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3813)

作品数:15 被引量:72H指数:5
相关作者:许彦枝刘铁军刘健仇永乐张梅洁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河北省人民医院河北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口腔
  • 12篇口腔扁平
  • 12篇口腔扁平苔藓
  • 12篇扁平苔藓
  • 6篇蛋白
  • 6篇化湿
  • 4篇差异蛋白
  • 3篇地鼠
  • 3篇金黄地鼠
  • 3篇方剂
  • 3篇方剂治疗
  • 3篇癌前
  • 3篇癌前病变
  • 3篇病变
  • 2篇蛋白质
  • 2篇蛋白质组
  • 2篇血清
  • 2篇清热
  • 2篇黏膜
  • 2篇唾液

机构

  • 14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河北省中医院
  • 1篇石家庄市第一...

作者

  • 14篇许彦枝
  • 11篇刘铁军
  • 8篇刘健
  • 6篇仇永乐
  • 4篇张梅洁
  • 3篇张杨杨
  • 2篇吴景景
  • 2篇张雨温
  • 2篇李昆珊
  • 2篇安欣
  • 2篇贾楠
  • 2篇史婷婷
  • 1篇刘凤英
  • 1篇杨玉鹏
  • 1篇赵双玲
  • 1篇陈砚凝
  • 1篇刘珊珊
  • 1篇孙喜龙
  • 1篇程凤峡
  • 1篇段艳浩

传媒

  • 3篇实用口腔医学...
  • 2篇北京口腔医学
  • 2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口腔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年份

  • 3篇2019
  • 1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幽门螺杆菌及其相关毒素与口腔扁平苔藓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与幽门螺杆菌及其相关毒素CagA和VacA之间的关系。方法快速尿素酶检测法检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龈下菌斑中幽门螺杆菌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清中幽门螺杆菌及相关毒素CagA和VacA的表达。结果60例扁平苔藓患者龈下菌斑中Hp的阳性表达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例扁平苔藓患者血清中Hp-IgG抗体、CagA-HpIgG抗体、VacA-HpIgG抗体阳性表达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生与可能与Hp感染及CagA、VacA基因相关。
仇永乐贾楠史婷婷刘铁军许彦枝
关键词:口腔扁平苔藓幽门螺旋杆菌CAGAVACA
金黄地鼠颊黏膜癌前病变发病机制的研究
2019年
目的探讨金黄地鼠颊黏膜癌前病变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叙利亚金黄地鼠2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模型组20只。利用0.5%二甲基苯并蒽丙酮溶液,建立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动物模型,借助免疫组织化学法、光镜和电镜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模型组上皮黏膜在光镜下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异常增生;模型组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高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电镜下表现为细胞外形规则,紧密相邻,表面呈蜂窝状;模型组在电镜下表现为细胞外形不规则,间隙增宽,重叠松解。癌前病变区附近肉眼观察正常的黏膜组织,光镜下表现为上皮层单纯增生或角化层增厚,扫描电镜下表现为蜂窝状结构大量丧失,细胞外形趋于不规则。结论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的基础为超微结构的改变,在早期诊疗过程中电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仇永乐耿熙雪林丽霞许彦枝赵培
关键词:癌前状态颊黏膜金黄地鼠
化湿行瘀清热方剂治疗的口腔扁平苔藓患者效果及其唾液白蛋白、分泌型IgA水平观察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化湿行瘀清热方剂治疗的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唾液白蛋白、分泌型IgA水平。方法 30例OLP患者(观察组)采用化湿行瘀清热方剂水煎取汁200 m L,早晚各1次,1剂/d,共治疗8周,观察疗效。同时选择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采集观察组治疗前后和对照组的唾液标本,检测唾液白蛋白(ALB)、分泌型IgA(s IgA)。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90%(27/30)。治疗前观察组唾液ALB水平高于对照组,s IgA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唾液ALB水平降低,s IgA水平升高,P均<0.05。结论化湿行瘀清热方剂治疗OLP疗效较好,可降低患者唾液白蛋白、提高s IgA水平。
许彦枝张杨杨刘健刘铁军张梅洁
关键词:口腔扁平苔藓白蛋白分泌型IGA
EZH2和PCNA在金黄地鼠颊囊黏膜癌前病变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EZH2、PCNA在金黄地鼠颊囊黏膜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20只金黄地鼠建立颊囊黏膜癌前病变的动物模型,免疫组化SABC法研究EZH2、PCNA的表达,并探讨EZH2与PCNA的关系。结果 EZH2、PCNA在癌前病变组织中高表达,在正常组织中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EZH2和PCNA表达具有相关性。结论 EZH2、PCNA参与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的发生与发展,PCNA的表达与EZH2显著相关,它们的异常表达有助于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
仇永乐王文晶刘远航班建东刘昕许彦枝
关键词:EZH2PCNA金黄地鼠癌前病变
金黄地鼠颊黏膜癌前病变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利用光镜及扫描电镜对金黄地鼠颊黏膜癌前病变进行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观察。方法:借助DMBA建立金黄地鼠颊黏膜癌前病变动物模型,分别进行光镜、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实验组在光镜下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异常增生;空白对照组在电镜下表现为细胞外形规则,表面呈蜂窝状。实验组在电镜下表现为细胞外形不规则、重叠松解;癌前病变区附近肉眼观正常黏膜组织,光镜下表现为上皮层单纯增生或角化层增厚,电镜下90%表现为蜂窝状结构大量丧失,细胞外形趋于不规则。结论:扫描电镜在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的诊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仇永乐刘铁军吴景景许彦枝
关键词:金黄地鼠癌前病变光镜扫描电镜
化湿行瘀清热方剂对口腔扁平苔藓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化湿行瘀清热方剂对口腔扁平苔藓(OLP)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30例OLP患者和30例正常人,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唾液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的检测,并对OLP患者采用化湿行瘀清热方剂治疗,观察治疗6周后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唾液中ALT、AST、LDH含量的变化。结果 OLP患者组经化湿行瘀清热方剂治疗6周后,自觉症状消失或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充血、糜烂、白色病损消失或减轻;OLP患者组治疗前唾液中LDH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ALT、AST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经用化湿行瘀清热方剂治疗6周后唾液中LDH含量明显降低。结论化湿行瘀清热方剂在治疗口腔扁平苔藓上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唾液中ALT、AST水平与OLP无明显关系,LDH含量的升高可能与OLP的发生有关。
刘铁军董鑫仇永乐张雨温许彦枝
关键词:口腔扁平苔藓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
化湿行瘀清热方剂对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唾液中差异蛋白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筛选鉴定口腔扁平苔藓(OLP)治疗前后唾液中的差异蛋白,探讨化湿行瘀清热方剂对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唾液中差异蛋白的影响。方法:收集OLP患者化湿行瘀清热方剂治疗前后的唾液,提取唾液总蛋白,应用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筛选鉴定差异蛋白,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差异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筛选鉴定出OLP患者化湿行瘀清热方剂治疗前后6种差异蛋白:分泌型IgA、血清白蛋白、IgM、唾液淀粉酶、碳酸酐酶6、锌α2糖蛋白。OLP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唾液中IgA表达量升高,血清白蛋白、IgM、碳酸酐酶6和锌α2糖蛋白治疗后较治疗前表达量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LP患者化湿行瘀清热方剂治疗前后唾液中存在差异蛋白,并可能在OLP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刘铁军张杨杨刘健张梅洁许彦枝
关键词:口腔扁平苔藓唾液蛋白质组学
化湿行瘀清热方剂治疗口腔扁平苔藓前后血清中差异蛋白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是发生于口腔黏膜的常见病,目前尚无确切疗法。文中主要探讨化湿行瘀清热方剂对OLP的血清中差异蛋白变化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5月间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口腔科确诊经化湿行瘀清热方剂治疗的30例OLP患者。抽取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离心获取血清并提取总蛋白。采用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筛选、鉴定与OLP相关的差异蛋白,并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验证。结果化湿行瘀清热方剂治疗OLP前、后的血清中存在结合珠蛋白、人抗凝血酶Ⅲ、补体成分C1和维生素D结合蛋白4种差异蛋白。治疗后,患者血清中的结合珠蛋白表达水平(159.704±24.228)较治疗前(103.086±27.536)升高,人抗凝血酶Ⅲ表达水平(98.00±28.04)较治疗前(150.00±54.04)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湿行瘀清热方剂治疗OLP前、后血清中的结合珠蛋白、人抗凝血酶Ⅲ、补体成分C1和维生素D结合蛋白的表达存在差异,对OLP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影响作用。
刘健张梅洁刘铁军张杨杨许彦枝
关键词:口腔扁平苔藓DIGEBLOT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血清差异蛋白表达检测及意义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血清差异蛋白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6例OLP患者(观察组)和6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抽取空腹静脉血后采用苯酚抽提法提取血清蛋白,Bradford法测定蛋白含量,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法分离检测差异蛋白点,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差异蛋白。选择其中研究较少的蛋白,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两组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两组血清差异蛋白点(583±183)个,其中重复性好的蛋白差异点20个,质谱分析蛋白序列鉴定出12种蛋白质。12种蛋白质中,7种(补体C3、激肽原、α-2-巨球蛋白、人抗凝血酶Ⅲ、分泌型Ig A、补体C9、β-1-金属结合球蛋白)在观察组血清中表达降低,5种(结合珠蛋白、铜蓝蛋白、载脂蛋白AⅠ、维生素D、人类因子B)表达升高。观察组血清补体C3和人抗凝血酶Ⅲ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载脂蛋白AⅠ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OLP患者血清中存在12种差异蛋白质,血清补体C3和人抗凝血酶Ⅲ蛋白表达均降低,载脂蛋白AⅠ表达升高,其发病可能与免疫功能降低及感染有关。
刘健刘铁军安欣李昆珊贾楠许彦枝
关键词:口腔扁平苔藓蛋白质组补体C3
化湿行瘀清热方剂治疗口腔扁平苔藓试验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探讨薄层色谱(TLC)方法鉴定化湿行瘀清热方剂中黄柏和赤芍的可行性,并观察该方剂对口腔扁平苔藓(OLP)的疗效。方法:采用TLC对化湿行瘀清热方剂中的黄柏和赤芍进行定性鉴别,30例OLP患者口服化湿行瘀清热方剂8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及唾液中白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变化,并观察评定其临床疗效。结果:薄层色谱鉴别可检出样品中各相应的薄层斑点。患者经过8周的治疗后,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血清及唾液中IL-6、VEGF、sICAM-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TLC可准确鉴别制剂中的黄柏和赤芍。化湿行瘀清热方剂治疗口腔扁平苔藓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其机制与调节血清和唾液中IL-6、VEGF以及sICAM-1表达有关。
刘铁军赵双玲刘健许彦枝
关键词:口腔扁平苔藓疗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