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2007105981002D15)

作品数:4 被引量:52H指数:3
相关作者:陈一强温红侠孔晋亮朱莲娜宋志军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哥本哈根大学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单胞菌
  • 4篇铜绿
  • 4篇铜绿假单胞
  • 4篇铜绿假单胞菌
  • 4篇假单胞菌
  • 2篇体外
  • 2篇体外研究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芯片
  • 1篇蛋白质组
  • 1篇蛋白质组学
  • 1篇蛋白质组学研...
  • 1篇电镜
  • 1篇电镜观察
  • 1篇药物
  • 1篇扫描电镜观察
  • 1篇生物被膜
  • 1篇生物被膜形成
  • 1篇生物膜

机构

  • 4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潍坊医学院附...
  • 2篇哥本哈根大学

作者

  • 4篇温红侠
  • 4篇陈一强
  • 3篇孔晋亮
  • 2篇王恒壮
  • 2篇蔡双启
  • 2篇朱莲娜
  • 2篇宋志军
  • 2篇陈海荣
  • 1篇杨朝生
  • 1篇吴红
  • 1篇闫萍
  • 1篇张东伟

传媒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交叉耐药的体外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体外建立铜绿假单胞菌(PAE)野生株PAEO1耐药菌株,探讨PAEO1对抗菌药物的交叉耐药性。方法采用亚抑菌浓度梯度递增法体外诱导PAEO1对敏感抗菌药物耐药,采用K-B纸片扩散法监测耐药菌株PAEO1对原敏感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变化。结果头孢哌酮/舒巴坦诱导PAEO1耐药后,PAEO1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和氨曲南敏感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AEOl经左氧氟沙星诱导耐药后,对环丙沙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美罗培南产生耐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AEO1经阿米卡星诱导耐药后,对庆大霉素产生耐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均未发现药敏改变。结论亚抑菌浓度的抗菌药物可诱导野生株PAEO1产生耐药,且所诱导耐药菌株在同类或非同类抗菌药物之间可产生交叉耐药。
孔晋亮蔡双启陈一强朱莲娜温红侠陈海荣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交叉耐药抗菌药物
密度感应对铜绿假单胞菌运动能力及其生物被膜形成调控的研究
2009年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生物被膜(BF)的形成主要受密度感应(quorum sensing,QS)系统调控,尤其在BF形成早期,QS对P.a泳动、丛集运动和颤搐运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以P.a野生型中PA01菌株及其QS相关基因缺失菌株为实验菌株,检测其泳动、丛集和颤搐运动,测量菌落生长形成的云雾状区域半径,观察菌落生长形态。以无菌1cm×1cm聚氯乙烯气管导管为载体,建立体外P.a静止BF模型,扫描电镜观察载体表面BF。
温红侠陈一强宋志军吴红王恒壮闫萍孔晋亮
关键词:生物被膜形成铜绿假单胞菌密度感应扫描电镜观察基因缺失
生物膜形成相关的铜绿假单胞菌蛋白质组学研究被引量:19
2010年
目的找出铜绿假单胞菌PAEO1野生型与PDO300、PAEO1 lasI rhlI基因缺陷型、PAEO1 lasRrhlR基因缺陷型菌株之间的差异蛋白质,探讨这些蛋白质与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关系。方法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技术和CM10蛋白质芯片检测PAEO1野生型与PDO300、PAEO1 lasI rhlI基因缺陷型、PAEO1 lasRrhlR基因缺陷型菌株的菌体蛋白,采用Biomarker Wizard软件进行分析,筛选差异蛋白质。结果PDO300菌株与PAEO1野生型菌株相比有10个蛋白质高表达(P<0.01),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074、3817、8923、8148、3332、4521、7621、11 594、7831、13 751;有6个蛋白质低表达(P<0.01),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199、6899、12 379、6115、6763、8576;PAEO1 lasI rhlI基因缺陷型菌株与PAEO1野生型菌株相比,有1个蛋白质低表达(P<0.05),相对分子质量为6910,PAEO1 lasRrhlR基因缺陷型菌株与PAEO1野生型菌株相比,有2个蛋白质高表达(P<0.05),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8924和8790;有2个蛋白质低表达(P<0.05),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735和6986。结论用蛋白质芯片和SELDI技术对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简便、敏感性高,可发现一系列低Mr或低丰度的差异蛋白质。
陈海荣陈一强温红侠孔晋亮蔡双启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蛋白质组学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蛋白质芯片
绿原酸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干预作用的体外研究被引量:29
2009年
目的研究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在体外抑制铜绿假单胞菌(PAE)生物膜(BF)形成的作用;对早期、成熟BF的破坏及其与头孢他啶(CAZ)的协同杀菌作用。方法构建体外PAO1生物膜模型;2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扫描电镜(SEM)观察载体表面BF形态;连续稀释法行活菌计数。结果24 h载体表面PAE黏附量,绿原酸组少于红霉素(ERY)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SEM观察绿原酸组和ERY组仅见少量散在的游离细菌,而空白对照组可见大量分布均匀的微菌落和游离细菌;建模3 d,SEM观察绿原酸组仅偶见聚集的细菌,菌体间有少量稀薄的黏液样物质,BF规模小于ERY组和空白对照组,建模7 d SEM观察绿原酸组仅见稀少的薄层BF;绿原酸组载体表面活菌计数少于空白对照组和ERY组(P<0.05);对于早期和成熟BF内PAE,绿原酸+CAZ组,载体表面PAE数量明显少于各对照组(P<0.05)。结论绿原酸可以抑制PAE的BF形成,并对早期和成熟BF具有破坏作用,对于BF内PAE与CAZ有协同杀菌作用,并且强于ERY组。
温红侠陈一强朱莲娜宋志军杨朝生王恒壮张东伟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绿原酸头孢他啶红霉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