚玉璧张秀云卢汉威韩海辉李雪霞张树旺
关键词:马铃薯块茎形成
新疆天山北坡3种地表植被指数检测方法与监测
2007年
应用3种地表植被检测方法计算了2000—2004年间新疆北部地区植被的变化状况,总结了计算结果的相关特征。综合统计结果显示,5a来植被生长状况总体要好于前8a(1991—1999年);但中、高山带的林地和乌鲁木齐—石河子绿洲上的农用地都发生了不同程度、高比例、大面积的退化,只有很小比例的植被得以改善,表现出局部恶化,总体改善的局面。
周在明李晓东谢国辉
关键词:天山北坡地表植被主成分分析
祁连山区春季冻土深度特征及对春小麦发育期的影响被引量:10
2009年
为了分析祁连山冻土深度对春小麦发育期的影响,利用祁连山区11个站春季冻土深度及张掖和武威站春小麦发育期资料,采用回归分析、相关性检验、F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冻土深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春季冻土深度对祁连山区春小麦发育期的东西部影响差异。结果表明:冻土深度最大出现在祁连站,以此为中心,向低海拔区域呈逐渐减小趋势;春季冻土深度随时间变化呈现明显的减小趋势,减小主要出现在1985年以后,1961—1984年变化幅度较小,这与春季明显的增温时段基本同步。春季冻土深度对祁连山东部代表站点武威春小麦的发育期影响效果显著,先后影响到了春小麦的播种、出苗、三叶、拔节、孕穗、抽穗以及成熟,冻土深度增加,则发育期延迟,延迟速率为0.5~2.4天/10cm;然而,春季冻土深度对西部代表站点张掖春小麦的影响并不显著,只对出苗和三叶产生一定的影响。
张洪芬王劲松刘治国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