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04DFBA0005)

作品数:9 被引量:95H指数:6
相关作者:吴传勇沈军陈建波李军向志勇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中国地震局“新疆巴楚-伽师6.8级地震应急工作专项计划”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地震
  • 3篇第四纪
  • 3篇晚第四纪
  • 2篇地震构造
  • 2篇新活动
  • 2篇新疆南天山
  • 2篇乌鲁木齐
  • 2篇南天山
  • 1篇地壳
  • 1篇地壳缩短
  • 1篇地震构造图
  • 1篇第四纪活动
  • 1篇断褶带
  • 1篇新构造
  • 1篇新构造变形
  • 1篇新活动特征
  • 1篇新疆地震
  • 1篇震源
  • 1篇塔里木盆地
  • 1篇逆断

机构

  • 9篇新疆维吾尔自...
  • 3篇新疆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兰...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新疆工程学院

作者

  • 9篇吴传勇
  • 8篇沈军
  • 7篇陈建波
  • 6篇向志勇
  • 6篇李军
  • 3篇宋正娜
  • 3篇王翠
  • 2篇胡军
  • 2篇谢天
  • 1篇曾宪伟
  • 1篇杨纪林
  • 1篇罗福忠
  • 1篇伊利亚尔
  • 1篇柏美祥
  • 1篇唐丽华
  • 1篇张同良
  • 1篇伊力亚尔
  • 1篇赵欣

传媒

  • 3篇地震地质
  • 2篇新疆地质
  • 1篇地震学报
  • 1篇内陆地震
  • 1篇中国地震
  • 1篇震灾防御技术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新版1:1000000新疆地震构造图简介被引量:1
2009年
在1∶500 000地质图的基础上,参考了1∶2 000 0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构造图和1∶4 000 000中国活动构造图,系统收集了近10年来的活动构造、新构造、地球物理、地震活动、盆地区第四系等厚线和GPS形变观测等资料的基础上,经综合分析研究编制新版1∶1 000 000新疆地震构造图。该图共含括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断层200余条,这些构造多经过ETM等影像资料的精确校对核实,其展布和几何特征与实际情况更为吻合。该图的编制,对新疆地区的地震烈度区划、震害预测预防、城乡建设、经济规划和地震应急等具有较重要的实用参考价值。
吴传勇罗福忠柏美祥陈建波杨纪林唐丽华
关键词:地震构造图
库车坳陷活动构造的基本特征被引量:29
2006年
简要介绍了南天山山前库车坳陷的主要活动逆断裂-背斜带的分布特征、构造样式、最新活动证据等资料。平面上库车坳陷呈一“眼”状,由南北两大背斜带构成。北部靠近南天山为一套向南逆冲的逆断裂-背斜系统,最新活动的逆断裂-背斜带为喀桑托开逆断裂-背斜带;南部靠近塔里木盆地的是一套向北逆冲的逆断裂-背斜系统,最新活动的主要是秋里塔格逆断层-背斜带及其以南的亚肯背斜等新背斜;南北两大背斜系统夹持着拜城盆地。坳陷区北部的喀桑托开断裂与坳陷区南部的秋里塔格断裂带是区内最主要的活动断裂,前者长逾60km,后者长近200km,沿这两条断裂带均发现了清楚的断裂露头和古地震形变带。此外,在秋里塔格背斜带以南发育了更新的、规模较小的背斜,表明库车坳陷区的褶皱作用继续向盆地方向扩展。石油地震剖面资料显示,库车坳陷南北两侧的褶皱作用均受盖层与基底之间的滑脱断层控制,属于山前的薄皮构造。滑脱面的深度可达10km左右。这是库车坳陷主要的发震层。
沈军吴传勇李军向志勇陈建波谢天宋正娜王翠
新疆南天山库车坳陷晚第四纪以来地壳缩短速率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1
2006年
库车坳陷是南天山中段新构造运动异常强烈的地区,发育4排近EW向展布的逆断裂-背斜带。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及前人资料分析,认为该区晚第四纪以来的构造变形主要集中于喀桑托开逆断裂-背斜带、秋里塔格逆断裂-背斜带和最南缘的亚肯逆断裂-背斜带之上,而且不同构造带之间的变形方式存在较大差异。作者利用全站仪(totalstation)对上述构造带的变形地貌进行了精确测量,并结合年代学分析,得到喀桑托开逆断裂一背斜的地壳缩短速率为1.0—2.0mm/a,秋里塔格逆断裂一背斜带的地壳缩短速率为2.5—3.0mm/a,亚肯盲逆断裂一背斜的地壳缩短速率为1.5—2.0mm/a。晚第四纪以来,库车坳陷SN向总的地壳缩短速率不<5.0—7.0mm/a。
吴传勇沈军陈建波李军向志勇谢天宋正娜王翠
关键词:晚第四纪地壳缩短南天山
乌鲁木齐西山断层系的新构造变形特征与机制被引量:8
2009年
通过对西山断层系详细地追踪考察和系列探槽的开挖,并结合深部探测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晚第四纪以来,在近NS向的挤压应力作用下,西山块体不断向南侧天山山体方向发展,总体表现为向南的逆冲滑移和地壳缩短.其南侧的主控边界断裂——西山断层的新活动性主要表现为向南的逆冲.西山断层北侧的王家沟断层组和九家湾断层组是与西山断层具有成因联系的次级断层,均为伴随西山隆起形成的顺层滑动断层.但九家湾断层组明显受到博格达推覆体系的影响,是局部拉张应力下产生的正断层.这两组断层吸收转换了西山断层上盘的褶皱变形量,因而西山断隆表现为明显的单斜特征.西山断层系的各条次级断层属于同一发震构造体系,其大震的地震危险性应该合并考虑.
吴传勇沈军李军向志勇胡军伊利亚尔
关键词:乌鲁木齐新构造变形
新疆南天山库车坳陷区东秋里塔格断褶带构造特征及新活动性被引量:7
2008年
库车坳陷是南天山中段新构造运动异常强烈的地区,内部发育有四排近EW向展布的逆断裂.背斜带,由南天山山前向塔里木方向依次为:山麓逆断裂-背斜带;喀桑托开逆断裂.背斜带;秋里塔格逆断裂.背斜带和亚肯盲逆断裂.背斜带.东秋里塔格背斜属秋里塔格逆断裂-背斜带东段部分,其构造运动尤为强烈.研究表明:东秋里塔格背斜是浅部滑脱面与其南翼逆冲断层共同形成的断层传播.滑脱混生褶皱,背斜南翼的浅层逆冲断层和深层的断坡构造是重要孕震场所.东秋里塔格浅部背斜核部的背冲式断裂和北翼的膝折属于派生的次级构造,断裂的规模、错动量有限.东秋里塔格背斜南翼逆断层最新活动错断Ⅱ级阶地砾石层,其活动年代至少为全新世早期,这次错动在地表留有3~4km长的古地震破裂形迹,说明断裂具粘滑运动特征.
陈建波沈军向志勇李军吴传勇赵欣曾宪伟
关键词:南天山晚第四纪
乌鲁木齐西山逆断层组的新活动特征被引量:5
2008年
通过大比例尺的地质地貌填图工作获得了乌鲁木齐西山逆断层组的几何学特征、新活动和运动速率等相关的定量资料。西山逆断层组由5条长度十几~30余千米、近乎平行的次级断层组成,总体走向NEE,分布在南北宽约6.5km的条带范围内。该断层组南侧的两条断层属于晚更新世活动断层,北侧3条全新世以来仍有活动,其新活动具有分组和组合破裂的特征。西山逆断层组以向南的逆冲运动为主,地表形成了一系列阶地断错、挤压鼓包和断塞塘等新活动现象。根据对断层运动量的测量及年代学测定,获得该断层组中更新世晚期以来所造成的南北向地壳缩短速率为1.0~1.5mm/a,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南北向地壳缩短速率为0.22mm/a左右。
吴传勇沈军李军向志勇胡军伊力亚尔
关键词:乌鲁木齐新活动
库车坳陷区喀桑托开逆断裂-背斜带晚第四纪以来变形特征及活动速率
2014年
通过对喀桑托开逆断裂-背斜带的野外地质调查,对构造带的几何展布及断裂的晚第四纪新活动特征取得了新成果.研究认为喀桑托开逆断裂-背斜是拜城盆地北缘近EW向展布的活动逆断裂-背斜带,它由库热格热木-巴什基齐克逆断裂-背斜带和吐孜麻扎-喀桑托开逆断裂-背斜带组成,呈北缓南陡的不对称紧闭线状褶皱.喀桑托开逆断裂-背斜属典型的断层扩展褶皱,此类构造的地壳缩短主要是由控制背斜发展演化的断裂上盘整体抬升引起,褶皱隆起作用相对偏弱,变形量主要集中于断裂附近,背斜带晚更新世以来地壳缩短速率约为0.8-1.1 mm/a.通过对背斜南翼断裂古地震陡坎的测量,获得断层最后-次地震形成的陡坎高0.3-0.5 m,由此计算得到断裂全新世中期以来的垂直位移速率为0.3-0.45 mm/a,表明喀桑托开背斜带未来具备发生强震的构造条件.
张同良陈建波沈军吴传勇向志勇李军
关键词:晚第四纪活动活动速率
新疆主要逆断层-褶皱构造区基本地震构造特征与潜在震源划分问题被引量:10
2008年
本文介绍了新疆主要逆断层-褶皱构造区的基本特征,并对其潜在震源划分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讨论。北天山山前推覆构造及乌鲁木齐以南的逆断裂-褶皱构造相对比较简单,由根部断裂、推覆体和前缘逆断裂-褶皱构造所组成;强地震的极震区或地震动的高值区可能位于推覆构造的根部断裂附近,而地震地表破裂和同震地表变形则位于山前逆断层-褶皱带内。南天山的柯坪推覆构造、库车推覆构造、帕米尔东北缘的弧形推覆构造,虽然也由多排逆断裂-褶皱构造带组成,但是其中的规模巨大、发育时间较长的逆断裂-背斜带,往往具备发生强震的条件。强震的极震区分布与地震地表断层位置比较一致,可作为强震的潜在震源。盆地内的新的盲逆断层-褶皱构造也具备发生6.5—7.0 级地震的能力,应作为震级上限为 7.0 级的潜在震源。由于对逆断层-褶皱构造的深浅构造关系及发震模型认识的不足,在潜在震源划分中应考虑这种不确定性。同时在潜在震源区划分中,还应考虑地震构造区的地震活动历史及构造活动性参数。
沈军吴传勇陈建波
关键词:潜在震源地震构造
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6.8级地震发震构造被引量:32
2006年
2003年2月24日发生在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巴楚-伽师6.8级地震可能是1997—1998年伽师强震群的继续,但其震源机制解、破裂过程与1997—1998年的强震群有一定的差别。从地震重新定位的结果看,巴楚-伽师6.8级地震与塔西南坳陷东侧麦盖提斜坡带上发育的一组NWW向隐伏逆断层有关,地震宏观考察①所发现的与构造变形有关的地裂缝也与这一隐伏断层带的位置相吻合,等震线形态与隐伏断层带的走向一致,极震区的形态与断层的破裂方向基本一致。这些均表明这次地震是盆地内一条近EW向北倾逆断层自NW向SE由深至浅破裂的结果。
沈军陈建波王翠吴传勇宋正娜
关键词:巴楚-伽师地震发震构造塔里木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