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3M530586)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朱路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敌对
  • 2篇国际法
  • 2篇国际人道法
  • 1篇议定书
  • 1篇战俘
  • 1篇战争法
  • 1篇平民
  • 1篇自卫权
  • 1篇网络
  • 1篇无人机
  • 1篇解释性
  • 1篇公约
  • 1篇附加议定书
  • 1篇比例原则

机构

  • 4篇清华大学

作者

  • 4篇朱路

传媒

  • 1篇法学评论
  • 1篇暨南学报(哲...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无人机攻击问题国际人道法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科技发展让无人机从单纯搜集情报的工具转变为一种武器,由于能够提供更多相关信息,无人机应更能区分战斗员与平民,更能符合比例原则。然而,处理信息能力的不足和评价具体攻击合法性标准的提高以及信息不公开,使得无人机攻击总是在挑战而不是遵守国际人道法。而且,平民操作者进行无人机攻击,理论上也会影响其在国际人道法中的权利。无人机目前是合法武器,但完全自主的发展趋势将使其具有某种程度的"主体"地位,从而给以人为逻辑前提的国际人道法造成根本挑战。在问题变得更棘手以前,应从增强预防措施规则的法律效力和强调指挥官责任入手,及时解决无人机攻击问题。
朱路
关键词:无人机国际人道法比例原则
论国际人道法中的平民概念——兼评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解释性指南》被引量:8
2013年
平民是国际人道法的基础概念,国际人道法没有直接而是通过排除战斗员间接定义平民。由于战斗员概念本身比较模糊,形式要件要求超过实质要件要求,因此平民概念具有不确定性,而两分法和旋转门又加剧了平民概念的困境。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解释性指南》中试图通过完善战斗员的实质要件以更好地界定平民,但其提出并依赖的两个关键标准,即持续作战职责和直接参加敌对行动,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存在一定瑕疵。虽不具法律效力,但《解释性指南》代表了国际人道法在平民问题上的最新努力和进展,其所提供的逻辑框架和分析工具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继续深入讨论平民问题并形成有关国际习惯法或国际条约,是妥善解决平民概念不确定性较为现实和可行的途径。
朱路
关键词:国际人道法平民
论国际法中战俘制度的发展及其当代挑战被引量:2
2014年
战俘制度是国际法中最古老的制度之一,其基调奠定于启蒙运动。战争在屡次损害战俘制度的同时,也不断推动其发展。如今,非国际性武装冲突成为战争和武装冲突的主要形式,这使得仅存在于国际性武装冲突中的战俘制度适用的机会越来越少。而且,在国际性武装冲突中,"非法战斗员"的大量出现严重挑战了战俘制度。战俘制度亟需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做出相应调整和更新,以维护并促进自身以及整个国际法的效力和良性发展。
朱路
关键词:战俘国际法
美国网络空间政策国际法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美国的网络空间政策主要体现在军方和政府的文件上,从最早的1993年白宫发布的关于发展信息基础设施的12864号行政命令至今,已有近20年的时间。政府文件主要来自白宫,自始至终强调对关键基础设施的发展与保护,基本不涉及国际法;军方文件来自国防部、陆军、海军、空军、军法官参考文献等,这些文件虽不同程度地提及国际法,但流于表面。美国的网络空间政策经历了一个长期演化的过程,采取了4种策略,呈现出4个特点。2011年5月白宫发布的《网络空间国际战略》最终明确了美国将采取激进的网络空间政策,即网络空间的某些行为将导致美国在现实世界中使用武力,这对现有的国际法和国际法律秩序构成严重挑战,不仅会扩展领土和主权概念,延伸使用武力的含义,进一步滥用自卫权;而且使国际社会更难以接受侵略的定义,使国际法的中立制度形同虚设,挑战了国际法的责任制度,破坏了战争法的基石。
朱路
关键词:自卫权国际法战争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