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60087) 作品数:8 被引量:58 H指数:3 相关作者: 陶人川 邓华颉 黄光武 牙祖科 王天 更多>> 相关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青年科学基金 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口腔干燥症 被引量:2 2003年 口腔干燥是在多种疾病中都可能表现出的一种口腔症状。目前,该问题尚未受到广泛关注,但却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本文从该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几方面加以综述。 邓华颉 陶人川关键词:口腔干燥症 口腔症状 生活质量 重影 防御素与口腔疾病 被引量:1 2005年 抗微生物多肽是近年来新发现的机体先天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因具有广谱快速有效的抗菌效能,且较少产生耐药性而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就抗微生物多肽-防御素的分类、表达、生物学活性及其机制,以及在口腔疾病中的表达等方面作一综述。 邹杰 陶人川关键词:口腔疾病 防御素 免疫防御 HIV感染者口腔念珠菌负荷及生物型研究 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调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口腔中念珠菌负荷状况、生物分型及与口腔念珠菌病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采取漱口法对64例 HIV 感染者和42名健康对照者进行口腔念珠菌的定量分离培养,并综合利用革兰染色、厚壁孢子生成实验、CHROMagar 显色培养和 API 20 C AUX 酵母菌鉴定系统对分离株进行生物型鉴定。结果 64例 HIV感染者中,52例中可分离出念珠菌74株,阳性分离率为81.3%,而42名健康对照者口腔念珠菌阳性分离率仅为16.7%(P<0.001)。通过对74株念珠菌的生物型进行鉴定,发现有39株白色念珠菌,15株热带念珠菌及其他6个生物型20株。健康对照组中,分离出5株白色念珠菌和其他型2株。结论 HIV 感染者口腔念珠菌感染率明显增加,其口腔念珠菌的检出率和负荷量亦明显增加,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为其主要分离菌;与健康对照组相比,HIV 感染者的口腔念珠菌分离株生物类型呈现多样化。 邓华颉 陶人川 黄光武 郭素贞关键词:HIV感染 念珠菌病 口腔 念珠菌属 唾液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05年 唾液是人体重要体液之一,其功能广泛,成分复杂。唾液成分相对稳定,但同时也受全身各种因素和状态的影响,其中某些特殊成分,比如微生物、抗体、酶以及药物等均可作为疾病诊断、疗效判断、药物监测的参考指标,在疾病诊治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唾液容易采集、对病人无侵入性,可作为口腔局部和全身系统性疾病诊断的辅助工具。本文就近期唾液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辅助诊断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王天 陶人川关键词:唾液 口腔疾病 系统性疾病 广西地区64例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及艾滋病感染患者口腔病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6 2005年 目的了解广西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及艾滋病感染(HIV/AIDS)患者口腔病损状况,为我国HIV/AIDS人群口腔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经广西区疾病控制中心确诊为HIV/AIDS患者64例为调查对象,由专业人员采集病史,进行口腔专科检查,并将详细记录的结果与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感染口腔表征协作中心制定的艾滋病口腔表征分类及诊断标准相比较.结果64名HIV/AIDS患者,年龄范围为5月~64岁,平均年龄36.1岁,其中男53人,女11人.48名有口腔主诉,以口干、疼痛、吞咽困难为主;口腔表现为口腔念珠菌病39例、口干症20例、口腔溃疡11例、艾滋病相关的牙周病7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口炎6例、带状疱疹3例、口腔毛状白斑2例、卡波济肉瘤和淋巴节炎各1例.结论口腔念珠菌病是HIV/AIDS患者最常见的口腔表征,多数患者伴有口干、唾液分泌减少.口腔溃疡患病率与正常群体相比没有提高,但是溃疡严重程度增加.提示HIV/AIDS患者常伴有口腔表征,并且部分口腔表征出现较早. 陶人川 邓华颉 牙祖科 郭素贞 梁树雄 刘伟关键词:艾滋病 口腔表征 念珠菌病 抗菌肽与口腔健康 被引量:1 2005年 陶人川 黄光武关键词:口腔健康 抗菌肽 口腔粘膜上皮 天然免疫系统 牙龈上皮 牙齿硬组织 伊曲康唑增强义齿软衬材料抗菌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义齿佩带者常见口腔问题是念珠菌性义齿性口炎的发生,而义齿软衬材料的使用可增加义齿性口炎的易感性.本研究拟探讨在软衬材料中加入伊曲康唑后对抗菌性的影响.方法:选用德国梅卡硅橡胶室温固化软衬材料、COE SOFT软衬材料、日进软衬材料、自凝软衬垫等四种材料.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分别按0%、3%、6%、9%(W/W)药物/试件的比例加入各材料中,分别制成标准试件后通过培养方法监测材料对白色念珠菌标准株的抗菌性以及时相关系.结果:在4种材料中,加入伊曲康唑试件对念珠菌的抑制性能较之同种未加入伊曲康唑者均有增加,具有统计学差异.不同材料中加入药物后,其抗菌性有一定的时间差异,但都在第6~8 d后抗菌性明显减低.696 W/W药物材料比例试件测试结果与9%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0%或3%比较,抗菌效果增加.结论:无论何种材料,其表面念珠菌的生长抑制作用均与药物浓度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浓度药物的材料对念珠菌生长抑制作用衰退较慢,但一定时间后,药物作用无明显差异;加入6%的浓度时即可达到有效抑菌作用.提示在软衬材料中加入伊曲康唑可作为暂时性软衬材料短期使用时预防义齿性口炎的积极措施. 陶人川 邓华颉 黄光武关键词:抗真菌药物 义齿软衬材料 伊曲康唑 白色念珠菌 鼻咽癌放疗期患者的口腔反应及口腔念珠菌负荷状况和生物分型 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放疗期患者口腔反应及念珠菌负荷状况及生物分型.方法:同期观察NPC放疗期患者48例(实验组)和健康对照者42例(对照组)的口腔反应,并采取漱口法进行口腔念珠菌的定量检测,利用革兰染色法、厚壁孢子生成实验、CHROMagar显色培养和API 20 CAUX鉴定系统对分离株进行生物型鉴定.结果:实验组中有30例主诉口干、疼痛,其中10例伴有味觉障碍; 8例有放射性口炎;7例为口腔念珠菌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实验组口腔念珠菌的检出率为50.00%,高负荷检出均来自有口干主诉的患者,而对照组仅为16.67%,负荷均低于500 CFU/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OR值=3.000,95% CI 1.44~6.24); 24个分离株中白色念珠菌15株,近平滑念珠菌2株,高里念珠菌2株,法氏念珠菌2株,其它3株.结论:NPC放疗期患者口腔健康状况受损,主要表现为口干和放射性口炎,口腔念珠菌病发生率增高.口腔念珠菌的检出率增加,除白色念珠菌外,其它菌型亦可能成为NPC放疗患者口腔念珠菌的病原菌. 牙祖科 黄光武 陶人川 邓华颉关键词:口腔 念珠菌属 鼻咽癌 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