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20311005-2)

作品数:1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李原萍王志张海平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攻关项目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生化
  • 1篇生化机制
  • 1篇皮支
  • 1篇线虫
  • 1篇小种
  • 1篇抗大
  • 1篇胞囊
  • 1篇胞囊线虫
  • 1篇大豆
  • 1篇大豆胞囊线虫

机构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作者

  • 1篇张海平
  • 1篇王志
  • 1篇李原萍

传媒

  • 1篇大豆科学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灰皮支黑豆抗大豆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的生化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以抗、感大豆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的灰皮支黑豆和晋豆11为材料,人工接种胞囊线虫,在出苗后定期取样,测定抗、感品种接种与未接种处理根系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以及根系内丙二醛(MDA)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含量的动态变化,以初步明确灰皮支黑豆抗大豆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的生化机制。结果表明,受大豆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侵染后,抗、感品种根系内PAL、SOD、POD、PPO酶活性均有增加,并且抗病品种根系酶活性增加相对较多,且持续时间长,而MDA和O.2-含量则在感病品种晋豆11中明显升高。在抗病品种根系中,接种前后MDA和O.2-含量变化不大。表明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具有更强的防御能力和抗膜脂过氧化能力。
张海平王志李原萍
关键词:大豆生化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