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740081)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聂丹聂淼马克冬张显成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财经大学西南大学毕节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历史地理
  • 2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居延
  • 2篇汉简
  • 1篇源流
  • 1篇源流考
  • 1篇礼服
  • 1篇居延汉简
  • 1篇考论
  • 1篇裤子
  • 1篇辨误
  • 1篇辨正
  • 1篇词语

机构

  • 6篇贵州财经大学
  • 1篇毕节学院
  • 1篇西南大学

作者

  • 6篇聂丹
  • 3篇聂淼
  • 1篇张显成
  • 1篇马克冬

传媒

  • 3篇敦煌研究
  • 1篇江汉考古
  • 1篇皖西学院学报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兰州文理学院...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略述新时期的“二代”
2015年
"二代"在信息化时代获得了新的用法,附着在形容词性、名词性、动词性词素后面,可以在单音节后面,也可以在双音节后面,成为一个不自由的合成词素,产生了固定的意义,表示延续或继承了处于社会某一阶层的父辈的存在状态的第二代,包含了一定的贬义色彩或自嘲情绪。
聂丹聂淼
“中衣”辨正被引量:1
2015年
古代文献中有一个"中衣",历来的研究者对其处理比较混乱:1.在线性序列中"缘"与"中衣"常常连用,有处理为断开的,有处理为不断开的;2.在"中衣"前面的"缘"字,有认为应该是"绿"字。据研究,我们发现"中衣"在古代礼制中有其特殊地位,"领""袖"的边缘颜色很受重视,常见"颜色+缘+领袖+中衣"或"颜色+领袖+缘+中衣"的用法,据此,我们得出结论,线性序列中的"缘"与"中衣"不应该断开;本字是"缘","绿"字因与"缘"字形相近,且在"中衣"之前而致误。
聂丹
关键词:辨误
《居延新简》所记屯戍信息及其价值考论被引量:1
2014年
出土文献《居延新简》中,共有屯戍及相关词语68个,用例902个,可分为屯戍吏卒的职责、与之相关的边塞地形、伤病情况等三大类。《居延新简》中的这些词语及其用例可弥补传世文献的不足,帮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汉代的屯戍制和边塞吏卒的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并对某些词语有新的认识,从而有助于大型语文辞书的编纂和修订。
马克冬张显成
西北屯戍汉简中的“窅”和“萆”被引量:2
2015年
在西北屯戍汉简的守御器簿中出现了经常连用的"窅"和"萆"字,还分别与"瞀""冒"和"辟",构成"皮窅草萆、皮瞀草萆、皮冒草萆、羊皮冒萆、草辟及冒"等结构。不少学者对"皮窅"进行过研究,未得其义,对"萆"的研究则几乎没有。又有学者认为:两者经常连用,似乎与"胄、甲"相当。通观西北屯戍汉简全部文例,发现"胄、甲"自有其稳定的词语表达。据我们研究,"窅"和"萆",是斥候(侦察兵)候望时的必备装备,每一亭隧仅有一枚。"窅",是斥候的瞭望器具,"萆",是斥候的防御隐蔽装备。
聂丹
关键词:汉简
“中衣”源流考被引量:2
2014年
"中衣"在先秦汉魏六朝,是穿在外衣、内衣之间的套穿礼服,可以看见领口、袖口;隋唐以后演变成长及脚的内裤;明清时期进一步发展成为全民皆穿的长裤,可以贴身穿也可以外穿。因为义项的非理性增加,又以"衣"指"裤",所指对象模糊,不符合语言发展的规律和人们的语言习惯。清代晚期,"中衣"退出历史舞台。
聂丹聂淼
关键词:礼服裤子
《居延新简》中的“行帻”被引量:2
2016年
传世文献不见"行帻",仅见"行",意思是绑腿。在《居延新简》中,"行"不是绑腿,而是用来裹头的长条形布带。《居延新简》中的"行"也称为"帻",也可以合称为"行帻",就是用来裹头的长条形布带。
聂丹聂淼
居延汉简中“缘中衣”考
2014年
《居延汉简》中所谓"缘中衣"不是名物词语,属标点失误而产生的歧义。其正确句读应连上读为"大红布衣缘中衣",意思是用大红布作衣缘的中衣。
聂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