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146002)
-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3
- 相关作者:华欲飞孔祥珍丁秀臻庞美蓉张彩猛更多>>
- 相关机构:江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热处理对豆浆和大豆浓缩蛋白乳中硫胺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对豆浆和大豆浓缩蛋白(SPC)乳在不同温度(90~130℃)和时间(0~60 min)的热处理,并测定样品中硫胺素含量的变化。其中SPC蛋白乳中按照国标加入硫胺素进行营养强化。结果硫胺素在豆浆和SPC蛋白乳中的热破坏率都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各温度下硫胺素含量减少90%所需要的时间(D值)也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的变化规律。根据阿累尼乌斯方程所得的反应动力学参数可以看出2种样品中硫胺素的热损失都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但二者的动力学参数不相同,豆浆较SPC蛋白乳的热敏性较差。
- 吕玉翠华欲飞孔祥珍刘晓恒
- 关键词:豆浆硫胺素反应动力学
- 胃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的研究被引量:11
- 2012年
- 采用胃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酶法水解,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蛋白质的水解度逐渐增大,水解6h,DH为7.90%。采用分子筛凝胶过滤色谱(SE-HPLC)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不同的酶解时间下大豆分离蛋白酶解物的分子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胃蛋白酶选择性地酶解大豆11 S球蛋白。大豆分离蛋白经胃蛋白酶水解6 h后,分子量大于10 ku的部分占21.34%,其中主要是7 S球蛋白;分子量小于5 ku的部分所占比例为68.30%。对酶解物中的游离巯基和二硫键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随着酶解的进行,游离巯基的含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二硫键的含量总体变化不大。该研究旨在更好地了解胃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的机理,并为开发大豆分离蛋白酶解物产品提供理论依据。
- 庞美蓉丁秀臻孔祥珍华欲飞
- 关键词:大豆蛋白胃蛋白酶水解分子量
- 酶法水解制备植物蛋白肽粉的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以大豆分离蛋白和谷朊粉为原料,选择碱性蛋白酶(Alcalase)酶解制备植物蛋白肽粉。考察了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大豆分离蛋白、谷朊粉及二者混合物分别酶解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的条件下谷朊粉的酶解程度比大豆分离蛋白高,所得肽粉的相对分子质量整体分布更小一些;大豆分离蛋白和谷朊粉混合物酶解制备的肽粉,其氨基酸组成比例基本满足FAO推荐的必需氨基酸模式,且肽粉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很少;肽粉的表面疏水性远小于大豆分离蛋白和谷朊粉。研究结果为通过调节蛋白原料比例(大豆分离蛋白、谷朊粉等)来制备具有合适氨基酸配比的植物蛋白肽粉提供了理论基础。
- 孔祥珍华欲飞张彩猛
- 关键词:谷朊粉大豆分离蛋白酶解
- 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的分子水平表征被引量:4
- 2013年
- 采用两种蛋白酶(胃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水解,水解结束调节pH至4.8,离心分离得到酸可溶蛋白和酸不可溶蛋白。考察不同的蛋白酶、水解时间、温度以及未添加蛋白酶的情况下,酸不可溶蛋白所占比例,并采用SE-HPLC和SDS-PAGE对这些酶解物进行了分子水平的表征。结果发现:胃蛋白酶选择性地水解大豆球蛋白(11S),在pH 2.0、37℃条件下水解6 h,酸不可溶蛋白所占比例为51.14%,其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 kDa的部分占到50%以上。水解温度对碱性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的影响较大,在pH 8.0、60℃条件下水解1 h获得的大豆分离蛋白碱性蛋白酶酶解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20 kDa以下。不同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其水解进程存在显著差异,即使是采用同一种蛋白酶进行水解,不同的水解条件下得到的酶解物分子结构也大不相同。
- 庞美蓉丁秀臻孔祥珍华欲飞
- 关键词:大豆分离蛋白胃蛋白酶碱性蛋白酶相对分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