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BS08137)
-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 相关作者:邱蔚华更多>>
- 相关机构:龙岩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 论《庄子》“大物”之象的诗性意蕴被引量:1
- 2010年
- "大美"思想是道家美学思想精华之一,也是庄子美学思想的突出表现。在《庄子》丰富的物象描绘中,庄子以其独创的具有"道"象、"道"境特征的"大物"之象——大鹏之象、"大木"之象、飓风之象、大海之象等的诗性描绘,从不同层面包含和体现着庄子的"大美"思想。大鹏之象是诗人自由之境的诗意传达;"大木"之象以其形象的不断拓展与增殖体现着"道"的超功利性;飓风之象是进入"道"境的心灵自由飞升的审美体验;大海之象则是"道"之本体的艺术抒写。
- 邱蔚华
- 关键词:《庄子》诗性
- 论《庄子》形象塑造以“道”为美的艺术魅力
- 2009年
- 《庄子》的形象世界是庄子"道"论的形象载体,蕴涵着庄子式的审美情感和人生审美观念。其塑造的形象魅力主要体现在:第一,形象负荷着庄子深刻的人生审美观。这既表现为《庄子》形象传达出"道"即是"美","美"即是"道"的观念,同时《庄子》形象也蕴含着哲人丰富而深刻的人生审美感受;第二,《庄子》塑造的形象本身具有的诗性美,这种美体现为形象构思与塑造充满了浪漫主义、哲理思辨及黯淡晦涩的审美气息。
- 邱蔚华
- 关键词:《庄子》诗性美
- 从人物形象塑造论《庄子》体“道”者之人生审美意蕴
- 2009年
- 《庄子》一书塑造了众多形象,而其中体"道"人物形象的塑造突破了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人物形象的写实性手法,它以自由的想象和奇妙的虚构,运用了形象化的表现艺术,传达出庄子对人的生命的热切关注。庄子之文因此而既呈哲理之深刻美,又具艺术之诗性美。
- 邱蔚华
- 关键词:《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